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小企业共生绩效评价研究

2018-01-25陈亮

科教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共生绩效评价中小企业

陈亮

摘 要 “一带一路”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机遇,基于共生理论的研究基础,从企业共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企业共生模式的演变路径,从社会绩效、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三方面来评价企业共生绩效。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小企业 共生 绩效评价

Abstract There are new development platfor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omestic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ymbiosi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path of symbiosis,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from social performance,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Keywords One belt and One road;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symbio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1 中小企业共生的新时代背景

“一带一路” 是中国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开创地区新型合作,这不仅不会与现有各类组织既有的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共生系统的内涵正是因为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生态系统中,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企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更大规模下进行,区域产业创业也逐步从过去的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为各种创新要素匹配、整合、高效利用的动态过程。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在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新技术经济范式不断衍生发展的共生环境下,确定中小企业间的共生模式,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互联网+”为核心,通过构建共生创新网络提升企业的区域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企业的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共生组织网络的形成, 既可以克服企业间市场交易带来的高交易成本的不足, 又可以避免企业内部一体化高管理成本的缺陷, 从而使企业实现最大的效率收益。

2 企业共生的环境因素

“共生”最早提出是在生物领域,指不同生物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关系。共生是企业实现规模效应、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战略行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基于共同的利益开展相互合作,形成复杂的共生网络,以提高自身获利的能力,促进共生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在共生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成熟,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程度随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更加有效,实现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随着企业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迁,共生主体之间形成的共生网络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

2.1 企业内部需求

在“互联网 +”和“工业 4.0”双重驱动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共生需求和依赖是成为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驱动因素。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需要补充和整合资源以便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和扩充新的服务,拓展新的市场,寻求和开发新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共生生态系统。中小企业对于共生的需求,也是对共生模式下生态资源的需求,是在竞争新形势下共生系统的机会需求。因此,中小企業的共生演进路径是在企业组织结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依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市场竞争力,选择合适的发展路线和竞争边界,以企业自身为中心重构共生网络,与其他中小企业主体协同演化、共生发展。

2.2 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所处在的区域环境也是促使企业选择共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集群也属于共生的基本形态。“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所引起的市场规模扩大和生产、交易成本下降是企业共生模式的演进的必然结果。企业共生的模式选择不同, 其共生效率也不同。由于市场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面临的市场交易行为也越来越频繁,企业的交易成本也逐步增加。

中小企业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共同构建成了共生的生态系统,企业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是促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同时外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决策行为。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个体之间的行为,而且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资源的竞争。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共生网络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企业会动态地适应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压力,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变化会对共生网络节点产生不同的作用力,使共生网络产生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整个区域共生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中小企业共生系统的有序发展也需要企业动态监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共生系统的包容和开放性,不断进行资源、技术、平台和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换。只有与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保持一致,才能在竞争压力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共生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稳定更好地发展。

3 共生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路径

在共生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企业与与政府、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的外在环境中通过技术、知识、市场、人力资源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生网络。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共生演化路径主要包括两种:(1)从共生程度和频率不同,包括偶然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表现为共生效率和组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2)从利益和信息对称分析,分为非对称性互惠与对称性互惠,表现为共生利益共享分配的对称性逐渐提高。企业所拥有的不同资源和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在共生系统中表现出不同的8种组合状态,其中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共生的状态下效率最高,在所有的共生模式中能够产生最大的共生能量,共生网络的稳定性最佳。在共生系统中,通过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聚集形成的网络,每一网络节点对于其他节点而言,既是相互依赖又是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各主体间创造不同的市场价值,共同促进共生网络的运行、演化、发展。endprint

中小企业在共生系统中应当主动适应和推动这种演进, 通过创造新的机遇刺激新的市场产生,提升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和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把共生网络建设成具有不断演进、提升、自我增值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而实现的途径在于企业间的联系纽带或内生媒介的创新,提升企业共生发展和区域创新的协同能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

4 共生模式下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共生系统中,要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机会,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不仅在企业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而且要兼顾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绩效指标应不仅要考虑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共生问题,还要考虑企业组织内部的共生因素,以期达到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的结合、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的结合、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因此,在现有的绩效评价模式基础上,从企业持续发展、战略导向、和谐共赢的原则出发,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别设计了“社会绩效”、“经营绩效”、“财务绩效”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1)社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对称性互惠共生需要考虑更多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要实现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就只有关注社会生态绩效,构建与社会良好的共生关系,促进社会绩效的提高,而社会绩效也是整个绩效评价的基础环节,这样的动态评价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共生的基础内涵。因此,从社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应该包括劳动就业、商业道德、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四个方面。

(2)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经营绩效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指标,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首要因素,也是企业绩效最原始的驱动力。企业要提高經营绩效,必须积极优化业务流程,缩短经营过程和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积极开拓市场和坚持市场创新,提高员工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实现市场、企业、员工、顾客的协调发展,才能获得收益最大化。因此,从经营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应该包括领导与战略、员工与创新、组织与流程、顾客与市场四个方面。

(3)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财务评价指标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财务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运营目标和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扩大再生产。因此,从财务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应该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淑惠.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赤峰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26-128.

[2] 李灿.论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优化——基于共生理论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6):120-125.

[3] 周文辉,曹裕,周依芳.共识、共生与共赢:价值共创的过程模型[J].科研管理,2015(8):129-135.

[4] 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生绩效评价中小企业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