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

2018-01-25张静

教育 2017年51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信息技术

张静

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学校新的育人机制,正成为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足,以信息技术来缩短“工学交替”中双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与空间,进而提高技能培育的效率,经实践证明是可行之举。机电专业高度注重技能的培育,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学徒制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电专业;信息技术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提出的新的育人机制。对于现代学徒制,当前的主流认识是,“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现代学徒制的推进遇到了不少挑战,以至于有人发出了“职业教育载不动现代学徒制”的感慨。笔者根据实践,认为现代学徒制推动的过程中遇到挑战是必然的,而面对挑战、化解问题的信念是必须坚定的。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积极的,因此笔者尝试在机电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推进中融入信息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代学徒制遇到的挑战

现代学徒制强调“产教融合”。何为产教融合?这实际上是需要从技能形成教育的角度去认识,即现代学徒制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作准备的。中职学校的机电专业是传统专业之一,一般来说学校都会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经验积累并非针对技能形成的。因此当这种经验遇到现代学徒制所代表的新兴要求时,会表现出一些“不适”,这些不适除了来自于教学观念的冲突之外,也源自于教学手段的冲突。如果说前者需要的是实践矫正的话,那么有效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就成为撬动其自身前进的关键力量。而结合当前实际,这一力量还显得比较薄弱。

比如,机电专业一体化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这种能力的真正形成途径,其实在于学生有一个有效的训练情境。现代学徒制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校企联合背景下的企业先招工、学校后入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企业工作中获得专业学习的动力。这种理论上的优势在转换为实践上的优势时,面临的困难在于:企业招工时的专业要求,与学生在校学习实际的脱节。比如,最基本的电工技能之一——导线的剖削、连接与绝缘恢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传统教学中的学校要求与企业要求是有很大的差距。学校讲究的是方法掌握,企业要求的是实践质量,学校只要求“会”,企业却要求“精”。而中职学校的教学要求显然是要向企业标准靠近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企业标准是动态变化的,而学校囿于实际不可能随企业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就算是学校能够同步企业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如何呈现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因此,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本质上在于学生是否具有真实的学习情境,以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学徒制开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证明了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网络与媒体终端,能够拉近的空间距离,能够缩短人与人交流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撑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也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选项。当前,中职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常常采用“双导师”制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架构,双导师即学校里的老师加上企业里的师傅。两个导师之间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交流,学生基于老师的信息技术成果平台进行学习(如微课及其在QQ或微信群中共享),可以支撑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电动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可以让双师之间就最新电动机设计理念与对地绝缘电阻的相关数据进行交流,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利用微课的形式完成一个电动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的专题知识介绍,该微课中的必要内容应当包括:当前电动机生产企业的主要技术标准(对地绝缘电阻部分);对地电阻的测量工具——兆欧表的介绍与使用;中小型电动机在热状态下的绝缘电阻值介绍以及测定;利用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的相关注意点(结合企业师傅的具体操作拍摄)。

事实证明,这样的微课设计在实际学校教学的运用中,效果要远甚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在同一教学空间内两个导师都在发挥教育作用,因而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两个老师的教学思路甚至是教学思想,这样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就可以进行一个完美的融合;同时,来自于企业操作一线的视频以及企业导师的教学思想所形成的学习情境,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去构思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太过抽象。尤其是此过程中,企业的“精”的要求,会对学生甚至学校的导师形成冲击。根据笔者的经验,很多时候,企业标准给学生心理上所带来的冲击力是非常强大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会自然不自然地以企业标准,来对自己的学习提出要求,而这对于机电专业的课程学习来说,恰恰是最为需要的。

当然,如果学生在企业的机电维修或操作生产线上学习时,学校导师的参与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信心与一定的技术支持,这其中信息技术尤其重要。

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为了提升职业类学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来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助力,本质上还是要以人为本,信息技术只有依附于人的存在,才能彰显其价值。

而要将人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就必须思考学生在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科学过程,这些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双导师又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以与学生的学习更好地融合等。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时,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

“工学交替”特征下的现代学徒制,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缩短时间与空间,提升培养效率,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愿景,而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这一愿景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钱发飞.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广东教育:职教, 2017(6):47-48.

[2]迟立鑫, 张记超.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初探[J]. 江苏教育研究, 2017(z3):51-53.

[3]高立民. 基于信息環境的自主模式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6):141-14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