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初探

2018-01-25江少添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语文教学

江少添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努力采用快乐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识记效果的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时机、方法,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教学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可见,让学生快乐认识汉字,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习得多样的识字方法,感受识字的快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为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低年级教师最头疼的问题。

(一)学生识字量差异较大

首先,学生入读小学前就读的幼儿园没有具体的识字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办学水平的幼儿园在识字教学方面的要求和效果也就参差不齐。其次,不同家长的育儿观也决定了学前孩子在家庭关于“语言”方面的说普通话、听讲故事、看书阅报的识字量的不等。再者,学生入读小学后家庭学习氛围及重视孩子的教育程度差异性大,导致学生对“识字”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差异性也很大。

(二)识字课堂教学常见的现象

首先,实际识字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其次,每节识字教学课任务重,课堂上教师较难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这样,学生经常遭受识字挫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无益于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快乐识字的意义

“快乐识字”就是指通过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使识字学习有趣起来,进而有效、高效地认识文字。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快乐识字的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爱动好玩、爱唱好跳、爱说好演、爱猜好问的年龄特征,我们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快乐识字”的方法,营造出自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寓教于乐。

(一)延用蒙学识字法

作为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一个载体,传统蒙学在汉字养成教育上有其特有的启示方法。学生入读小学之前,在幼儿园、家庭、社会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到《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中国传统蒙学教材,而且从蒙学教材的学习中通过听、读、唱、诵等方式,从读音,到字形,到字意,他们认识了不少的汉字,个别学生还能理解和运用一小部分的汉字。

于是,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融合学生蒙学识字基础,巧妙地引导学生快乐识字。例如,陈老师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画》一文认识“春”字时这样问:“‘春藏在了《画》这首诗中,你知道它还藏在哪些诗歌之中吗?”学生纷纷说出《春晓》《春夜喜雨》和《忆江南》三首诗,还能够背诵出来。陈老师在学生背诵完后让其简单地介绍自己认识这些诗歌的途径,并让他们把自己会背的诗歌教给想学习的伙伴,还把相关的书籍带进课室,放在“读书角”,让同学们借阅、学习。这样,有接触蒙学提早认字的学生得以在课堂上“温故知新”。在课余,他们常常利用闲余时间继续阅读、背诵古诗方面的蒙学教材,扩展自己的识字量,品尝蒙学识字法的乐趣。而没有接触蒙学的学生,基于好奇心和对伙伴的模仿,也会主动地接触蒙学读本,从而培养了识字习得能力。延用蒙学识字法有效地提高了低年级学生认字启示的能力,增加了学生识字的乐趣,还使传统文化润泽着学生的心智。

(二)活用游戏识字法

黄老师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设计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识字的乐园里快乐地遨游。她针对学生“记得快忘得更快;记得多忘得更多”的弱点,设计了“甩骰子”游戏贯穿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她先利用粉笔盒制作“生字骰子”。“生字骰子”分三类,用于不同教学环节。一类是师生根据识字教学进度制作的,用于当天学习生字后的“巩固新知”和第二天“复习旧知”环节;另一类是师生根据阶段性学习生字的规律进行分类制作的,用于各单元“语文园地”关于识字方法教学内容和“我是识字小能手”擂台赛活动;还有一类是学生用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制作的,用于课间、课余与同学、老师、家长玩“识字飞行棋”。

最快乐的是把三类生字骰子混在一起举行“我是识字小能手”擂台赛了。先由举手最自信的一名学生到教坛前,从篮子随机抽出一个骰子,结合骰子上粘贴的生字提出一个识字问题考全班同学,如在贴有“松、公、梨、利、树、对”骰子,可以提“骰子上的生字为什么能住在一起?你能说出两对有这样特点的字吗?”“我这样读‘公、松、利、梨、对、树使你想到了什么识字方法?”“你认识的字中,哪些也可以组成一个骰子?”等问题。活动结束后,由各擂主评选“十佳识字小能手”和“十好识字小能手”。“甩骰子”识字游戏从制作到游戏,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更有利于学生快乐地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巧用生活识字法

本着“生活处处可识字”,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开发生活资源,在生活和学习之间分别架起“走进班级”“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三座主题识字桥梁,并由这三座桥梁构成学生《识字地图册》。

先是“走进班级”主题识字。结合学生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学习,参与的活动,伙伴的交往等,设计了“师生姓名、课程设置、课室物品、运动项目”等识字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识字地图册》的描绘。例如“师生姓名”主题识字,结合开学《入学教育》的内容,老师在介绍自己姓名时,高举用硬纸皮制作的粘有“×××”的姓名牌,让学生不仅从容貌和声音认识新老师,还从字音和字形方面认识语文老师。随后,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姓名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班上45名孩子都能看着同学的姓名牌说出他们的名字。

然后是“走进生活”主题识字。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和居家环境,设计“餐桌美食、最爱零食、我爱电影”等识字主题。再者是“走进社会”主题识字,联系学生课余活动和生活,设计“逛超市、进市场、泡书店、溜广场”等识字主题。这样“立足课堂,延伸课外”的生活识字法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亲近和热爱汉字,还成功地引导了学生走向快乐识字的道路。

(四)妙用语境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常把识字教学与文本教学紧密结合,习惯把课文中的二会、四会字结合文本的内容编成儿歌或顺口溜,帮助学生在语境中认记生字。例如她在教学语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识字之后,结合课文内容,把全课的生字“坏、扎、抓、莓、幸、福、吵、受”编成“松鼠折纸船,小熊扎风筝。纸船放松果,风筝挂草莓,乐坏了谁?为小事,吵了架,受不了。风筝飘,纸船漂,在一起,幸福无比”。儿歌,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快乐而深刻地识字。在胡老师众多的范例下,学生也大胆尝试创编儿歌,帮助自己识字。这样,从文中来,再到文中去,学生学会了在语境中识字,也为下一步的写作打下坚實的基础,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努力采用快乐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识记效果的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时机、方法,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孙洪芬.传统蒙学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6(06).

[4]蔡艳.让学生快乐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才智,2016(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