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分析
2018-01-25马敏
马 敏
(沧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北 沧州 061000)
一、引言
智慧图书馆的前身是传统图书馆基础之上优化的智能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服务功能(借阅、查询等)经历“线下——图书馆单方客户端查询——网页图书馆——微信等平台图书馆——APP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但智能图书馆在服务管理质量的效率与效能方面、公共文化数据互联环境建设问题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尤其还未能很好地将数据互联环境加以利用建设数据共享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
二、智慧图书馆以及服务模式的概述
(一)智慧图书馆概述
如前所述,智慧图书馆是对智能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升级,是现今图书馆界人们主要追求的图书馆类型,即有机结合了“智能建筑于高度自动化管理”。
(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概述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主要可以概述为“智慧服务”,这一服务主要是通过构造将“技术、服务、馆员与用户”为一体的智慧协同体来实现的。即在阅读终端记录用户信息,根据用户提交的需求与反馈,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针对每个用户的不同射频,进行对应储存;馆员在整理图书馆信息的同时,将用户信息加以汇总,以“需求、模式、习惯和爱好”等数据方面的依据,进行大数据构建;在用户需求时根据数据库进行个性化优化,在统一检索资源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服务,将用户择优挑选的数据再次进行数据库优化,重复此功能。
三、智慧图书馆所依存的智能功能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图书馆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其建设基础的智慧功能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具体如下:
(一)工具的优化和馆员技术水平不统一
虽然现在智慧图书馆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各项技术为依托呈现的服务模式中,馆员作为的重要一环,其技术如果达不到合理实现优化工作需要的标准,就会产生极大的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落差,应有的信息共享以及各馆藏数据更新联合服务功能不到位,用户服务体验差。
(二)数据收集过程中用户隐私处理问题
智慧服务过程中数据处理势必会涉及到用户的私人数据,但现在的智慧功能还不能很好将用户隐私数据与图书借阅数据加以区分收集,对用户隐私保护工作不佳,存在导致用户认为隐私遭到泄露而产生抵触情绪或用户选择隐私数据保护而个性化服务效果不佳的情况。
(三)有数据互联技术但在实现过程中效果不佳
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一大便利点就在于实现各方信息共享,让检索更加快捷、全面。但往往图书馆在这一环效果不佳。一方面限于馆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各馆之间联合效果不好,让用户在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有一定障碍。
(四)信息处理与检索等标准不统一
在对书籍进行信息数据处理时,缺乏一个有效的标准,本应该实现对每一段单元信息都赋予一定的信息标识(字段信息等),并根据一定标准对文献或数字资源进行加工,但现在这方面工作并不全面。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整体优化方案
(一)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智慧馆员制度
以明文规定为馆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标准。加大对用户反馈和信息数据处理的应用。
2.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信息安全关键在于防范两个方面,即用户隐私数据以及图书馆网络和阅读终端设备这两者的安全性。对前者应应用一定防范技术,对后者则应及时评判并优化终端的安全可信度,并辅以相关信息安全培训加强馆员与用户的安全意识。
3.以图书馆联盟为基准进行集体采购
对于小型图书馆采购书籍等经费使用环节是一大问题,利用建设联盟(即由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确定一定出资比例,并将图书在联盟内统一数据,实现区域图书馆合作。
4.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加工标准
引入先进技术与分类技术,按照国家元数据与对象数据加工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
(二)优化智慧服务功能的建议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关键不只在于技术问题,图书馆建设人员还应该把精力分配给建筑空间与智慧型馆员的培训优化上来,同时抓两手保障工作,充分开发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最大化服务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对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进行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之上,得到其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比如用户隐私数据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设相关制度与统一标准的解决方案以及技术与建筑空间建设齐头并进等整体优化方案,旨在促进智慧图书馆更好发展,促进图书馆界的创新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