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优质语言环境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2018-01-2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韩佳怡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韩佳怡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对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进行锻炼。
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这里阐述的语言环境为自然语言环境。
一、幼儿园中幼儿语言发展环境的不利现状
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氛围,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幼儿园多元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㈠幼儿园班级人数差距大,语言环境创设质量不佳。
某些幼儿园中存在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因此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数多,教师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十分注重幼儿纪律和秩序性的培养,忽视了幼儿对于自由交流沟通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兼顾所有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较强的幼儿更受教师的青睐,而语言发展较慢的儿童缺乏得到锻炼的机会;除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区域活动和常规活动时教师都会要求幼儿保持安静,压抑了幼儿相互沟通交流的愿望。
㈡活动组织生硬,幼儿缺乏兴趣。
受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方式虽然灵活多变,但是提问的问题设置单一,问法固定,通常问法都是“是不是,对不对”,“看到了什么,这些是什么”等,要求幼儿的回答也要用相对固定的句式,抑制了幼儿自由创造的能力,剥夺了儿童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幼儿已经掌握的情况下,重复的句式和提问方法不仅会使幼儿对于教学活动失去兴趣,也会失去语言发展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另外,在常规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教师偏向于安静、规则性较强的活动安排,忽略了儿童的表达需求。
㈢区域布置限制幼儿语言的发展
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从物质环境方面看,当幼儿处于明亮,舒适,放松的环境中时会心情愉悦,产生表达的意愿;如果幼儿处于凌乱,狭小的空间中时,会产生烦闷,厌倦的消极情绪,排斥外界的接触,多数处于沉默不语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从心理环境方面看,心理环境是一种群体里的氛围和文化,是一种感受。心理环境本身不仅会对幼儿语言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物质环境对幼儿语言环境的影响。心理环境不仅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还是教师在自己语言素质的基础上给予幼儿的语言氛围,用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还有儿童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氛围。在和谐有爱的氛围中,幼儿产生说话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关于创设幼儿有效语言发展环境的策略
从幼儿园方面来讲,要从灵活的语言环境和恰当的教育环境以及物质和非物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才能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才能紧紧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㈠创设融洽的教育环境
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在幼儿努力进行表达的时候,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沉默,给予幼儿思路和表达相协调的时间。沉默不是毫无反应,漠不关心,而是认真聆听,耐心的等待,给予幼儿温暖的眼神或动作的鼓励,维护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在幼儿完成表达之后给予认真肯定的回应;其次,由于教学活动时间有限,可以将语言发展的培养延伸到活动之外,可以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所涉及的物品、教具、图片等摆放出来,或挂在教室的墙上,创设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最后,在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词语的使用搭配。幼儿是最爱模仿的,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及时地纠正,教师本身也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清楚流畅地叙述事物,使用新词,引发幼儿的兴趣。
㈡打造灵动的语言环境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阅读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关注故事或绘本中人物的对话、情态、动作,充分感受语言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对于表达的愿望。通过聆听老师优美的语言,享受语言中的美好,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词句,理解语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规活动中都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喝水,午休的间隙,幼儿互相的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都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语言,促进幼儿自我中心的语言模式逐渐转变为社会语言模式。少量多次的谈话活动的开展会使幼儿园人数多而幼儿说话机会少的情况有所改善;最后,幼儿园的语言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灵活寻找语言发展的契机,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喜爱表达的情感,利用突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有意识地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和句式的变换发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㈢用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从物质环境方面来说,为幼儿创造舒适、宽松、干净整洁的活动环境有利于幼儿情绪状态的的放松。从走廊的环境创设到教室环境创设要体现本阶段主题的整体性、连续性、延续性。在教学活动以及幼儿的交流活动中,注重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例如,出现幼儿需要大声的交谈才能听到彼此间的声音,说明需要改善教室的吸音状况,可在地上铺上地毯,在墙上挂上装饰用的毯子或布帘,可以发挥良好的吸音效果,使幼儿进行流畅的沟通;其次,尽可能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幼儿的语言形成是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需要幼儿的主动探索,所以,应保持和保护好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在环境的创设中,注重阅读区的创设,增加绘本和图画的数量,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加幼儿的阅读资源,使幼儿在丰富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心理环境方面,首先,教师营造一个无压力的环境。不管幼儿的发音或用词多么不标准,教师都要接纳幼儿的表达,尽量不说某个词是错的,可以用示范的方法启发幼儿,用一种回应性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来表达对幼儿的尊重理解,而不是用一种限制性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批评等;其次,让幼儿互相交流,尤其是与语言发展比自己好的幼儿互动交流,更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中,模仿同伴或教师的语言也是一种发展语言能力的手段之一。
幼儿园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各年龄段幼儿的语言敏感期不同,把握语言敏感期为幼儿创设融洽灵动的语言环境,发挥幼儿园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幼儿打造开放和谐的语言发展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多元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http://www.edu.cn/xue_qian_779/20121016/t20121016_856526.shtml.
[2]徐光辉.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系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张明红编著.学前幼儿语言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揖建.论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3(1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