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工子女社区融入的研究

2018-01-25方景培

山西青年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外来工社工子女

方景培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流动人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形成的,是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群体。进入九十年代,规模持续增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魏小红认为,“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形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的形式”[1]。流动人口大规模往城市迁徙,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和需求,其中,外来工子女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融入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区。

当前,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有:

社区融入存在困难。教育条件、社区环境等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张林等人[2]亦提出,个人与家庭条件使得外来工子女难以在融入过程中有良好适应,多数人对城市的心理归属感较低。华南等人[3]认为,外来工子女的身份认同具有模糊性,心理孤独、社区支持度低下、受制度和政策排斥等都是他们在社区融入时面对的问题。

社会工作推动社区融入。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关注和帮助个人,追求增能和赋权的工作,常关注到外来工子女的社会存在状态。强慧媛指出,“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与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融入社会”[4]。目前,相当数量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介入,为外来工子女提供服务,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区、继续社会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外来工子女特征

本研究选定的社区,下辖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南洲街道。该社区共有18万左右的外来人口,外来工子女数量庞大,大多为非独生子女,父母工作任务繁重,学历普遍不高,无法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照顾和优质的教育,外来工子女尽快融入社区的需求自然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此外,受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交际圈限制,他们普遍对周边环境不太熟悉,平日里休闲娱乐的机会、空间和方式都非常有限。

(二)社会工作在外来工子女社区融入中的作用

该社区的外来工子女对社区,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隔离感。就居住空间而言,多数外来工子女及其父母居住在城乡结合式的社区,也有少数外来人口居住于市区内的混合社区,而社会工作链接和整合了各类资源,优化外来人群的居住水平,打破固有的居住空间界限,促进外来工子女更好地融入社区。

此外,社会工作从社会交往、社区支持和社会参与三方面介入外来工子女的社区融入,弥补了家庭、学校的不足与空缺。外来工子女有效地扩展了交往对象,如本地的同龄群体、其他经历相似的外来群体、社会工作者等,缓解了社会交往的封闭性,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对策与建议

在看到社会工作实践的成效之余,仍需要多方联动的方法,才能促进外来工子女更好地融入社区。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有如下建议:

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联动。学校可组织各群体共同学习与活动,打破偏见,增进感情;定期家访从而增进外来工对家庭教育的认同与重视;关键是,引入“驻校社工服务”或社工入校恒常服务,让社会工作的辐射范围真正扩展到学校。

社会工作需注重成效。社工项目要继续提供文化教育、社区参与等活动与服务;倡导教育公平,为外来工子女提供各类技能培训;探索提升服务工作的模式,合理灵活运用工作手法,做好经验总结;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动各方力量,动员社区居委会和企业投入资源。此外,可准备充足的人手和资金,或联合社区内组织,如团委、居委和妇联等,开展固定的相关项目,设专职负责社工,定期走访交流或开设座谈会等。

社区与社会工作联动。当前,社区中有利于外来工子女社区融入的物质条件短时间内难以真正建设起来,社工应更重视非物质要素和环境的改善。同时,要促进相关政策在社区层面的落实,需要在服务对象和各部门之间建立对接,在社区内做好资源链接、倡导、赋权等工作。另外,可开展大型需求评估,从而协助并促使相关社区政策的构建和实施,建立起适用于所有居民的社区制度安排。

外来工子女社区融入的问题,仅靠制度路径,难以完全解决。社工机构应着力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形成层层相扣的联系;重视外来工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全方位、多角度为该群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该群体的社区融入,提高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该群体在不久的将来为城市建设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猜你喜欢

外来工社工子女
外来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青春社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从流动到留下 广州外来工融合行动进行时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