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2018-01-25张青梅
张青梅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平安堡镇实验小学,河北 承德 0673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一提笔就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两节课也写不了一篇作文;更有甚者,害怕上作文课。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乐积累
相信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都会强调积累词句。更甚至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积累本,来摘录平常在书中看到的言语优美的句段。但问题来了,有的学生会真的把自己喜欢上的一句话摘录下来,而有的却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记录,结果根本没成效。还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教师会教导学生说:“这段话很好,我们可以照这样写。”学生就真的去模仿了,并且一部分的学生会一味模仿,根本没有发挥自主创造力。我曾见过在课上写作文时,有的学生就拿出自己的摘录本照着上面的框架来编写,这样的一板一眼似乎也背离了我们当初的教学初衷。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正确引导学生积累词组和语言呢?我觉得首先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死记硬背只会适得其反。好词好句都是在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而凡是这样的文章都很有意思,可以说多数文章的故事性乃至趣味性都很强。既然有这样的文章存在,为什么教师要把主要目光放在摘录上而不是阅读上?文字记录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候过于对学生强调要收录词句反而影响了他们对文章内容本身的关注度,这便是得不偿失。因为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其内敛凝练的语句,更重要的是文章的故事性、哲理性,我没见过哪篇著作是全部以華丽的词语堆积而成的。所以若是让学生去仔细阅读故事,对文章自发地产生兴趣,就有可能会同时引起他们对文中那些好的描述,那些优美的词汇以及凝练的句子在心中潜移默化地留下痕迹。在习作中也能潜移默化的进行运用。
二、乐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但是现在学生的词汇运用仅是停留在书面化的能力上,对于生活中事物的描写太过笼统概括,根本没有具体特征的描绘。这就需要教师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让他们练就一双能够善于发现细微事物的“火眼金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就要多渗透学生观察分析的具体方法,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如何“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发现特征。前面说过,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积累摘抄本,利用这个层面不仅要让学生养成随手抄录的习惯,对于生活细节的发现也要随手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学生养成随看、随想、随写的习惯,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作为教师方面不仅要让学生随时记录,更加要多锻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课件,让他们在固定的两三分钟内观察片段中的细节,或是图片中显示的内容,随堂请学生描述,训练他们的目力、脑力,让多位学生讲述他们的所闻所见,更是有集思广益的效果,对于扎实、有效提高他们细致描写的写作基本技能能有一定的效果。
三、乐自改
作文水平培养小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和能力,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改作文,是教学中的一种模式,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种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俗话说:“自己写的作文最难改。”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不知从何处入手修改作文。在这方面老师要注重引导,在平时有所侧重。
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从肖复兴回忆叶圣陶老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实例中指导学生学习具体的修改方法,使学生懂得怎么写、懂得怎么改,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明确修改文章的意义、掌握修改的方法;通过入手、入眼、入理的示范评改,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其信心和自觉性;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向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诱导,让学生掌握“删、增、换”等修改方法和要领。作文写出后,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式,一句一句反复朗读,反复推敲读不通、听不顺的地方,进而找出主要错误和不妥之处。这样,学生修改文章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方向明确。小学生修改文章要先解决语言文字、语句通顺等问题。一是用词恰当,把错别字和用词不当修改过来;二是句子通顺,改正病句,修改不合理的修辞;三是增删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四是正确使用标点。在解决了字、词、句的基础上,再探讨语言表达方式、文章布局以及感情色彩等问题。小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自然就有兴趣去修改作文中的错误,逐步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我们在鼓励小学生每次写好作文后进行认真修改,持之以恒,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四、乐赏识
以前作文讲评容易变成作文批判课,老师常常把错字病句拿到班上念,让学生在班里出丑,让同学笑话;有的在差生作文本上写到:“语句不通”“离题万里”等评语,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热情,甚至会产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弊端,作文评价应该多肯定,一两句中肯的评语或热情洋溢的话语会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尽量挖掘文中的成功之处,大至节、段、篇,小至句、词、字,都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妙在何处。当然这种赏识性评语不应言过其实,对于写作水平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能自满。每次习作后,老师都收集在当次习作中出现的好词佳句,讲评时张贴出来表扬,让学生在备受赏识的欢乐中领悟这些优美语句的同时,产生无限的喜悦和荣誉感,从而提高写作的自信心。我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满意的作文编订成册,定期在班里交流。也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学生一次次看着自己的文章见于报端,无限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再次升华,学生心理上解除了怕作文的负担,反而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需要。这样进行作文时就会轻松自如,写作能力自然而然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