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修改文章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016-07-27李光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语文教学

李光辉

[摘要]教会学生修改文章,是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文章的修改同文章的主题的提炼,材料选择,结构组织等一样,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而且是最后的关键性一步,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修改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就如何教会学生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具体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修改文章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70013

对于修改文章前人就有过“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说法。鲁迅在谈到他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讲:“写完后至少改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许多文章就是经过修改而成的。《藤野先生》修改的地方多达一百六十七处,《坟的题记》全文只有一千多处,改动也足有百余处之多。他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其实,何止鲁迅,古往今来,又有哪位成功的作者不曾在修改文章上呕心沥血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经过十多次的改动才定下来。欧阳修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就是做过认真的修改,如文章开头的地方,原稿说滁州四面有山……共有几十个字,但定稿时,只说“环滁皆山也”。这样一来,文章便精炼多了。据说欧阳修直到晚年还坚持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妻子跟他开玩笑,问他:“汝畏先生嗔目?”欧阳修回答说:“非畏先生嗔,畏后生耳。”突出地反映了他对于修改文章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修改的想法”。他的著作《复活》开头部分,就修改了二十多遍,有二十多种稿本。他的《战争与和平》,据说就改过七遍。契科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他一生写过几百篇小说和一些剧本,他死后,人们发现的手稿竟有一皮箱。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对自己文章的修改是非常认真的,其中的每句话,都是精雕细刻,反复斟酌的。

无疑,教会学生修改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叶老的话,也就是要我们改变作文教学中的包办代替,教给学生一把金钥匙,使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作文,从认识自己文章的得失中去认识写作规律,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让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知识,懂得文章修改的顺序。修改文章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不仅在教学当中,就在写作理论的研究领域,也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我这儿只能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不成熟的看法。写文章是从小到大,也就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往下写;修改文章则是从大到小,先主题观点,篇章结构,最后是语言标点,一环一环改下来。为了让学生便于掌握,我归纳以下的顺序:

1.看主题能不能再深化;

2.看观点有没有错误或不妥之处;

3.看材料要不要增删;

4.看结构上需不需要做些调整;

5.看描写能不能再形象一点;6.看用词能不能更准确,更生动一些;

7.看有没有多余的字、词、句、段应当删除;

8.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需要改得顺口一些;

9.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需要改正;

10.看有没有丢字要补上。

当然,这个顺序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因人而异,仅供学生修改文章时参考。

其次,仅以语言文字的表达方面来讲,修改好一篇文章,要照顾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语法方面。检查句子是否通顺。也就是细心推敲文章的每一句话,是否符合语法,否则,便不通。凡是不通的句子都要按语法要求改正过来。例如:《游xxx》为题的作文中,有个学生写道:“我坐在各种盛开的花朵中,在散发着馨香的气味,看着蜜蜂飞舞。”我就在病句下划了横线,旁边写着“句式杂糅”的批语,让学生自己修改。学生按照以前学过的语法知识,经过细致分析,弄清了不是坐在花朵中,而是坐在花园里;我不能散发香气,是鲜花散发着香气,吸引着蜜蜂往来飞舞。因为把几层意思杂糅在一起,出现了语病。后经反复推敲,改为“我坐在花园中,鲜花散发着香气,蜜蜂往来飞舞”。

第二,逻辑方面。合乎语法,句子通了,还要进一步检查这句话是否合乎事理。例如:有个学生在文章的末尾抒发感情时写道:“假如我是一棵小树,我愿引来水源,灌溉农田。”后来学生经过反复的琢磨之后终于弄清了树木不能引来水源,更谈不上灌溉农田了。

第三,修辞方面。修辞是管语言美不美的,也就是说通过修辞手法可使语言更加准确,生动,可以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天山景物记》后,让学生们写了一篇题为《兰州景物记》的文章 ,有个学生这样写金秋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好像天上的彩霞,一阵秋风吹来,它们又像飘动着的一匹匹锦缎。”批改时我在“树叶”“彩霞”“锦缎”三处划了红线,在旁边批道:“注意:(一)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二)博喻的统一性。”鉴于这段话的修改难度较大,为了普遍地提高学生识别病句的能力,我在作文讲评时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大家兴致很高,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说:“秋天树叶变黄了但天上的彩霞是一种弧形的彩带,由外圈至内圈,出现了七种颜色,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点……”有的学生说:“锦缎既软又长,而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无论从颜色,质地,形状上看,都不能相比。”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用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

第四,标点方面。文章的眉目清不清,语气顺不顺,往往与标点有很大的关系。同一句话,标点不同,意思就会不同,甚至相反。例如,有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只有一张电影票,是你去?还是我去?”这个句子显然是标点上有错误。经过反复启发后,我让学生自己去找毛病,到底是哪个标点用错了。经过仔细推敲,他们终于找到了毛病的所在,原句子中:“是你去”后应该用逗号,不能用问号。为什么呢?他们却说不清楚道理,我又顺着他们的思路,分析了用逗号的理由。这是一句话,表示选择关系,非此即彼的关系,也就是从中选择一种。因此,是一种,而不是两种。另外还有些学生在作文中不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乱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

总之,文章写完之后,要多读几遍,从主题思想的开拓,到篇章结构的布局,都要反复考虑,精心审定。语言文字,还要加工润色,使之完美。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写文章不修改,就是功亏一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语文教学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