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形象推介的持续演绎者田俊丽

2018-07-11陆安远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北京市政府城市形象北京市

陆安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 100010)

“北京这座城市,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在此交相辉映,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在此和谐共生。北京人民热情好客、文明友善就是其留给世界的印象,”城市形象推广专家田俊丽如此描述北京的城市形象。“北京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后,还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北京正在致力于迎接更多国际游客,展现北京的独特魅力。”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内容。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过程中,田俊丽及其所属团队已经先走在前列,率先以北京城市品牌策划与形象推介为工作核心,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为平台,搭建北京与世界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让世界读懂北京。

为国际媒体记者在北京采访打造更加开放宽松的政策环境,是田俊丽及其所属团队在北京市新闻办的一项重要举措。他们经过不懈努力推动了《外国记者采访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的有关规定》(国务院477号令)的试行推出,使外国记者在北京采访报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务院正式颁布537号令,将北京市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范围,规定任何境外记者在华进行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被采访人同意。“从某种程度讲,这项规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和胸怀来迎接、面对世界”田俊丽自豪地说。

有了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田俊丽和更多致力北京城市形象推广的工作者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以更加专业、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此,他们推动建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于此同时培训出了北京市第一批政府新闻发言人和一大批熟悉对外新闻传播的工作者。

2003年,北京市政府正式颁发了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起草的《关于在各部委办局、各区县设立新闻发言人、规范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正式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了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的主要部门以及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等事项。

“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国际媒体在北京的新闻采访工作建立了制度保障”田俊丽解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需要以更专业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国际社会的关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和胸怀迎接世界。”

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后,田俊丽和她的同事们全力投入到该项制度的落实和推广工作中,推动北京市各区各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体系,设立新闻发言人,使他们定期参加北京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国内外媒体通报北京各领域的工作情况,并受理国内外媒体记者的采访申请,有效增进了北京与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

从制度设立颁布到2004年底,北京市政府及各区县、各委办局及人民团体共设新闻发言人108名。此外,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奥组委各有关部门共设新闻发言人32名。北京市的国有企业也设立了110名新闻发言人,从此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在北京市初具规模。此后,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世界田径锦标赛、APEC峰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田俊丽主持北京首届世界武术搏击运动会新闻发布会)

田俊丽感慨到,“北京市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工作可以说是在奥运

会筹备和举办的大形势中建立和成长的。这一批新闻发言人是在我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推动下出任的,也是被云集在北京的全世界各国记者打造成熟起来的。”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赴马来西亚参与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工作中,田俊丽作为北京代表团成员为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了重要力量,她作为新闻发布工作负责人,负责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的两次最重要的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工作,为北京成功申办2022冬奥会营造了非常好的国内国际舆论氛围,这也是她继北京奥运会后再一次为向世界展示北京独特魅力而做出努力。(文/陆安远)

猜你喜欢

北京市政府城市形象北京市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12方面重点任务
——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局面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