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识”,为选修提分增效
2018-01-25四川
四川
高考历史全国卷的后三道试题为选修试题,分值固定在15分。从试题的内容与选材来看,完全与教材脱离;从问题设置来看,保持了常用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提示语;从问题的指向性看,主要集中于“特点”“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等方面。面对陌生的内容和熟悉的问法,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往往比较茫然,在答题中出现各种错误。下面笔者就以部分高考试题为例,针对选修试题中“结合所学知识”类题目,从“常识”角度入手帮助广大高三同学提分增效。
“结合所学知识”涵盖范围十分宽泛,既包括初、高中历史教材、历史课堂上、课外书籍上习得的基础知识,也包括跨学科,尤其是政治、地理学科的某些知识,还包括来自生活中的其他知识。本文介绍的“常识”专指后两种,这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一、跨学科知识与思维
尽管目前高考历史全国卷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综合性试题,但个别题目的跨学科思维和知识痕迹却比较明显。如2017年全国卷Ⅱ45题第(1)小题:
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从题干设置来看,本题以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为切入点。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街道管理属于政府职能之一,因此解题过程中,当借助于政治学科中政治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形成如下思路:政府在城市管理、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职能需要强化。一方面结合材料中“清末”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可推知政府部分职能的强化很有可能受西方影响;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亟需加强反映了现有(改革前)政府职责不清。故最终从跨界思维和知识中生成两个答题方向:受西方国家影响与政府行政管理不作为。进一步思考,可从中深化出规律性认识:国家之所以进行改革,多是原有的制度阻碍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或积弊丛生不符合发展需要,据此还可形成新“常识”和认知。
跨界“常识”的运用有助于避免思维单一与固化,有利于拓展思维半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得分率。
二、源自生活的常态认知
这种“常识”是学生在成长中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态性知识和认识。这种“常识”的考查与运用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典型。如2017年全国卷Ⅰ45题第(2)小题,材料、试题如下:
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题目要求回答“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工资改革历来是牵动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从生活的常识来解读,工资改革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适度的差异性可以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又如,2017年全国卷Ⅱ46题第(2)小题,要求分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
从生活常识角度分析:某个方案、计划、设想未能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身的不足(局限)、实施者(参与者)的认可度与执行力度以及社会条件(环境)的变化。循着上述思路,结合相关特定历史现象,题目可迎刃而解。
生活常识具有通识性特征,在解题中需要结合题目给定的历史时空要素,实现由普通向特殊的转变,分门别类地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找准答题方向与思维路径。
综上,各种“常识”蕴含在高考历史选修试题中,用好“常识”对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生成贴近的答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