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凸显本质
——俞正强老师《年月日》教学片断赏析
2018-01-25叶青
叶 青
片断一:唤醒经验,构建完整的时间体系。
师:(板书:时分秒)这三个字都是什么?
生:时间单位。
师: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生:时最大,秒最小。
师:比时更大的时间单位是?
生:日、周、月。
师:多少日是一月?
生:31 日、30 日、29 日、28日、27日。
师:比月更大的时间单位是?
生:年、世纪。
师:多少年是一世纪?
生:100年是一世纪。
师:(指时分秒)我们都学过并知道60秒=1分,60分=1时,24时=1日,12个月是一年,100年是一世纪。有没有问题?
生:还有周。
师:几日为一周?
生:7日为一周。
片断二:观察日历,初探大小月的唯一性。
师:哪个时间最复杂?
生:月。
师:月和谁?月和年吗?一年是几个月?
生:12个月。
师:有没有听说过一年13、14个月的?
生:没有。
师:唯一吗?
生:唯一。
师:月和什么是不唯一的?
生:月和日。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日历。
师:大家手头上的日历都不一样,什么是唯一的?
生:都是12个月。
师:哪几个月是31天?
生:1、3、5、7、8、10、12 月。
师:我们发现每一个年份或者说不管哪个年份的一月都是31天。大家手头上最早的是哪一年?最迟是哪一年?(每个学生手中的日历年份各不相同。最早的是1970年,最迟的是2010年)
师:30天的月份呢?
生:4、6、9、11 月。
师:还剩哪个月?
生:2月。
师:几天?
生:29天、28天。
师:有没有27天?
生:没有。
师:(指大月)这七个月会不会变?
生:不会。
师:(指小月)这四个月呢?
生:不会。
师:谁会变?
生:2月。
片断三:排列日历,发现平、闰年的变化规律。
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它会怎么变?怎么研究呢?
生:用年份来辨别。
生:每隔4年出现一次29天。
师:一定会出现吗?我们继续来研究2月的天数。
(全班学生一个一个站起来依次说手中日历的年份和二月的天数,教师进行板书)
师:边看边想,我们还要不要往下写了?
生:不要了!
师:不要往下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隔了几年?第几年是29天?
生:隔了3年,第4年是29天。
师:每四年当中一定有一个29。1989年2月是几天?1988年呢?
生:28天、29天。
师:往后推,哪一年一定是29天?
生:1992年。
师:1992年之后呢?
生:1996年。
师:再往后推。
生: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
师:你有什么方法推?
生:增加4年,第4年一定是29天。
片断四:问题解决,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有一个小朋友,她每天给奶奶梳一次头,两个月一共梳了几次头呢?
生:62次、61次、59次……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
生:两个大月就是62次。
师:是哪两个月呀?
生: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师:那61次呢?
生:一个大月一个小月,如3月、4月;也可能是5月、6月……
师:59次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如果2月是28天,1月是31天,那就是59次了。
生:也有可能是60次,2月是闰月29天,1月是31天,那就是60次了。
【赏析】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很多教师会选择这个内容进行研究,我也曾进行过尝试,在实践中最大的困惑就是本课知识点多,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往往会顾此失彼,而分割成两个课时进行,又会感觉每节课的内容太少,人为地割裂了知识的体系,让课堂学习过于程序化。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给予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纵观俞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足学生的经验,知识体系中寻找“变化”的痕迹
俞正强老师在他的专著《种子课》中曾提到:我们的学生本身便是一颗来自天地的种子,他是带着能量,带着春夏秋冬的记忆,带着生长收藏的使命而来,需要我们去体会、去感悟、去尊重、去唤醒。对于时间的相关知识,正如俞老师所提到的,学生的经验并非空白,因此《年月日》一课伊始,教师就通过提问唤醒学生头脑中各种关于时间的经验,比如日、时、分、秒的知识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经验,而月、年、世纪的相关知识则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所有的时间概念形成体系后,教师聚集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发现日和月之间的关系是不唯一的,是在发生变化的,其他的时间关系都是唯一的。
觅得“变化”的痕迹,然后采用连续的追问,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突出学习的重点。从一开始提出对时间的研究,然后将现范围缩小到对日与月关系的研究,层层推进中指向学习目标,既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了知识的整体脉络,又知道了有关日和月的知识在时间体系中的特殊性。
二、立足学生的发现,大量信息中发现“变化”的规律
万物皆变,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变化之中又包含着不变,此乃哲学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教师从哲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四十年的日历中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天数虽有变化,但大月的7个月和小月的4个月是固定不变的。2月的天数会发生变化,但每隔四年出现一次29天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在“变”与“不变”的辨析中,把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以“润物细无声”之势纳入学生的脑海。
方法的记忆只是一种形式,而对知识的理解才是最为本质的。因此,在教师追问:“究竟每隔几年出现一次29天呀?”学生能比较严谨地道出:“每隔3年,也就是第4年的2月一定是29天。”这时,教师再次提问:“往后推哪一年一定是29天?之后呢?再往后推呢?你有什么方法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闰年的思考,正因为有了之前的理解,这一刻学生就能非常流畅地说出答案,真可谓“水到渠成”!
三、立足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中提升“变化”的感悟
立足和尊重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从不轻易下结论,而是给予学生再思考、再发现的机会。比如:教师提问“多少日是一月?”时,有一位学生很自豪地报出了“27天”这个答案。教师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否定,而是很认真地把这一答案也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在日历的观察中学生提到2月有28天、29天时,教师适时地提问:有27天吗?面对现实,学生茫然猜测的答案自然就被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尊重和对每个答案的用心。结果并不是追求的目标,关注思维过程才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的关键。
又比如,在综合练习中解决“两个月一共梳几次头”的问题时,学生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就给每一位学生呈现思考过程的机会,通过交流使全班学生都知道这一知识,当相邻两个月的天数不同时,两个月梳头的次数也就发生了变化。潜移默化中渗透思维的多样性,提倡问题思考的多角度。有了这样的交流过程,以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自然学会了发散性思维。
欣赏俞老师的课就如同看到一株春笋在破土而出,剥去一层层的外壳,把最为核心本质的知识通过探讨、交流最终在所有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就是生长的力量,体会着知识的生长,伴随着学生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