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乐在美国卡尔顿学院发展的来龙去脉
——国外与国内教学方式的差别

2018-01-25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卡尔顿民乐琵琶

高 虹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给我提供这个平台与大家分享我在美国如何从白手起家到将民乐纳入正规课程,最后达到用中国民族乐器专业拿到美国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Art)的故事,以及在美国教学与在中国教学的不同意义和体会。自2017年以来,我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些我的卡尔顿学院民乐团、世界乐团、唐宋民乐队以及几个美国出生长大的学生演奏琵琶、中阮和二胡的视频以后,顿时在朋友圈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来自不同身份和各个领域的朋友、老师、同行都对我们学生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赞扬,同时也得到中国各大音乐院校的关注。今年暑假我接受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的邀请做介绍中国民乐在美国高校的普及与教育的讲座。今天有幸借此机会写一篇完全根据自己20多年在美国教学的亲身体会和经历的文章。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环境不同,所以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和经历,并不能代表所有在国外教学及老师的现状。更不是针对哪种教学方法的评估,所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国内外的同行、老师、同学们原谅。

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是美国排名第八的文理学院,号称“小哈佛”。这所大学只有大学部,在美国大学部排名全美第一。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家长都很喜欢文理学院。美国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研究生院录取中,卡尔顿毕业的学生也非常抢手。记得2001年刚到卡尔顿学院的时候,与一个美国学生聊天,我知道她非常出色,自己心里嘀咕她为什么没去哈佛和耶鲁大学呢?我就随心问她:“如果你被哈佛和耶鲁大学录取,你会去哪个大学?”没想到她回答道:“我已经被哈佛和耶鲁、斯坦福和普林斯顿都录取了,而我选择了卡尔顿学院。”可以说,我当时真的惊呆得下巴磕都快掉下来了!她说:“卡尔顿学院非常开通、全面、多元化,接受任何新鲜事物。为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这句话的确道出了卡尔顿学院的精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把中国民乐从白手起家直到可以用中国民乐作为主修乐器并且能拿到学士学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卡尔顿学院请我和我的爵士小组在卡尔顿学院做全校性的大型评议会和演出,演出后,马上就有学生要求学习中国乐器。当时,全校学生只有三个中国人,怎么可能开中国民乐课呢?碰巧,一位亚洲系的主任热爱中国文化,再加之卡尔顿是一所文理学院,他们的宗旨是培养全面人才。他亲自跑到音乐系与音乐系主任商讨,而且提供资金为音乐系买了第一批的中国乐器。很快音乐系的课程中就加上了中国民乐的正规课程。民乐课的学分还可以作为艺术、亚洲、世界学的学分。中国民乐就这样在卡尔顿默默地开始了。当时是2002年,应该是第一所文理学院把中国民乐纳入正规课程的美国大学。第一个学期有8个人报名;第二个学期14个人报名,到了第三个学期就发展到28个学生报名了。看到这么多的人喜欢中国民乐,学校非常吃惊,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没有那么多乐器怎么办呢?后来,就只能限制每个学期只能有12个名额。有一段时间,中国民乐课成为最抢手的课,每个学期等候名单比报名的名单还长。

后来,学习民乐的学生越来越多,音乐系又建立了民乐团。因为当时中国民乐在美国大学实属罕见,很多亚洲学生报考卡尔顿的时候民乐团就成了考生选择卡尔顿学院的一个重要因素了。2004年一位在美国出生的越南裔女孩,一位从高中二年级开始跟我学习琵琶的学生,报考大学时我劝她,还是去别的便宜的大学(我们学院的学费是全美前十名最贵的大学),我表示我还可以继续教她琵琶。结果,她没有听我的劝说,放弃明尼苏达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毅然决定到卡尔顿上学。原因是可以学习琵琶。我想,到卡尔顿她可以利用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可以攻读其它专业,同时学习民乐,也不错,我也为她的决定而感动。

因为我们学院的学生都是数理化和文科全能的学生,他们要在头两年学习所有数理化和文科的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攻读自己的专业。到了二年级末要选专业的时候,我知道这位琵琶学生很有音乐天分,也喜欢音乐,我很担心她只选择音乐专业。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建议她选择一个其它的专业或者双专业。没有想到的是,她只选择了音乐专业!我想,既然她这样选择,一定是对音乐的酷爱,将来想做音乐老师的职业吧,我也没说什么。到了选择毕业论文课题的时候,我又为她考虑,劝她不要选择琵琶,选一个民族音乐学的课题吧。没想到这位对中国音乐热爱得不折不扣的亚裔女孩,出乎我的意料,竟然选择了琵琶!因为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琵琶学生,音乐系特批允许她以琵琶作为毕业项目。最后,她以浦东派与汪派的《十面埋伏》的演奏以及两个不同流派的对比论文拿到了学士学位。她应该说是美国第一个用中国琵琶作为主修乐器毕业的音乐专业的美国学生。由于她的出色,毕业还拿到Music Honor的荣誉。大三的时候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海外组第一届民乐比赛,演奏了我的作品《飞龙》,获得了金奖。就这样,2008年卡尔顿学院在美国高校开创了第一个先河。目前,在卡尔顿学院不仅可以用任何中国乐器作为音乐专业的主修乐器拿到美国的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Arts),2017年卡尔顿学院又增加了中国民乐的演奏第二专业文凭(minor)。目前,我们学院又有了美国第一个以古琴演奏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美国第一个中阮专业的学生、三个古筝第二专业和一个扬琴第二专业的学生!卡尔顿学院再次为中国民乐在美国大学的发展创建了历史性的功绩。除了教这些选择中国音乐专业和第二专业的学生以外,我也教很多作为音乐爱好的选修学生,同时,我也是卡尔顿学院民乐团、世界音乐、唐宋音乐乐队的艺术总监(Director)。2017年的冬季,我们学院又有了第一个中国合唱队。

卡尔顿学院对中国民乐非常重视。每年我回国探亲的时候,系里都会主动问我还需要买什么乐器。目前,卡尔顿拥有除了箜篌以外的所有中国弦乐、弹拨乐、吹奏乐和打击乐的乐器。2016年开始设计新音乐楼的时候,我们民乐团的排练室、教学室,包括储藏室都是根据民乐团所拥有的乐器数量和学生练琴状况来设计的,并在2017年秋天正式使用。

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带学生到实地考察。2010和2013年我带着6名卡尔顿的学生到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考察中国佛教音乐的传承。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到保存中国佛教音乐的重要性,同时也改变了一名学生的命运。这个学生本来在卡尔顿学院是学习语言学的,结果毕业以后由于他对中国音乐的酷爱,竟然转行考取了英国牛津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生,专攻中国音乐学。他以最高的成绩拿到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考入美国名校卫斯理学院拿到了民族音乐学专攻中国音乐学的博士学位,还担任了卫斯理学院中乐团的总监。今年暑假,我又带着三名学生作南音艺术在中国发展传承的考察,致力于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今年暑假我在中国高校讲学中,得到很多惊叹的询问:“一个外国人怎么会对中国音乐感兴趣呢?”“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弹的这么好呢?”“您是怎么教一个不懂中国文化的美国学生呢?”“国外的教学方式与在国内教学有什么不同呢?”……恰巧有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应届琵琶毕业生要写一篇关于《国际文化交流视野中的琵琶教学探索》的论文,他希望在他的论文中能收集我的采访,为此他给我提出一些问题来回答。刚好,他的问题也正是很多人给我提的问题。那么,我就根据这位学生的部分问题和其他常问的问题,用“问与答”的形式来回答吧。

上音同学:教外籍学生时,您发现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您的学生在没有任何的中国文化背景下,能否把琵琶的韵味和感觉展示出来?

高虹:在教外籍学生的时候最大的优势是他们对中国音乐的热爱。一般而言,如果这个学生对中国音乐不感兴趣的话,他/她就不可能选择中国乐器来学。一旦他们选择了中国乐器,他们就会非常执着。他们是从兴趣和爱好开始学的,而不是为了考级或为了升学加分被父母逼着学的。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练琴中是一种探索。他们会对中西音乐的不同很感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动脑筋。如果感觉不对,他们会记下来,上课的时候会问老师:“我为什么弹出来的跟老师的不一样呢?”我常给我的学生说,会问问题的学生是最会学习的学生。就如我们去医院看病一样,你要先告诉医生你哪里不舒服,医生才能对症下药。我们每一位老师就是每一位学生的医生,同时,学生学习中也一定要用心去记,用心去解决问题。我的中阮/琵琶学生Gus Holley就是这样,每次把我告诉他的每个音应该怎么弹,不仅仅只是弹一下而己,他一定会马上用笔准确的写下每个音的处理方法,所以,他每次回课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明显的进步。

教外籍学生最大的挑战是外籍学生对中国文化、背景不熟悉,对一些音乐的处理也不是很理解。作为一个老师来讲,就要想办法如何能让这些外籍学生把琵琶的韵味和感觉展示出来。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跟他们解释清楚音乐背景上,更重要的是用特定的技巧更细致的处理来弥补他们对音乐理解的欠缺。比如这个学期,Gus刚刚学习琵琶一年,有些琵琶的技巧如轮指都还没有完全完善,可是他很喜欢《大浪淘沙》这个曲子,我们决定冬季开学就开始学。几个星期学完谱子以后,他非常失望地告诉我,他真的没办法理解这首作品,他说他怎么弹也弹不出阿炳的气质和风格。这首曲子从技巧上并不是很难,但是在音乐处理上却非常难。我知道仅仅告诉他阿炳的故事和乐曲风格,他还是很难把阿炳的刚气表现出来。我就一个音一个音告诉他:这个音先不要揉弦,那个音要先大揉后小揉,这个音要加一个重音的弹再轮指,那个节奏型前面要紧一点后面松一点等等类似这样的特殊处理和特别具体的技巧运用。果然,第二次回课,他的《大浪淘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当老师帮助学生加上了这些细微的处理时,即使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乐曲,但是,这种弹法就自然而然同音乐的风格相吻,所以,听上去音乐就会有一定的韵味。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再加上这些细致的技巧处理,这个学生就很快在短的时间有所进步。我知道,国内有很多同行也用这样的方法教学生,但是,在给外籍学生上课的时候,这种非常细致的教学法是必须的,我用英文告诉我的学生们这种方法叫“Pre-Fixed事先做好的音乐处理方法”。

当然,老师能不能把这些具体的技巧转换成简单的方式教给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学生演奏的时候是在传达老师的处理方法,如果老师弹琴的时候不能表达作曲家的意图的话,那学生也就更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了。在学生掌握了这些特殊“窍门”了以后,再去启发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心”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感情,这样,把两者融合一起就会有不同的音乐感觉了。同样,在Gus的中阮独奏《剑器》和《丝路驼铃》的学习中我也是利用这个办法,也是从音乐的要求上加上特殊细致的技巧和强弱快慢处理来实现作曲家的音乐意图。当然,这更是Gus本人用他刻苦用功的精神和聪明天赋的能力来实现的。

上音同学:在中国教专业学生和在美国教普及学生有什么不同?对于外籍留学生,您会采用什么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容易把琵琶学习好?

高虹:众所周知,在国内教音乐专业学生的时候,首先强调的是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基本功根本没办法去演奏和表现音乐。所以,在国内教琵琶的时候,在学生初学时期,一定是大量的基本功和练习曲的训练,一个曲子要弹10遍到20遍,这个曲子一定要弹到每分钟188拍等多种强化性的训练。最近,我看到一群琵琶小姑娘弹奏《野蜂飞舞》的视频。哇!那速度简直是太棒了!可见这些学生是经过很多年的训练才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巧,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巧,一定要花费很多年的训练。很多人都有从5、6岁开始学琴的童子功,可是,到了美国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我目前任教的卡尔顿学院是一所美国文理学院的大学,他们入校的时候都是数理化和文科类的高材生,他们来大学大部分的学生不是把学习民乐作为专业来学的,我们也没有音乐特招生。他们学习民乐仅仅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或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而来的,所以我的美国教学法大部分是普及型的教学法。如果我按照我在国内培养专业人才的那种方法的话,至少要用两年时间去打基本功的基础,这样,这种枯燥的练习曲很快就把人的兴趣赶跑了。还没等我把他们的技巧训练好,他们也就该大学毕业了。所以,我在美国大学普及教学的时候是以兴趣出发,一开始就用最简单的中国民歌来训练,先从学生有一种能够弹一两首中国民歌的成就感着手。当他们会弹一两首歌的时候会变得更积极地学习,他们越有兴趣就会学得越好。然后,我再通过学习简单名曲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和强化技巧的训练。这样,一首曲子学好了以后,基本技巧也都掌握了。然后,我会鼓励他们上台演出,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并随时感觉到有老师的赞扬和支持。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爱上了他们的乐器,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去学习。我妈妈来美国看到我的大学学生在一个学期9节课的情况下就能从零基础学会演奏中国名曲,她常常惊奇地问我:“你的学生怎么好像上的都是速成班呢?”。所以,2016年我编写的英文版琵琶教材书就是用的这种从中国民歌入手的琵琶训练法,当然,我不能保证这种“速成班”适合中国的国情,可是,这可能是我们在国外教学最适用的方法之一吧。

除了教外籍学生学习中国民乐以外,我们大学还有很多是在中国长大的并在中国学习过民乐的学生。17年的教学中,我教了上百个中外学生,有的学生是完全处于好奇开始学习中国民乐的;有的学生是在中国由于学习太忙没有机会学习中国民乐,到了美国才发现中国音乐这么辉煌的;有的学生是在中国从小就开始学民乐,可是到了初中因为学习和考学就把音乐丢掉的;有的学生在中国都已经考过9级、10级的古筝、笛子、二胡、扬琴的……

每次当我听到新生入校有已经通过9、10级水平考试的时候,我会非常激动。我会让他们演奏一个曲子给我听,虽然每个人的故事背景不同,但是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回答竟然都是一样的!“我只会弹两首曲子,考完级以后我早就忘了”“当时是为了考级我早就不会弹了”……在卡尔顿我们上一对一小课的时候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我问他们:“这个曲子学过了吗?”他们说:“学过”。可是一弹,完全想不起来。我再问:“知道这首曲子是什么风格或什么背景吗?”“老师没讲过”。可见,我们在国内学习民乐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于外籍学生学习民乐的出发点。在国内的学生很多都是“带着父母的任务”去学习民乐的,而不是出于热爱,我想大部分都是家长逼的。有位中国学生告诉我,她寒假回家自己在家练琴,他们全家本来在看电视,突然听到她在练琴,家里人把电视关上,全都在外面静听她练琴,等她练完琴才发现家人都在偷听她练琴。妈妈好奇地问她:“高老师有什么魔力?在中国的时候哭着闹着不练琴,怎么到了美国以后这么喜欢练琴了呢?”。其实,并不是我有什么魔力,而是当他们自己懂得他们自己的喜爱以后,当他们在美国看到有这么多的外国人都这么尊重中国文化和音乐的时候,他们会不由而然地去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文化和音乐呢?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以最诚恳的心里话告诉每一位想学中国民乐的学生们。学习民乐不是为了给家长看,也不是为了上大学加分,更不是为了考级。学习民乐是自我陶冶情操,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千万不要把学习乐器作为一种负担,用心去喜欢它、热爱它,“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你将来要不要走职业音乐家的路,学会一样乐器是你一生受益的财富。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这么热爱民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弹的很像样,我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

作为一个老师,我以个人的经验总结了五句话:1.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2.多给学生提供演出机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乐器;4.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用“心”去教;5.从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我只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把我真实的想法和体会分享给大家,真心欢迎专家、同行不吝赐教,更希望我们中国音乐能在国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作者附言:以下视频资料供读者参考

1.《大浪淘沙》(Gus Holley演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1OTI2NzE4NA== .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2 ~ A

2.《剑器》(Gus Holley演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5NDg4ODYzNg== .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3.《丝路驼铃》(Gus Holley演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0NzA1MzY4NA== .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4.协奏曲《飞龙》(钢琴版)(琵琶 Kimloan Nguyen,钢琴 Joey Schad)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MDA2NTYwOA== .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 ~ A

5.二胡独奏《太极琴侠》(Benjamin Lee演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0NzA5NTE0OA== .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猜你喜欢

卡尔顿民乐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雅宋珍馐味金陵,华灯初上论古今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九寨沟丽思卡尔顿酒店
丽思卡尔顿酒店首届“星飨之旅”落下帷幕
有些路不能省略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