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轼词创作看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2018-01-24李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旷达道家苏轼

李丽

摘要:苏轼是我国古代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其诗、词、文、书均享誉一时。尤其是其词作,纵情放笔,气概豪迈,开一代风气之先。他虽屡遭政治迫害,常年颠沛流离,过着艰苦的流亡生活,却以“安之若命”的道家思想为依托,与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词风。本文着重分析道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价值观、艺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道家 苏轼 旷达 自适

苏轼自少就深受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影响,具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他曾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现实中他却是徒有济世壮志而不能为世所用。他一生漂泊不定、多灾多难,多次因与执政掌权者发生争执而遭受贬斥,甚至被发配至偏远的南荒之地,始终未能施展自身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尤其在乌台诗案后,苏轼侥幸逃脱重罚,被贬至外地担任团练副使,这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发出这样的感慨:“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这也充分反映了他当时报国无门、苦闷郁愤的真实态度。苏轼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自我嘲讽、自我派遣:“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词中提到的黄州、惠州、儋州却都是苏轼被贬安置的地方,可以想见作者写作时的复杂情感。[1]

屡遭贬迁的苏轼不仅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其自身居住、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动荡不安。很多时候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到寺院里借宿,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劳动来换取。很多时候还存在“饥寒之忧”。他在给自己的友人和学生写的信里都提到了这一点。为了节省开支,他把每月的薪水都挂在梁上,用的时候用叉子去挑下一块,不用的时候就把叉子藏起来,生活十分困顿。[2]

正是这种政治上的打压、生活上的磨难,让饱含家国情怀的苏轼开始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另一面,体會到世事无常、人生虚幻。既然入世的道路走得不顺畅,那就从出世的角度去自我派遣、解脱。他将目光投向了提倡“安之若命、随缘自适”的老庄思想,企图找到苦闷生活的避难地并逐渐找到了解脱之方。他曾经斋居天庆观,“常合户反视,想当有深益也”,逐渐转向了宁静、淡泊的旷达之态。经过打坐、修炼、静思,苏轼开始有了全新的体悟:“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苏轼用词作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追崇。

在苏轼看来,道家思想明确了生死、是非、富贵、毁誉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没有儒家思想强烈的功利性,也没有佛家思想冷漠的虚无感,给人提供了无往而不乐的精神武器。他在《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这一思想境界在苏轼的词中也有很好的反映。他曾创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酒后在野外步行却遇上瓢泼大雨,同行的人们都四处躲避,唯有词人苏轼在雨中唱歌漫步,尽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在“安往而不乐”的词人看来,风、雨、日,逆境、顺境,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只要自己有着超然的情怀,无论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还是人世间的险恶风波,都可视若一体,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地。因此,苏轼无论到哪,都在寻找着生活中的闪光点,用温和、爱心来点燃生活的激情。后来他被发配到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岭南之地时,却在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了后来,苏轼都将岭南当做了自己的故乡,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3]

正是有着这样超然物外的胸怀,苏轼体悟到了庄子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审美境界,产生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让他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山水词。前代词人在词中也多有描写自然景物者,但往往是将景物作为陪衬个人情思的工具。而苏轼的词作,却是将自己情绪融入到自然景物,呈现出“景即心、心亦景”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然澹远,清澄宁和之美。它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冥合与圆融,对词境自然是一种重大的拓展。如: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

山雨潇潇过,溪风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蒴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南歌子》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念奴娇》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鹧鸪天》[4]

正是发现了自然生活的美,道家思想才以隐居避世为“全生保真”之法。这也让饱受磨难的苏轼感觉找到了最后的归宿。他多次表达出归隐的情思。在苏轼的词中,“归”“隐”“还”等字反复出现,尤其在其后期词作中更是反复出现。如《行草子 述怀》词中所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词人苏轼眼里,名利皆为虚浮之物,时间亦飞逝而过,生命亦浮生若梦,还不如“归去,作个闲人”,才能忘掉人生的各种烦恼,尽情体味生活的滋味。

然而,苏轼最终并没有弃官归隐。他曾在《和陶神释》中发出这样一声断喝:“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无论境遇怎样变迁,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忠肝义胆的苏轼始终无法舍弃对人民的热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道家思想不过是他前进途中的一处栖息地。他凭借自己高扬的才气,融汇儒释道三家精神,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在中国文学史上立下又一座丰碑。[5]

参考文献

[1]苏轼著,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曾枣庄.苏轼评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3]崔海正.东坡词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4]刘乃昌.苏轼文学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4.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旷达道家苏轼
从善如流
旷达者
苏轼“吞并六菜”
旷达者
苏轼吟诗赴宴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