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2018-01-24黄胜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写作技能阅读教学

黄胜荣

摘要:语文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和“说”是针对口头层面的训练,而“读”和“写”则是针对书面理解和表达层面的。”自古读写不分家,读与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如果能注意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将读写相结合,在读中渗透写的能力训练,有时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渗透技巧 写作技能

一、分析文章产生的流程,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思索生活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训练的过程应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一致。他说:“我们胸中有了这么一段意思,一种情感,要保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日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他还说:“写作的根源是要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在充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带着学生思考:文章行道树的形象和我们身边的什么人很相似?“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等语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在充分讨论后,我们会得出行道树就是奉献者的形象代表,诸如清洁工、交通警察、电力工人、轨道扳道工等许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往往都在从事着保障万家平安幸福的神圣事业,但他们的付出往往不像影视明星一样被人们所熟知,有的甚至被人们歧视、误解,所以说在“孤独里”“ 总是痛苦的”。在这个时候,我就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张晓风他为什么要写“行道树”这一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她可能看见什么?想到了什么?在不断的讨论、相互的补充中,最终会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可能在日常的散步,坐车,旅行中,不断地看到这些诸如清洁工、交通警察、电力工人、轨道扳道工等许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她的内心隐隐产生一种想法,作为一名作家,要写些什么来歌颂一下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可是具体写谁,怎么写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这在很多人生活中都可能有体会,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直到有一次很好的契机,可能是某个早晨,透过街道的行道树,正看到朝霞从东风升起;也有可能是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在霓虹灯下,突然注意到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依然在整齐的立在街道两旁……总之这个契机让作者一下子有了灵感,将她想要写的意思和这行道树的形象完全融合了起来,于是她就着手起草她的这篇文章,将她心中有关行道树的一切记忆搜集整理,再截取和所要赞美的默默奉献者的形象相符合的意象,组合起来成为文章。这就是一篇文章的产生的过程。

二、在阅读教学和课堂对话中启发思想,拓展学生写作灵泉

写作是由“意”到“言”的过程,只有心中有了想表达的“意”,作文的“言”才能够流畅。这就是许多人常常在在写作中总提及的有了灵感。

1.通过感受教材,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和审美体验。如课标版七年级的吴晗的议论文《谈骨气》,尽管写作的特定年代已事过境迁,但其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其论据的三个典型事例也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通过对话讨论三个典型事例和“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心论点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自己掌握的材料中给这个论点增加一个典型事件,作为新的论据。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由此及彼,透过表象认识本质的概念,逐步为今后的写作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过评价教材,促进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对他个人的成长收益非浅,对写作过程中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评价,在面对自己个人的不幸和时代的大變革时,作者通过一株紫藤萝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奋发与重生之情,同样是一棵树,一株草,一丛花,为什么有人熟视无睹,有人浮想联翩?这给我们什么启发?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也借一种事物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某种情感吗?诸如此类的训练,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多角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样在写作时往往就着自己的生活积累产生出很好的创作灵感。

三、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技巧,提高写作技能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些表述充分说明,阅读和写作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直接体现,从阅读出发,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1.以仿写奠基,引导学生进入写作之道。

新课改下,说的最多的一词便是“创新”。作文是需要创新,但创新不能凭空产生。正如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写作能力正如他们的人生一样,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利用基本的、具体的文章作为可参考、可借鉴的模仿对象,通过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这种仿写练习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能力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仿写训练,借鉴到了课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相关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其开篇、行文构思、结束文章以及运用语法、修辞知识、炼字炼句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从范文中选准某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能让学生在仿写中将所学课文的写作常识、方法活用于作文之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甚至涌现出许多文思俱佳的语段。

2.以补白拓展,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作品中作者都会在有意无意间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充斥着作者强烈、深沉、的情感留白,正是给读者造成悬念或让人回味的地方。我在教学中时常引导学生捕捉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改写、扩写、续写等方式,把所缺情节的链条补上,在提升学生对文本诉理解的同时,达到以写促读的训练效果。

教学中,通过这些结合课文的情节的补白练习,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又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想象中学生的个性化更能得以张扬,写作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和写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支撑。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相互依托性,在教学中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写作技能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生英语写作困难的成因和对策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