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4李清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李清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满足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好奇之心,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促进的能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注重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有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它倡导以生为主,进行以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注重运用小学合作学习来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小组建设为基础,合作探究能力为保障,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为目的来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呢?

一、小学合作学习第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革新教学观念,以生为主,做到导学有度,教学有法,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地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学习以其扬长避短、集思广益的特点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曙光,小学数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旨在“物尽其才”,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同学共同攻克数学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教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铺垫。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步——科学分组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一阵强心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让学生有了主动权和发言权,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数学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巧妙地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反映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前后桌讨论探究,却让课堂变成“车祸现场”,小组合作得不到有效地开展,还浪费了教学时间。须知道,小组合作探究和前后桌讨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后桌进行讨论探究存在着强烈地偶然性,优等生、中等生、次等生分布不均,可能是一组全是优等生亦或是全是次等生,这样开展探究学习,会导致优等生组越来越强,而次等生组越来越贪玩,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就在于科学的分组,就相当于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共享,让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进行穿插搭配,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功效。在实际教學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其兴趣爱好等条件进行小组分配,一般4-6人为一组,笔者采取4人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其中包括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次等生;此外,还需为小组配备一名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小组发言及成果汇报等工作;另需一名小组操作员,负责小组的任务的执行,确保小组合作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小组中各成员要轮流担当小组记录员,以便随时记录小组讨论的成果,完成汇总工作,再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保证小组学习高效进行。

三、小学合作学习第三步——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引起学生共鸣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是如此。数学知识已经广泛地分布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当中,无论是眼前的手机、钟表,还是马路上的限行警示牌等,数字无处不在。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逻辑思维要求较强的数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感,教师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搬到教学中,会给予学生一种熟悉感和归属感,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带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点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从网络上搜集生活中跟小数有关的图片或者影像(超市打折促销的横幅,加油站油箱箱显示);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带头说出“见过”的小数;

a组:我们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米;

b组:在超市买了7.3kg的西瓜;

c组:昨天在加油站加了37.5升的油……

3.教师给予每个小组一定的评价鼓励

这是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讨出来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去思考,起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新合作形式,施行实践探究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以迅速认知数学中的知识要点。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够迅速“转动”,他们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游戏,而他们也正是带着“玩”的心态进入学习的。因此,笔者常常借助这一特点,组织学生以团体的形式开展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活动,以便让学生的思维在游戏中迅速转动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住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设计以下游戏教学环节:

1.将课堂布置成便利超市,准备相关的道具,并将道具上贴上价格标签;

2.组织学生拿着人民币(道具)去“便利超市”买东西,以此演绎实际的情境。

3.引导学生借助手中的人民币购买东西,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逐渐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情景剧表演中,让学生从中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当中,灵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上是笔者的粗鄙建议,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同浩.实施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J].才智,2014(36).

[2]何福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

[3]宋辉.师生互动探究合作——论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8).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作文评改“五步曲”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