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空白解文本
2018-01-24高海华
高海华
“空白”原是中国画构图技法之一,意思是“计白当黑”,有虚实相映的效果。在艺术创作中,有时为了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部分空白,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比如中国古代《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艺术。无论高中语文教材本身还是整个教学过程,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对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解、改造:或者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或者转换角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之适合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课堂上需要填补的“空白”。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阅读仍旧占据着绝大部分课时,然而由于应试的原因,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改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为让学生真正读有所得,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空白”处入手进行个性解读。
一、巧设课堂空白,激活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人类对某种活动有了动机,就会产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阅读成为学生的期待时,学生就会主动研读文本。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末巧设悬念,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执教鲁迅的《祝福》一课时,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当时社会吃人的本质”上,课前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在作品开篇就已经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小说中并未交代,只说是死得不是时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死因。在“最佳福尔摩斯”称号的激励下,学生深入研究文本,共同探讨问题的本质,最终找到了导致祥林嫂凄然死去的真正原因。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笔者又围绕目标设计了一连串发人深思的小问题,如祥林嫂临死前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等,从而让学生饶有趣味地深入解读文本。而执教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时,在理清文章情节之后,笔者将重点放在探究马蒂尔德的形象上:马蒂尔德到底是不是一个纯粹的爱慕虚荣的人?除了虚荣,她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特征?带着悬念,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文本,随着情节的发展探究马蒂尔德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思维的碰撞中,一个全新的马蒂尔德形象呈现在课堂——率真单纯、诚实守信、勤劳坚强、纯洁高尚、热爱生活,学生也真正认识了这位女主人公“虚荣而不虚伪”的性格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无论质疑问难还是巧设悬念,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学习的潜能。
二、创设文本空白,引导个性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吸取思想养料、学习写作技巧、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以破除学生头脑中唯书是从的迷信思想”。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而超越文本,在课堂采取多种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如创设环境、限时辩论、蒙太奇手法再现画面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解读。
在执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创设了几个不同的环境。第一步,追寻梦想,用游戏导入,创设了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以不同角色共同参与游戏,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步,感悟梦想,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第三步,采撷梦想,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网站,为其课后自主发现式学习提供资源平台,从而帮助其突破难点。第四步,展示梦想,通过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6个组,各组整合问题集中展示并进行讨论,从而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问。第五步,梦想成真,语文学习更可贵的是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最后还必须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联系实际,进一步审视梦想。在执教曹禺的《雷雨》时,笔者跳出戏剧教学的框架,首先介绍最基本的戏剧常识,然后让学生根据课前观看的影片理清文章脉络和人物关系,最后提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是真是假”的论题。在关注剧本内容本身的前提下,正反双方都从写作目的、写作背景、心理学、人性等角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一番唇舌之争中,渐渐形成了“爱情无界限,婚姻有等级”的共识,人性善与恶的交织,对初恋的怀念与身不由己的痛苦决定,使周朴园这个“可恨又可怜”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而在诗歌教学中,鉴于诗歌创作的特点,笔者解读时总是尝试让学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再现画面,在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理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尝试着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个性解读,他们渐渐也就有了自己对文本的思考。
三、共同探究空白,促进文本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必须由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對话”。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搭建学习平台,根据生活体验,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空白”,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读到“我真的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时,笔者让学生当堂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没想到思想的闸门一打开,学生异常活跃:有人谈到了自己下水摸鱼的情景,有人谈到了门口那个等待自己回家的亲人的身影,还有人谈到自己儿时的懊恼事。为了让文科学生深入解读名著《雷雨》,笔者组织并激发其从结构、环境、人物、语言、主题等角度自主定题,经过全面汇总共收到23个课题,在共同的讨论和研究中进行分析、改造,最后确立了5个研究课题:《雷雨》的戏剧冲突;《雷雨》舞台说明的作用;简练含蓄的语言造就了扣人心弦的情节——《雷雨》人物语言鉴赏;阴霾中的一丝曙光——鲁大海的形象浅析;在风雨中凋谢的百合——谈《雷雨》中的鲁侍萍。明确课题之后,学生根据课题自由组合,把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各自选定组长之后,开展研究分工,把课题分成若干个小课题,分工到每个小组成员,明确研究任务,自定研究方向,完成研究报告。最终的研究成果展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各小组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比如《雷雨》人物语言鉴赏研究成果汇报采用《雷雨》片段课本剧表演,加上旁白的形式进行评述结合,演评结合,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在课内研究展示结束后,教师又让学生自由地质疑、析疑、解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自由思考,从而鼓励其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使研究达到内化,实现升华。这次研究最后以回顾、反思、总结得失利弊的随感告终,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洗礼。
带着疑问解读文本,可以渐渐形成一种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沉睡的潜能有希望被彻底唤醒,在不断地探究文本“空白”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真正理性思考文中的人物命运,体验作者的人生轨迹,从而对文本有全新的理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促进学生的个性解读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空白”,既可凸显教师的教学智慧,也能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其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