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实践拓展为目的的志愿者活动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研究

2018-01-24窦齐齐闻彩芬吕怀娟

考试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护生

窦齐齐+闻彩芬+吕怀娟

摘要:目的:研究以职业实践拓展为目的的志愿者活动,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职业实践拓展志愿者72人为实验组,精心设计志愿者项目策划案,并严格执行,选取我校护理专业未参与志愿者项目的护生85人为对照组。使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对157名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后测,并将数据输入SPSS20.0,建立数据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志愿者项目前后的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差异;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期的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差异。结果:在开展护理职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历了一年的志愿者活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志愿者项目前后,《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并没有显著提高,但后期却明显高于未参加志愿者项目的对照组的职业认同感。结论: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可以有效地抵消各种不利于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的影响,可以作为护理院校职业认同感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实践拓展;志愿者活动;护生;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或认可。高职护生作为未来护理发展的有生力量,其职业认同感被认为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优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Henry认为护士的职业认知开始于专业教育阶段,此期护生的可塑性强,是其职业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李亚玲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护生早期介入临床,深入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是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基础。如何给在校护生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是各护理院校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旨在探索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对在校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为护理院校开展职业认同感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研究对象

抽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4级护理专业参与以职业实践拓展为目的的志愿者项目的72位同学为实验组,抽取13级护理专业未参与志愿者项目的护生85人为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课题组使用的研究工具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系护理管理教研室研制,并经由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赵红博士本土化编译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该量表共21个条目,分7个纬度,分别是角色的理解、把握(把握感,3个条目),对工作角色的认同(一致感,3个条目),工作目的、价值与自己的理想标准相结合(有意义感,3个条目),能否运用自己的技能完成工作(自我效力感),在完成工作时能否自己作决定(自我决定感,3个条目),对组织或组织发生的事情自己能否产生影响(组织影响感,3个条目),对患者的状况能否产生影响(患者影响感,3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职業认同感越强。

(二) 调查方法

于2015年3月份和2016年3月份,两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的问卷调查。第一次测试在志愿者项目开始前,第二次测试在志愿者项目全部结束后。每次发放问卷157份,回收157份,回收率100%。

(三) 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20.0,建立数据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 结果

(一) 志愿者项目开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在志愿者项目开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

《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的t检验

x±sNtP实验组77.68±8.53672对照组77.45±10.512850.1510.88(二) 志愿者项目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在志愿者项目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

《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的t检验

x±sNtP实验组77.58±10.8472对照组74.54±5.577852.1520.034(三) 实验组在开展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前、后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实验组在志愿者项目前后的

《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的t检验

x±sNtP前测77.68±8.53672后测77.58±10.86720.060.952(四) 对照组在开展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前、后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的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职业认同感呈下降趋势,结果见表4。

表4对照组在志愿者项目前后的

《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的t检验

x±sNtP前测77.45±10.51285后测74.54±5.577852.2510.026四、 讨论

(一) 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正性作用

从表1中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开展护理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前,《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历了一年的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后,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的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正性作用。这可能与志愿者项目给护生提供了安全的护理职业技能的展示平台,让护生能在比较平缓的状态下服务未来的受众人群。

这种与服务对象的首次接触模式,避免了护生在进入医院后的紧张状态下而出现的各种不适感和挫折感。另外,在与社区居民的接触中,不仅锻炼了护生的动手能力,更是给护生提供了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对护生的鼓励更是增强了护生的职业信心,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endprint

(二) 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呈下降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参加了职业相关的志愿者项目前后,《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并没有显著提高。但却明显高于后期未参加志愿者项目的对照组的职业认同感。

这说明随着专业接触的深入,如果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田云霞、李斌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下降可能与一些现实情况相关,如护士的工作内容、劳动强度、社会地位、缺乏晋升和学习机会等相关。

五、 结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以及教学医院已经意识到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的严峻性。而职业认同的教育,始于在校阶段。作为护理教育者,我们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更是需要给学生积极、正确的对于未来职业的引导,为在校护生提供接近未来服务对象的、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得到鼓励,激发职业情感。综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职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有效地抵消各种不利于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的影响,可以作为护理院校职业认同感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讯作者:吕怀娟)

参考文献:

[1]谷桂菊.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3.

[2]Howkins E J, Ewens A. How Students Experience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J].Int J Nurs Stud,1999,36(1):41-49.

[3]Henry P. Effectiveness of careerdevelopment courses for nontraditional premedical students: improv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J].Psychol Rep,1993,73(3pt 1):915-920.

[4]李亚玲,周辉,袁杰,等.本科护生参与护理义工与否职业认同感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1,26(12):66-69.

[5]田云霞,朱继红,张琳.宁夏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調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1):69-70.

[6]李斌,刘革新.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4):350-352,356.

作者简介:

窦齐齐,闻彩芬,吕怀娟,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感护生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
护生实习期间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分析
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