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2018-01-24束建和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束建和

摘 要:在新课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笔者对导致教师和学生认为初高中物理科目难教、难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物理教学难教、难学的一系列衔接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师生克服教学障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物理;教學衔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核心素养”。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焦点已成为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如何将初高中物理教学更好地衔接,就成了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寻找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

形成物理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要形成物理观念,就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对物理概念进行提炼与总结。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上来看,很多知识都是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延续,但其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比如,在讲解“质量”时,初中阶段指出所含物质的多少就是物质的质量,而到了高中阶段,对质量的概念做了深化:从惯性角度上说,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从万有引力的角度上说,质量又是决定万有引力大小的因素之一;而从能量的角度来说,质量又是质能方程的条件之一。所以说,概念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所以,在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衔接的时候,教师需要找出知识的衔接点。例如,在初中教材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这只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认识。而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就建立了一种科学概念,从而让学生对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真正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后续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打好基础。这样一来,一个较为完整的动力学理论体系更加清楚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深入研究难点问题的突破点

高中阶段,出现了很多抽象的概念问题,学生进入了对物理概念难以理解的困境,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也感到困难。例如,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部分,只是对匀速运动简单介绍,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等。而到了高中以后,抽象概念就出现了,用质点的概念来描述机械运动,对时间、时刻及路程、位移进行了区分,然后用位移与时间比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出了速度的概念。高中物理课程中将研究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当成了重点内容,在定量研究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对一些更加复杂的曲线运动和圆周、天体的运动规律也进行了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物理比较难的地方就是从速度到加速度的衔接。因为从速度到加速度,这个过程经历了很多抽象的过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将加速度简单地理解为“加出来的速度”,这样就混淆了加速度与速度改变量两个概念;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分不清楚速度、加速度等概念。这也就导致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

三、搭建物理学习中思维的断层点

在物理观念层面,初中与高中的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因此,学生的物理思维连续性受到影响,也出现了断层。初中物理以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高中物理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在要求上是不同的。初中物理表现的是事物的表象,对学生的思维及理解能力要求不高,学生以记忆物理知识为主;而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复杂与综合性,要求学生在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方面应该更强,导致学生学习物理时出现一定的困难。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在衔接教学中,初中要求在事实的基础上,用实验推理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而概括出来的;但是在高中学习时,是从实验开始,经过假设和推理,最后得到结论,在此过程中应用了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这样一来,有限变化的量变成了无限变化的质变,在符合逻辑方式的基础上,得出了理想化的条件,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断层点很好地搭建了起来。

四、结束语

物理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核心素养是引领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已然成了教育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因此,教师要找出知识衔接的深化点,对难点问题的突破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将搭建物理学习中思维的断层点,希望能够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难度,进而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将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贯穿在教学衔接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顺利衔接。

参考文献:

[1]曹义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6,21(25).

[2]陈书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难点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1).

[3]林英敏.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解析[J].亚太教育,2015,3(19):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