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探讨
2018-01-24吴燕萍
吴燕萍
探究性教学法不同于灌输式教学法,其核心在于将“生”放于教学的核心位置,是在充分尊重其学习主体的基础上,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及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较难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既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又能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双重目的。鉴于此,对探究性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探究性教学法的意义
1.有益于实现激趣。语文课程具有的博大精深是无可置疑的,不仅包含多样的文化、人文内涵,还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等的塑造十分重要。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能将语文课程中具有的独特价值挖掘出来,能达到激趣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具有艺术性,那么如何让学生了解其艺术及趣味性,相信这是每个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陋室铭》文言文时,可以先鼓励其课前搜集与作者、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其初步了解此篇诗词,这样学生能自主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艺术性,能让其处于快乐学习的状态,能提升其口语学习兴致。
2.有助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需要将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课程具有包罗万象的特征,可以说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优势课程。根据调查得知,目前大多数初中生对于问题的思考非常的片面,不喜欢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对此进行引导。比如还以《陋室铭》为例子,要引导其从多角度分析作者的心理,比如将语言、事物等结合起来,分析作者写此篇诗词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拓展思维广度,还能培养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说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3.有助提升其语文素养。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课程,需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探究性教学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直接性的帮助。组织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然会设计问题,让其通过讨论、研究来解决难题,此过程中学生听的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表达观点,能提升其说的能力。在对课文深层次内涵的探究过程中,需要其不断探寻文本中的信息,这对于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有利于提升其读与写的能力。从上述几点来看,探究性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对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十分有益。
二、探究性教学法应用途径
1.巧以情境导入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尤盛,模仿能力超强,探究性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情境模式来进行激趣,具有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作用。可以说创设情境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对于其教学成效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巧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导入,以此来培养其质疑、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相关内容时,课初,可以质疑“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类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明确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要将重点放于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中,通过角色扮演能先意识到此点,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当角色扮演结束后,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开展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情感把握。
2.巧激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较多古诗和文言文,较多学生在学习此两种内容时往往存在畏惧感,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便会出现分析错误古诗主体情感的现象,自然很难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因此需要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情来设计教学,这样才能确保其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突破学习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岳阳楼记》相关内容时,其中的“微斯人”中的“微”字,在现今主要指微小,在文中指无,如果不了解此字的古今意思,就无法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这时教师需要意识到此点,并想方设法来引导其自主克服其难题。比如可以组织小组探究诗词中重要字词的古今含义的区别,或者教给学生顺口溜。这样既能激趣,又能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组织小组探究活动。探究性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对小组探究活动的组织,这是尊重学生主体的重要体现,更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权利的体现,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关键的是能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给予其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中稍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