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家庭生活素材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2018-01-24杨明耀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家庭妈妈

杨明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但是,要想让学生写好习作,教师需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最初的课堂。家庭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家庭生活,积累相关素材,就成了习作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让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写好并写出新意,关键在于“选好素材,活用素材”,要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素材。

一、鼓励学生留心观察

留心处处皆文章。通过观察捕捉素材十分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学会关注身边有意义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事物、事件,从中得到习作时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家庭生活中妈妈在厨房忙碌的情形,父亲在院中辛勤劳作的身影;又比如春节亲人团聚时幸福的瞬间,一家人高高兴兴外出旅游的快乐;再比如做错事后父亲眼神里的责怪,取得优异成绩时母亲脸上的喜悦……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习作素材。因此,抓住家庭生活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学生写出的习作必然是生动而富有情趣的。

今年我市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从城市到乡村,从工矿企业到学校医院,从社区街道到居民家庭,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创建卫生城市的场面。一位学生在《创卫,我家在行动》一文中这样写道:“星期天,我家的创卫工作开始了。妈妈负责家庭卫生打扫,只见她麻利地扎紧围裙,一手拿抹布,一手拿卫生纸,开始清洁玻璃窗,抹布上下纷飞,卫生纸左右擦拭……爸爸在院子里喷洒杀虫药品,左喷右洒,每个角落他都没有放过。我也不甘落后,连拔带铲,不大一会儿,院子里的落叶杂草都被我清除得一干二净,就连角落里的塑料袋我都捡了出来。”

由此可见,只有用心观察,学生才能捕捉到这样的生活细节,才能写出这样细腻温情的文字。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不断积累习作素材,才会对生活有所感触,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并且产生强烈的习作欲望,写出精彩的词句。

二、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的真实源于生活,只有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活力。

寒假是学生轻松欢乐的时候,恰恰也为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提供了良机。因此,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布置了假期日记作业,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写买年货、贴春联,可以写包饺子、吃团圆饭,可以写拜年、走亲戚,还可以写放烟花、观看社火表演……这些喜闻乐见的风俗习惯、年俗特点都成了学生笔下的素材。一位学生写下了自己和家人学包饺子的情形:“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皮儿,右手塞馅儿。因为没有经验,饺子馅加多了,捏了半天也捏不住口,还把皮儿给撑破了。我又拿了一张饺子皮,由于担心破皮,只装了一点馅儿。结果两个饺子,一个咧着嘴,一个成了面团子。一家人看了,都哈哈大笑,我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让人读后自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还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和妈妈一走进年货市场,就被琳琅满目的年货给吸引住了。叫卖声喊个不停,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品种繁多的水果简直让人挑花了眼,还有我最爱吃的柚子,一点都不犹豫,买了三个。各种包装的糖果摊前挤满了人,我一眼就看到了俄罗斯糖,还真有口福呀!……整整一个小时,满满的几大兜年货把我和妈妈的手都占满了,妈妈说还有三条鱼没买呢。回去的路上,虽然走得满头大汗,但我们心里喜滋滋的……”试想学生不亲自走进市场,怎能有如此的所见所闻,又怎能写出这样真实的热闹场景呢?

三、引导学生抒真情实感

童年生活中有许多生动有趣、天真幼稚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广开习作题材,不光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还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注重亲身体验,学会抒发真情。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从家庭生活过程中选取习作素材是关键。班里有几个留守儿童,平时我不光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千方百计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从他们的习作中,我发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一次,我指导学生以《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思路表达环节,一位平时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的女孩子站起来说着说着竟然泣不成声。我知道一定是什么触动了她的内心深处。通过了解我得知她的妈妈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多年来她的爸爸既当爹又当妈,十分不易。最近几个月,爸爸又到邻近的城市打工,留下她一人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这次习作话题勾起了她的思绪,对远在他乡、多日不见的爸爸的想念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潸然泪下。这篇习作她是一气呵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女儿思念亲人,盼望父女早日相聚的浓浓深情。习作中回忆的“车站送别”“深夜打电话”“邮寄生日礼物”等几件事,让我看了也心酸不已。

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素材

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温馨的港湾,与“家人”、与“亲情”相关的话题,是学生常写不衰的内容。在习作中,如果教师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加以选择、指导,学生就能在家庭生活的大舞台中提炼出更多、更好的习作素材,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指导学生写习作《我爱我家》一文时,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浓,但是面对大量素材,如何围绕“爱”选材,一些学生却不知从何下笔,如何取舍。为此,我鼓励学生找出写作点———家庭中让自己最为自豪、最值得“爱”的地方。这一下活跃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他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家庭和睦相处值得爱,有的说家庭幸福美满值得爱,有的说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值得爱,有的说家庭成员心灵手巧、乐于助人值得爱……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说、最想写、最想表达的家庭中发生的事,去表达对家庭的热爱之情。一位学生提取的“家庭联欢会”素材写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一位学生选择的“妈妈孝敬长辈”素材写出了家庭的和睦及温情,一位学生选取的“爸爸获得了技术发明奖,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两则素材写出了家庭成员的积极向上,一位学生则以“一家人照顾孤寡的邻居奶奶”为素材写出了家庭成员的心灵之美……多样的素材,精心的选择,明确的主题,灵活的运用,真正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的。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所反映的习作素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生活,正确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的大舞台中寻找出更多、更好的习作素材,不断丰富学生的习作积累,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动脑去构思,融情去抒发,从而达到从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习作家庭妈妈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妈妈去哪儿了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