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校长季小英
2018-01-24张小秋
文 张小秋
“营造书香校园,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直以为孙悟空善变,可今年才发现我们绛县华晋学校校长季小英,比孙行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变无处不在——
一、“巧”用微信
随着央视诗词大会的火爆,绛县教育局随之下发《关于举行绛县首届中小学生诗词大赛的通知》,中心校委托华晋学校组队参赛。华晋学校原为厂矿子弟学校,随着近年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暑假又面临着孩子外出回老家团聚或旅游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训练困难较大。但诗词学习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备战,大家一筹莫展。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媒体,看着手机,季校长灵机一动,何不利用微信组织学生训练呢,它能打破时空界线,备战大赛。于是有了辅导教师是群主,学生、家长、有关教师入群,在校长的指导下,组建我校的“诗词联盟”微信群。依照季校长的安排,辅导教师每天下午在群中布置任务,学生完成背诵并默写,拍照上传到群里,辅导教师检查前一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纠错,并给予评价。季校长时时关注训练,有时也点评学生的作业:“某生把字写整齐,要方正。”“某生写得很整齐,好,点赞!”学生得到校长的夸奖,甭提有多兴奋了:“谢谢校长!我们一定会努力!”一个月后,完成第一个阶段推进,季校长在群中不忘对老师的肯定:“@崔丽萍@李霄娜牺牲休息时间对同学们进行诗词训练,无私奉献,精神可嘉,给二位老师点赞!”随着训练不同阶段的推进,季校长又支招了:“让学生发背诵视频,有助于训练学生面对众人回答问题。”伴着季校长的一路引领,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凝炼语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诗词联盟”团队所有人在这个平台上各尽其责,正所谓“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已是初秋热未消,何堪艳日惹心焦。”经过50多天暑期古诗词积累,“诗词联盟”的成员完成了所有必背、选背篇目的背诵。在暑假两个月的诗词积累中,与经典同行,与诗词结友。
季校长@所有人: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在积累,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这次活动,将让我们永生难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九月,华晋学校“诗词联盟”的成员们凭着雄厚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沉着的应答、淡定的表现获得全县第三的好成绩,更赢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利用微信,季校长还建了“华晋学校教研群”“华晋党员群”“语文组群”“家长委员会”等八个群,以便随时研讨。当第一缕阳光升起之时,季校长已从“华晋学校教研群”中发出要老师们阅读的文章,读后要思考的问题。他安排专人每天在群中布置老师们第二天要背诵和书写的两句《弟子规》及释义。为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他要求每个老师在学科组微信群中每周记两次“手帐”,让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责成专人统计。他自己也坚持率先垂范,引领活动。老师们由开始的被“逼”着写,变为现在的主动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的“手帐”写得越来越长,质量也越来越高。“每人把自己的手帐保存好,期末咱们要装订成册”,季校长不忘记录老师们的成长过程。
“让老师们每人写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是季校长为老师们定的中期目标。我们一同在前行!
二、变“学”为“用”
暑假,校长们参加了中国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新学年开学前的教师集中培训就要开始了,以往的培训都是一人台上讲,N人被动听。如何让培训入“心”高效,季小英校长在沉思。他“灵光一现”“计上心头”:让教师走近专家,让先进的理念走入校园。于是,他从校长培训专题里精选了“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关注儿童生活,让学校德育落地生根”“儿童脑与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等内容,组织全校教师一道学习。看完每个讲座他都组织教师谈体会和收获,或谈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或谈处理偶发事件的随机应变,或谈与困难学生的交心谈心,或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老师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班级管理的小事谈起,从教育学生的细微之处谈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全校教师角色定位在:你不仅是慈母,你还是公仆;你不仅是学生的知己,还应是学生的学生!老师们普遍感到这样的培训“训之有物,受益匪浅”。
这样的培训,让季校长本次参加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的校长培训达到效果最大化,使全校教师思想受到教育,思维得到拓展,认识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只有潜下心来,切实地与时俱进,才能有前瞻性思考,科学规划教育教学工作。
三、环境“变变变”
运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在参观华晋学校教学楼的校园文化时,随行的一位教研员问季校长:“你怎样产生了这样的设计灵感?”“要让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我觉得首先要从爱家乡做起。”他指着楼道一楼北面的墙面说,“这一组是以‘家乡美’为内容。家乡美,我们从四个方面呈现:‘人美’是我们绛县的四大名人晋文公、张观、席扬、赵姬;‘食美’是牛肉面、油炸糕、石子饼、牛肉丸子;‘景美’是我们县的紫云寺、东华山、马儿崖、紫家峪红叶、文庙、太阴寺;‘物美’是我们县的特产山楂、樱桃、核桃、金绛牛肉。”然后他又指着楼道一楼南面的墙面说,“这一组是以‘民间文化’为内容,也分四个板块:剪纸(剪纸、剪影)、花馍(制作方法、节庆活动、寓意、特点)、编织(种类、艺术特色)、威风锣鼓(起源、发展、种类、代表作品、技巧形式)……”季校长侃侃而谈,随着他的逐一介绍,大家看到了绛县地域特色、民间艺术、中华经典文化、国学经典欣赏、感恩教育、书法知识等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季校长办公室的布置也别具一格:墙上挂的字是本校教师李婷婷的书法作品,墙上挂的国画是美术老师张翠宇画的绛县一景——小华山。字画并非名流大家之作,而是皆出自本校教师之手。这个布置可称之为“老季情怀”。
爱家乡不仅体现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季校长还利用节假日带我们的师生游览周边的名胜古迹,走进“晋国博物馆”,我们了解“晋”的历史;走进“紫云寺”,我们学习了佛教文化;走进“太阴寺”,我们知道了《赵城金藏》的来历。亲身感受家乡的美,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了。
四、“戏曲操”进校园
2017年11月6日,绛县第二次写字推进会在华晋学校举行。会场中央,华晋学校学生们正在展示戏曲广播操。随着浓浓的京剧韵味的音乐响起,学生们从“腕花小云手”开始起范儿,时而踢腿腾挪,时而拱手作揖,个个精神抖擞,在婉转的曲调中享受戏曲广播操带来的乐趣,在运动中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静一动,尽显健身之美;一招一式,蕴含戏曲之魂,他们将戏曲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参加此次活动的几百位老师的阵阵掌声。
“戏曲广播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健身的完美融合,操中有戏,戏中健体,独特而富有韵味,很接地气。”由此,季校长继2016年把校园集体舞引进大课间后,2018年又不失时尚地将“戏曲广播操”引入校园,学生们喜不自禁。
“除了知识以外,我们应教给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季校长如是说。
五、入“心”的《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一年级的公开课前,孩子们背诵《弟子规》时长足足五分钟。课前背诵已成为我校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诵读,学生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可喜转变。
“《弟子规》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待人接物的书,我们开设诵读《弟子规》校本课程,就是想让你们从小开始,在心灵最纯净时期,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把好行为变成好习惯,学会如何为人。”季小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于是,在师生经常经过的教学楼前厅处增加了《弟子规》内容,师生每天同背同写两句《弟子规》及释义。
开展多样性的活动,使学生在《弟子规》诵读活动中有情、有趣,有感受、有共鸣,《弟子规》进校园,德育教育润物无声。通过校本课程《弟子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更加规范,思想品质逐步提升,孩子们从小感悟到了国学经典的传统文化魅力,也使国学精髓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六、练字中的“变”
华晋学校的教学楼上方有一块文化牌,写的是“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楼门的立柱上写着四句话:“认认真真听,大大方方说,工工整整写,端端正正坐。”借着县教育局把写字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的契机,全校教师下午一上班,便进入“每天一练习”练字模式。如何练更有效?季校长一琢磨,“每周一培训”:在周例会后,让写字培训教师李婷婷对全校老师来个全员培训,然后再让语文老师“二次”培训学生。每天下午来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师生同练一个字。一月过去了,老师的字进步不大。“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测试”,给老师的练字评等级,校长来了第一“变”。评了两周,李婷婷老师为难了:“校长,别让我评了,给谁打分低谁不高兴。”看着李老师为难的神情,校长来了个第二“变”:上交的写字作品不再写名字了,而是填编号,这样更公平了,谁都没啥可说的。后来,季校长又出了“成立帮扶小组A类帮C类”的第三“变”,接着书写内容又添加两句《弟子规》的第四“变”,在四到六年级开设“毛笔字”课的第五“变”,内容上添加三个自选字更能适合不同年级需要的第六“变”。校长的“变”是不是很睿智?
七、变相的“查”
课间,同学们在玩耍。季校长走到一学生跟前,和学生攀谈起来。
“你是哪个班的?”
“四一班的。”学生回答。
“你最近读的什么课外书?”季校长问道。
“夏洛的网。”
“读到多少页了?”季校长又问。
“68页。”学生答道。
“你呢?”季校长又问身旁的另一个学生。
“我二年级一班的。”“读了,嗯……我想不起书名了。”孩子歪着脑袋看着季校长。
“那你记得书中有哪个人吗?”季校长笑着问。
“呃,这知道,鼹鼠迪比。”孩子兴奋地说。
季校长会心地笑了,看来老师们在“共读”这方面做得不错。原来,这是季校长检查老师工作情况所用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家长们配合得那么到位,需要啥书立刻买。要对得起家长,更要让孩子一生受益。”季校长这样说。
季校长通过一年的“变”,愣是把“老师”变成了“学生”,把“学生”变成了“天使”,把一天语文没教过、50多岁的一直怕写东西的“我”变成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