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看图写话要“有序”

2018-01-24孟宪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条理连贯性图画

孟宪超

在低年级习作训练中,“看图写话”深受学生的青睐。这不仅是因为形象直观的图形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还因为图画里一些美丽的景物、有意思的动物、人物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由于受思维发展、语言积累、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制约,低年级学生在表达时常缺乏条理,语意上也缺少连贯性。那么,怎样指导他们有序地表达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好好看,有序写

写话的时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都有顺序。但刚学写话的学生,头脑中没有条理的概念,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往往言之无序。

比如,有一幅图画的是“一位小朋友和妈妈打扫卫生”。学生看图写话的时候,先写“妈妈扫地。我拿起抹布擦桌子”,然后写“妈妈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我擦得很仔细,一点油斑都不放过”。每句话读起来是通顺的,但整段话连起来,语意上就缺少连贯性了。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跳跃性较大,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是常有的事。教师绝不可认为这是个别现象,听之任之。其实,它恰恰反映了初学写话的学生语言表达的无序状态。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同一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观察、介绍。如上面打扫卫生的例子,可以这样写:“妈妈先扫地。扫完地后,她就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我拿着抹布擦桌子。我擦得很仔细,一点油斑都不放过。”这样,句子读起来,就显得有条理多了。

学生之所以“跳”着写,和他们“跳”着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常发现初学写话的学生,他们在观察有白云、太阳、小鸟、小花和小草的图画时,往往先介绍天空中的白云,然后是地上的小花、小草,接着才是太阳和小鸟……他们按上—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图画,结果就把空间顺序颠倒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看天上的,再看地上的;或者先看地上的,再看天上的。这样归类叙述,既节省了笔墨,又使得言之有序。

二、并一并,有序写

“最大的智慧是在于字句的简洁”,但低年级的学生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我曾布置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去购物,让他们观察超市物品的摆放,了解购物的过程。回来后,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自己在超市看到的东西的:

超市里有面包。超市里有水果。超市里有饮料。超市里有衣服……

明明是一句话可以表达的内容,学生写了四句。这就是学生语言的特点,缺乏连贯性与整合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啰唆。怎样让它变得简洁呢?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发现,重复的话只讲一次能使句子变得简洁:

超市里有面包、水果、饮料、衣服……

我们还可以引导运用学过的句式“……有……有……还有……”,这样句子就变成“超市里有面包,有水果,还有饮料和衣服……”与前面学生写的比较,这样的表达清晰明了。

三、归归类,有序写

低年级关于“看图写话”的练笔较多。图片内容大体有三大类:风景类、人物(动物)类、风景和人物(动物)混合类。对于第一、二类的内容只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言之有序即可。对第三类图的观察,可以指导学生先观察周围的风景,再想象小动物们的活动,当然,也可以借动物们的活动来引出美丽的风景。较之后一种写法,前一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容易被学生接受。其实,较之前一种,后一种叙述更紧凑,而且也更有艺术性。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哪里?你都看到了什么风景,心情怎样?”让学生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了这一幅图的写法后,老师还可以找同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练笔。几幅图片练完后,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对同一题材的内容写起话来就轻松多了。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观察、酝酿、表达是写话的三部曲;那么,鼓励、引导、欣赏则是学生热爱写话的原动力。对于刚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我们应不断地保护与激励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序写,为学生语言的生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条理连贯性图画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按顺序写话条理清
图画捉迷藏
清晰的条理来自于分类
图画捉迷藏
收藏的乐趣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