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只争朝夕谱写教研转型新篇章
2018-01-24高德权
文 高德权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教研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落实学科素养,全面提升质量,解决好县域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翼城县全体教育教研工作者,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扮演新角色,积极推动教研工作全面转型。
从连片到联盟:破解教育教研转型的瓶颈
北捍初中、隆化初中、桥上初中、王庄初中和浇底学校地处翼城县东部半山区、山区,过去都是办学水平较好的老学校。但不能回避的是,近年来,农村学校年轻骨干教师不断流向县城,新教师剧增,临代教师多,学科单打独斗多,教学考核难,更缺学科带头人,教研活动难开展。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真正实现老百姓家门口有好学校。这有赖于教学研究机制的转型和创新。
从2012年起,在县教育科技文化局的引领下,五校自发开展联合考试、联合阅卷、联合教研的“连片教研”活动。县教研室组建县城名师团队积极跟进,分别对学校的管理、教学、德育和教科研工作进行诊断与指导,帮助各校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变“连片教研”活动为“5+1”的教学教研模式。“5”指东片五校,“1”指县城名师团队。通过“5+1”教研活动平台,实现乡村校、薄弱校“抱团取暖、互利共赢”的目标。
农村中学“互帮互学,连片教研”活动催生了县域城乡联盟化的发展。2017年翼城县教育科技文化局出台《关于加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地域分布情况和教学发展水平,将全县中小学分成八个城乡联合体,要求各联盟在学校管理、教师交流、师资培训、教改教研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深化互动形式,争取实现盟区内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办学目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住课堂牛鼻子:探索有特色的教研新模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是教研工作的核心。
从2012年起,为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翼城县开始探索打造“以学生主体为中心、能力发展为中心、问题解决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抓住“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四个关键要素,不断创新课堂基本形态。课堂通过小组建设聚起了向心力,通过导学案激发了学习动力,通过课堂展示唤起了学生活力,通过小组评价赛出了竞争力。高效课堂由过去单纯关注基本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转而注重学科本质,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辩证理解、正确表达和解决问题,增强了课堂教学本身的价值和附加值。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和翻转课堂课题实验是我县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科素养、提升高效课堂实施水平的第二阶段,也是全县教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化教研工作全面转型、提升教研水平的着力点。
首先,加强教研过程管理,积极探索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围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广,县教研室在研究主题、常规安排、活动过程、团队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为培养骨干教师,我们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完小校长320人两赴河南林州培训学习,从一线抽调13人组成名师团队三赴林州跟班研学、试讲一周。
我们组织教师编写实验手册,具体指导“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分年级建立语文主题学习微信教研群,每校每年级语文教研组承担一个单元的教研备课,从单元预习课开始到精读引领课、略读迁移课、自读拓展课,再到主题实践课、特色阅读课,所有课型提前一周在群内进行备课交流,全县同年级语文教师进行点评交流。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过程中,县教研室中小学语文教研组每个成员既是学习者又是引领者,对上要为领导决策做服务,对下要深入基层,下移教研重心,在解决课题接地气的问题上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注重教师实际问题诊断,让教师在研修中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研训分离的弊端,构成一线教师、教研人员、领导者合作研究的教研共同体,形成分享、合作与诊断的教研文化氛围。
其次,关注教研工作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互联网改变生活,也改变着教研的工作方式。“教研+互联网”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短时间内在全县推广,互联网功不可没。各年级教研微信群对学习信息及活动美篇发布、微信评课、优质备课及案例、典型经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效果显著。
多年来,翼城县教科文局教研室围绕“引领课堂转型、追求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主题,出“局”进“校”、进课堂。每年教研室一班人听课、评课近3000节,人均听评课均在100节以上。每年利用寒暑假对全县教师进行两次学科培训,每次参训教师近2000人次。积极推行“面上整体推进+点上个体培育;面上宏观引领+点上跟踪指导”的工作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教研工作提前布局引深发展
2017年,我县“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研究”课题在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申请通过,目前课题已进入实施阶段。课题组已对全县数学、物理、英语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达近千人次,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微课制作技术。
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发展的有效“引擎”。南梁中心校运用翻转课堂理念打造高效新课堂走在了全县前列。该校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翻转课堂12345操作模式”,具体做法是:围绕全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合作探究,运用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三种形式,实现课堂小组互学、进阶深学、展示竞学、拓展固学、梳理评学。现在中心校已经完成由山西省电化教育馆主办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基于翻转课堂下的微课(视频)资源实践应用”省级指令性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挑战和百姓期待,只有全面分析、正确把握教育新常态,才能保持从容应对各种情况的定力,我们将扬长补短、积极作为、只争朝夕,奋力谱写翼城教研转型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