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曲《长相知》在声乐演唱中的腔韵体会
2018-01-24王雁然
王雁然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长相知》的艺术意境
我国古曲作为中国民族唱法独有的演唱曲目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喜爱,歌曲《长相知》以其独有的艺术意境成为我国古曲中的典型代表作之一。《长相知》这首作品质朴、含蓄、婉约、感情真切,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欣赏者都为之敬仰。
(一)歌曲《长相知》,是我国古诗词作品的代表作
《长相知》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古词《上邪》而创作的一首描写古代爱情的古典艺术作品。《长相知》语言优美,旋律动人,本曲运用了昆曲的腔调,通过一些倚音和颤音体现了古曲的音韵美。这是一首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执着与坚定。
(二)感情直白真挚,歌词言简意赅
《长相知》这首歌虽然歌词很少,但是情真意切,触动人心。寥寥几字,女子的形象便生动的展现出来,深刻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歌曲借鉴昆曲的特色所创作的歌曲,因此具有很强的古典戏剧韵味。此后,不少歌唱艺术家均演唱过这首歌,吴碧霞老师版本的《长相知》令我印象深刻,她用其奔放炙热的感情演绎了她理解的山盟海誓与忠贞爱情。
(三)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作品采用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五声调式表现了歌曲的主题,作曲家采用了最擅长抒情的羽调式,为作品的调式调性、创作风格及演唱做了基奠。旋律音也不是很稳定,比较自由,曲式结构总体来讲是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
二、《长相知》的演唱技巧与韵味表现
《长相知》这首歌曲采用的是我国古曲的表现手法,昆曲在演唱技巧上,突显气息的控制、板眼以及音韵发声。之后改善的昆曲,温柔的像一阵清风拂过脸颊,积累了众多的昆迷。《长相知》很好的体现了改革后昆曲的特点,温文尔雅的歌词,婉转动听的曲调字正腔圆却又体现抑扬顿挫的情绪落差,让人的情绪随之起伏不定,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演唱古曲《长相知》时,演唱就要运用上面提到的方法去感受歌曲的情与境。
(一)作品的演唱
在演唱第一句时,“上”字起音要稳,在行腔中要保持住“上”字的韵“ang”,声音要随着律动走,注意力度、速度的强弱快慢变化。“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演唱作品时,每个字的发音都要轻盈委婉,然而在幅度上要做到先“大颤”再“小颤”,这种颤动的幅度是需要多加练习才能达到的,把握的恰当就会给人一种古典音乐悠长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相反则会弄巧成拙,破坏气氛。
第二乐句在节奏上开始改变,句子逐渐加长,旋律的线条也开始下行,中低音的音域较多,笔者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屈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在演唱上要注意声音的流畅与连贯性,要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坚定与情绪的丰满,不能纯粹的抒情,唱的软绵绵的。
伴随着音乐的进行,女主人公的情绪逐渐上升,音乐起伏开始变大,语速加快,音调变高,总而言之,演唱在力度、速度、和强弱程度上都要在同句段中形成对比,语气要坚定,尤其是“乃敢与君绝”这句,是对前面演唱的一个情感总结,女主人公把这五种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作为她不要“与君绝”的爱情最霸气的证明,是女主人公内心极不愿与自己爱的人分开的爱情誓言,表现了女主人公誓守真爱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二)作品中的节奏及其变化
要注意作品中基本的节奏及其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张弛有度,该停则停。充分了解了整首歌曲的走向后,演唱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口,情真意切。在演唱这首《长相知》时,要根据其历史背景,以婉约却不失深情的感情来唱,让人听了能感受到演唱者所表达的坚不可摧的爱情。在这首乐曲中句尾的拖腔和甩腔更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故事。这首乐曲演唱中蕴含着昆曲的演唱特点,在附点和切分的地方稍作停顿,更好的表现出了指天为誓的爱情,除此之外,用”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技巧表达出歌者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三、作品的情感处理
《长相知》是首古诗词歌曲,不同于歌剧演唱,在声音的运用方面,要做到该强即强,该弱即弱,张弛有度。《长相知》的歌词十分讲究,言简意赅,感情真挚,演唱时声音婉转悠长,让人陶醉。歌词简洁,以情溶声。演唱时情绪要内敛含蓄,声音要张弛有度,深刻表达出演唱者心中对忠贞爱情的理解与向往,将女主人公海誓山盟的爱意完全的表现出来,演唱时声音跌宕起伏,表现出情感的轻重缓急,把每一个字的意思深情地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绕梁三日而不绝。歌曲《长相知》带有戏剧色彩,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此曲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一首简短的古诗词歌曲,却概括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很多特点和历史背景。这首《长相知》是我国古诗词歌曲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从它的歌词、旋律和创作背景去探讨他的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对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推广与演唱有一定的传承作用,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