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画院“以诗为题”影响下的绘画品评标准的新变
2018-01-24公丕普
公丕普
宫廷美术(或说画院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庄子》中就有画史“解衣盘礴”的典故。在五代时期的后蜀、南唐相继成立翰林图画院,自此建制成熟的宫廷画院机构正式形成,后又经过北宋初期的发展到北宋后期徽宗朝时达到顶峰。宋徽宗即位之后就开始了对画院的革新,他依都省之建议将书法引入画院的日常学习之中,“朝廷图绘神像,与书一体,令附书学,为之校试约束”。而后又将书画学归属到国子监的行政系统中,“修成书画学敕令格式一部,冠以崇宁国子监为名”。不但将画院的机构明确化,同时也提高了画院机构的行政地位,在选拔与考核画院学生和画家时采取以诗句为题作画的新形式。
一、宋徽宗时期画院“以诗为题”的出现
有关宋徽宗以诗句考核画院画工的记载在文献中有多处1,之所以会出现以诗为画院考试题目的现象,原因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因为宋徽宗。诗画关系在北宋是一个新的艺术问题,郭熙、苏轼、李公麟、黄庭坚乃至米芾都曾有过论述,宋徽宗作为一位艺术通才且又曾直接结交过许多文人,对这一问题也非常熟悉,其本人又诗画兼善,这是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另一个证据就是宋徽宗之后这种形式就消失了,“此种考绩,亦惟宋代画学有此,以后就不行了”。2
第二,以诗为题的出现也是因为绘画的功能变化。在五代之前,绘画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或者是附属于宗教伦理的需求,因此绘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画,但是五代以后山水画和花鸟画不断发展,绘画的审美功能得到加强。山水画与花鸟画的绘画对象主要是来自自然界,对社会伦理的表现能力比较弱。由此看,山水画、花鸟画释放了绘画的审美空间,使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绘画与诗两种艺术趣味相融合,才可能出现以诗意作画,以及以诗为题的现象。
二、诗题的选择
宋人写诗多有沿用唐人文词或诗意,因此文献所载“每召名公,必摘唐人诗句试之”,但是画院诗题所出现的作为诗题诗句并非全是唐人所写,曾被用作画院诗题的“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句诗为宋人寇准《春日登楼怀旧》3篇中一联,而寇准这一联很有可能是化用了唐人韦应物《滁州西涧》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而在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就收录了韦应物的这句诗作为“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4;“乱山藏古寺”一句文献鲜有记载,不知何人所作;“竹锁桥边卖酒家”一句未知作者,载于《诗人玉屑》“妙入丹青摹写”章;“踏花归去马蹄香 ”一句传为杜甫诗歌,见于《草堂诗话》5;“万绿丛中一点红”应出自王安石《咏石榴花》残篇——“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被用作画院考题的诗句并非全部出自古人,宋人的诗句也有,既然能用时人的诗句作为考题,那么我们不禁会问,选择诗题的标准是什么?为何宋徽宗没有将自己的诗句拿来作为考题?
再进一步抽离诗句中所用的物象将可以更加清楚当时的诗画融合状况,文献记载的画院考试诗句中主要是以水、人、舟、山、寺、竹、桥、酒家、花、马等物象为主要描写对象,而这些物象同样是当时绘画中的常见题材和物象。按照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所说的“制作与匹配”的关系原则,我们可以追问到底是因为绘画既有的表现能力和惯例决定了诗句的选择,还是所选择的诗句决定了绘画的表现题材。很显然,以上所选择的诗歌都是比较容易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诠释的,静态物象多,时间动作少,并且描写主题都是常见和常画的,应当说当时的出题者肯定考虑到了所选择诗句能否进行绘画的阐释这一问题,不仅在宫廷画院考试中如此,郭熙也在其画论中专门收录、总结了何种诗歌能作为绘画主题。由此可见,在选择考题诗句时考官就开始以绘画的角度来衡量诗歌了,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尽管诗歌在艺术系统中是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在诗画融合中所表现出来的也是绘画向诗歌的主动靠拢,但绘画的视觉性在两者进行融合之初就有一股活泼的力量冲入诗歌中,那些更容易与绘画融合的诗作正在悄然建立中国诗歌品评的另一条标准,如果说孔子所提出的诗能兴观群怨以及后世的诗言志是之前品鉴诗歌的标准,那么从北宋开始诗歌又形成了一条能入画的新标准。反过来,以诗为题也将诗歌的特性注入了绘画的创作和品评中,出现了新的品评标准。
三、诗题绘画的新批评标准
宋徽宗以诗为题考试宫廷画家,这种考试形式创立了一种新的绘画品评标准。对于画院考试来说,宋徽宗在评阅画作时的标准与之前有所区别,文中记载在考试“乱山藏古寺”一题时,夺魁者因画“荒山满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而成功,“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而失败。画院在衡量考试绘画作品时,夺魁者并非因为其所画荒山、幡竿的造型准确、构图巧妙、笔墨趣味等绘画因素而成功,而是因其以幡竿对古寺的暗示而夺魁,失败者则是因为视觉的直白性,“往往有见殿堂者”,这说明在这种考试形式之下画作的品评标准并不是绘画技术技巧、画面的舒适美观因素,而是绘画对诗句的阐释方式,也就是说绘画的构思比表达显得更加重要,能够使得画面美观的一切表现技巧隐退在了构思背后。而这种绘画品评的观念及行为产生后,在北宋时期就传播开来,从此引起了中国绘画批评的新转变。
莱辛在论述书画之间的界限时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对于艺术家来说,我们仿佛觉得表达要比构思难;对于诗人来说,情况恰好相反,我们仿佛觉得表达要比构思容易”6。“正如我们自然而然地甘愿对艺术家放松构思方面的要求,艺术家自己也自然而然地不大关心这方面的要求。因为他明白,构思不是他的长处所在,他的最大的荣誉要靠表达。”7依照莱辛的观点,绘画如何表达,如何能在视觉上使观者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绘画形式语言是批评的衡量标准,但是在宋徽宗的画院考试中绘画的视觉性并非最重要的,在宋徽宗看来对考试题目更有创意的构思要比绘画技术的表达更加重要。如宋人俞成所说“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角出者为优。二者之试虽下笔有所不同,而于得失之际,只较智与不智而已”8。在其看来,画院考试重在意思超拔,与当时科举考试具有相同的品评标准,很显然这并非常规的绘画考试模式。
再结合事例来看,在题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院考试中,“众有画杨柳楼台一美人者,有画桑园一女者,有画万松一鹤者”,这已经是巧妙地对诗句进行了绘画的阐释,不论是画杨柳楼台站立的女子还是桑园中的采桑女子,还是松林中的一只仙鹤,都并非对“万绿丛中一点红”诗句的直接表现,这几种创作理念都突出了万绿与一点红在视觉上的对比关系,甚至将通过引入女性形象来体现红色的寓意,这已经可谓是极具创意,但是相比而言,刘松年“画万派海水而海中一轮红日”仿佛更加机智,海水作为整幅画面的底色以对应万绿而红日的颜色和形态又很好地对应了“一点”的感观和“红”的色彩。这种绘画品评中忽视视觉性的特征,不由得让人想起陈师曾在其《文人画之价值》中所言:“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很显然,在画院考试中就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而是以绘画对诗句的立意表达(对诗句的感想)作为评价标准。“作画者必须先理解诗文的微妙关系,评比中构思的新奇似乎比绘画技巧更重要。”9刘松年所画是一幅自然景色的海景,另外三种阐释方式有两种可以看作是人物画,还有一个是花鸟画,四张作品放在一起,在绘画视觉上本身就很少有可比性,但是在当时画院考试的语境之下,这四张作品都被看作是对诗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阐释时,在作品立意上就具有了可比性。
结论
宋徽宗在画院之中开设“画学”,实行以诗为题的考试制度,是期望通过对画家综合艺术修养的提升来提高其绘画的品格,在表现技巧的基础上来提升绘画的构思立意。宋徽宗立足于绘画的角度所进行的诗画融合不同于以文人的角度所追求的诗画融合。前者是从绘画内部出发主动寻求助力以提升自己,根本的着眼点还是在绘画本身;而王维、苏轼、黄庭坚、米芾甚至是后来的赵孟、董其昌等文人本不是画家,其人生的精力也并没有过多地投入到绘画上,他们的绘画作品多是“诗余”的产物,可以说他们的出发点与着眼点都并非绘画。画院以诗为题的制度通过自身的行政力量向社会传达了一种新的绘画品评标准,绘画立意被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尽管北宋时苏轼等人已经开始关注绘画立意的重要性,但是其在实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上都没有画院重要。
注释:
1.包括《画继》《绘事微言》《清河书画舫》《御定佩文斋书画》《式古堂书画汇考》《萤雪丛说》等都有相关记载。其中《画继》中所记载:“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艺能。当是时,臣之先祖,适在政府,荐宋迪犹子子房,以当博士之选。是时子房笔墨,妙出一时,咸谓得人。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魁则画荒山满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25.而在《绘事微言》中又增加了两句诗,“马醉狂述唐世说云:政和中,徽宗立画博士院,每召名公,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众皆向酒家上着工夫,惟李唐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喜其得‘锁’字意。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众皆画马画花,有一人但画数蝴蝶飞逐马后,上亦喜之。又一日,试‘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有画杨柳楼台一美人者,有画桑园一女者,有画万松一鹤者,独刘松年画万派海水而海中一轮红日,上见之大喜,喜其规模阔大,立意超绝也。凡喜者皆中魁选”。唐志契.绘事微言.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唐宋绘画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15
3.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4.郭熙.林泉高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63
5.“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沈雄.古今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德国]莱辛.朱光潜译.拉奥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71
7.同上第72页
8.俞成.萤雪丛说.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
9.[美]杜朴,文以诚著. 张欣译.中国艺术与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