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试水长期护理险
2018-01-24整理羽佳
整理|羽佳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其中有4000万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失智老人。《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照料,还有一些老人选择长期住院,浪费了专业医疗资源,也加重了家庭负担。
2016年,全国15个城市和两个重点省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计划一两年内建立保障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国家启动试点之前,青岛市从2012年起就率先建立起这一制度,作为先行者,他们的探索对该项制度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医养结合减轻家庭负担
2012年,青岛市推出覆盖城镇职工和居民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架构内,实行医、护保障适度分离: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保障疾病救治,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侧重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病有所护”问题。
刘卫国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病有所护”分为4种模式。其中,“专护”是对重症失能老人在二三级医院专护病房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院护”是对长期患各种慢性重病、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送入专业养老机构接受长期医疗护理;“家护”和“巡护”是由乡镇卫生院及养老院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2017年开始,青岛市又把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在养护机构中实行失智专区管理,配有专业的人员提供饮食照料、睡眠照料、排泄照料以及情感照护、心理干预等服务,提高老人们的生命质量。对失智老人的服务分为长期照护,日间照护和短期照护,为失智老人提供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照料,让老人的家人休整一下。
5年来,青岛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820多万人,累计支出报销资金12亿元,为近5万名老人提供了照护,让1.5万名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政企合作吸引社会资本
2015年8月,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中标承办青岛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负责资金的费用核算、支付管理。社保部门主导政策设计、资金筹集、监督考核、业务授权。
魏朋青岛市社保局合作发展处处长
两年的合作表明,保险公司的参与弥补了社保经办人员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的“短板”。政企合作,是社保经办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改革创新。目前青岛长期护理险经办业务在申请、审核、服务等环节均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
陈继红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总经理
失能、失智老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之一,人保健康参与这个“保本微利”的项目,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引领业务发展的需要。长期护理保险业务规模预计将会突破千亿元。
补齐短板温暖更多老人
宋福兴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立法进程。对长期护理保险功能定位,要避免重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人均有别、先存后享等情况,要从制度建立之初就实施面向所有公众的普惠制度。
金维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从国际经验看,确保这一制度可持续,还应采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筹资标准秉持适度原则,适应当地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并保证整体的资金可持续性。
李航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健康保险处处长
对从事社会急需护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家庭和社区的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的研发和信息系统等,提供补贴和税费减免。还可以参照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对单位和个人购买商业补充的长期护理保险给予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