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发育不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2018-01-24王春雨
王春雨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儿科病程,脑发育不良患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一旦患儿出现脑发育不良,会导致其表现出一系列运动、智力发育障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造成终身残疾[1]。临床上提升脑发育不良患儿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多数患儿年龄较小,自我表达能力差,加上受病痛折磨,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康复效果,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本研究以84例脑发育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脑发育不良患儿,共84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发育不良。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84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2±0.5)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3±0.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室内环境护理、维持正常血压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儿心理状态,耐心安慰、鼓励、帮助患儿,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儿童化语言加强与患儿的交流沟通,改善心理状态。②饮食护理:指导患儿多食用核桃、黄豆、鱼类等高蛋白质、高营养、可促进脑发育的食物;指导患儿多饮水,避免便秘。③按摩护理:适当为患儿按摩,便于促使其尽快康复,按摩取穴足三里穴、太阳穴、风池穴、人中穴等,每个穴位持续按摩2 min,确保动作轻柔,按摩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④康复锻炼:按照患儿具体情况,在家属配合下,制定针对性康复锻炼计划,包括智力训练和运动训练。如为患儿提供五颜六色的图片等益智玩具;每日在家属协助下,指导患儿进行肢体伸展锻炼,以促使脑部神经活动。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①疗效评定标准:以患儿治疗及干预后,机体功能明显恢复,病情得到控制,为显效;以患儿治疗及干预后,机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为有效;以患儿治疗及干预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②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变化情况,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发育越好[3]。③以自制问卷调查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3例无效,12例有效,27例显效;对照组则为76.2%(32/42):10例无效,10例有效,22例显效。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对比:干预前,研究组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分别为(65.5±4.5)、(68.8±5.0),对照组则为(65.9±4.8)、(68.6±5.2),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分别为(79.4±5.2)、(89.4±8.1),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8±5.2)分、(80.0±3.6)分,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脑发育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脑部疾病,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脑发育不良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考虑与胎儿宫内缺氧、早产、滞产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是改善患儿病情、降低致残率的关键[4]。但是,多数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加上治疗过程中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较多并发症,影响治疗及康复效果,需进行系统性内科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是临床上普遍探索的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应用和体现。该护理模式强调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康复的护理目的。本研究对研究组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按摩护理、康复锻炼等。其中,心理护理能对患儿焦虑、不安、紧张等负性情绪进行缓解,以儿童化语言加强与患儿的交流沟通,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饮食护理强调指导患儿多食用可促进脑部发育、提升智力的食物,促使其尽快康复。如大豆、核桃、鱼类中含有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有利于改善智力,可促使脑部发育;按摩护理干预能经由传入神经,刺激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及运动通路中的神经元,改善受损的神经结构功能,促使大脑皮层发育;康复锻炼能提升患儿运动功能,促使其尽快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6.2%(P<0.05),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5]。提示在脑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增强临床疗效,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此外,干预前,两组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6]。结果表明,在脑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促使患儿智能发育,且能改善其运动功能,有利于促使患儿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在脑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增强临床疗效,改善运动能力及智能发育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刘萌.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56.
[2] 林芳芳,黄珍影,包章丽.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18-219.
[3] 张丹.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57-2058.
[4] 封志纯,李丽华.新生儿疾病对脑发育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1):826-829.
[5] 卢亦波,许承志,覃春乐,等.艾滋病相关性脑发育不良25例CT表现[J].广西医学,2015,37(1):120-122.
[6] 孙素芳,刘卫平.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粗大运动评定量表在儿童脑瘫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