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8-01-24王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消极特质艾滋病

王晶晶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艾滋病也可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一种综合征,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药物可根治艾滋病,但是通过坚持有效的服用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活性、减缓病程发展,间接减少感染后的病死率和致病率[1]。多数艾滋病患者对于病情了解度不够,另外社会上的人们对于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敬而远之的态度,导致艾滋病患者的应对方式比较消极,治疗依从性低,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我院对部分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现将实施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2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关检查符合对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2],且102例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并愿意加入。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3±5.0)岁,病程6~48个月,平均病程(25.3±6.2)个月。观察组中包括男27例,女24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0.5±5.5)岁,病程5~48个月,平均病程(26.0±6.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均衡性,可进行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并为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叮嘱患者定时回院复诊等内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行为认知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积极的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患者的家庭工作环境、相关经历等信息,根据所了解信息为患者制定相关的认知重建计划,详细的讲解艾滋病的病因、目前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对于患者的倾诉认真倾听,通过言语鼓励对患者实施心理安慰,另外与患者的家属及朋友沟通,为其讲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方式途径等知识,让患者的家属及朋友以正确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改善消极负面态度。

1.2.2 用药治疗干预: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疾病信息、治疗方式,家庭联系信息等内容,遵医嘱为患者实施诊疗措施,指导患者用药,为患者介绍所用药物的信息,包括药物的名称、作用机制、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如何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其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用药治疗的重视。

1.2.3 生活指导干预:叮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饮食的营养和健康,按时运动,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合理休息,避免熬夜,降低传播危害,并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督促。

1.2.4 加强用药监督: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定时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患者的用药情况,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另外建立QQ或微信服务群,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服务支持,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对于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随时对患者实施生活指导、病情交流以及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特质应对方式评分。

1.4 疗效判定:治疗依从性评价分为完全依从(坚持规范配合诊疗的实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未有漏服、减服情况)、基本依从(基本配合诊疗的实施,出现漏服、减服药物情况不超过3次)、依从性差(诊疗配合度差,漏服、减服药物超过3次或出现中断治疗情况),治疗依从性为完全依从率与基本依从率之和[3]。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患者的积极与消极态度和行为特征[4],该问卷共包括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方面,分值均为10~50分,分数越高表示其应对方式越积极或消极

1.5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录入SPSS11.0统计学系统,以(x-±s)和(%)分别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依从性:对照组中完全依从25例(49.0%),基本依从15例(31.4%),依从性差11例(21.6%),其治疗依从性为78.4%,观察组中有32例(62.8%)完全依从,16例(29.4%),3例(5.9%)依从性差,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4.1%,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低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明显(χ2=5.299,P<0.05)。

2.2 特质应对方式: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为(36.3±3.5)分,消极应对评分为(18.6±2.0)分,对照组分别为(31.0±3.0)分、(23.5±2.5)分,对照组的消极应对评分高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t=10.930、8.221,P<0.05)。

3 讨 论

由于目前临床尚未有针对性的治疗根治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仍是药物控制为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艾滋病教育已经逐渐展开,但目前社会上仍普遍存在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认识不足以及带有歧视性,多数艾滋病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严重,甚消极的应对治疗,导致的治疗依从性低,治疗效果差[5]。

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我院自2015年1月起开始在部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措施,是指根据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制定综合性的干预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6]。将其应用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改善患者的行为认知,提高患者、患者家属及患者朋友对艾滋病的认识,以正确态度看待艾滋病,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亲情支持和友情支持,改善患者的消极态度。用药指导及生活指导,让患者重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用药监督,直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改善护患关系。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积极应对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和特质应对方式有显著的作用。

[1] 李幻,石柳春.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7):139-140.

[2] 邵一鸣,康来仪,汪宁,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5):272-274.

[3] 林莉,韩亚琴,朱常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24-25.

[4] 李幻,石柳春,陆雪萍.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8):923-925.

[5] 许鸣,王健,王莉莉,等.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初探[J].中国性科学,2014,23(8):45-49.

[6] 曾小慧.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特质应对方式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02-104.

猜你喜欢

消极特质艾滋病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 世界艾滋病日》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