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国内儿童剧审美特征探析

2018-01-24蒋尧尧

新世纪剧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儿童剧美的儿童

蒋尧尧

国内票务平台大麦网显示,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儿童剧市场近年来周末时段一直有着稳定的出票量,受众群体相对固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沈阳等城市平均每周至少有一部全新的儿童剧上演。这一频率虽然较电影、话剧等相差甚远,但近六成的上座率已然说明了儿童剧稳定平衡的市场现状。

儿童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类型,是儿童亲近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一部让儿童记忆深刻的儿童剧或剧中的形象对儿童的成长与性格形成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儿童剧的生存现状,分析其审美特征,不仅是对这种艺术形态本体特征的聚焦,更是对儿童情感诉求和社会未来的关注。

笔者对近年来上演的儿童剧,特别是一些广受瞩目的巡演剧目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接受模式、节目样态方面较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地反映出儿童剧审美特征在发生变化。

一、接受模式不断创新、节目形态丰富多样

儿童剧的基本形态是“表演-接受”型经典模式。这种模式是传统、单向、自上而下的。导演将可表现的如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不同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为一种可被观众接受的艺术形象。早期的儿童剧多是以这种方式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辽宁等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20多个儿童戏剧院团。其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儿童剧团等各地院团先后创作和演出了《大灰狼》《宝船》《马兰花》《报童》等一系列经典的儿童剧目。这些剧目由专业演员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将儿童或熟悉或陌生的喜闻乐见的故事形象化地展现在舞台上,成为那一代孩童深刻的童年记忆。

“表演-接受”型经典模式的传播是单向性的,通过儿童剧演员的表演,作品构筑出一个故事,儿童作为受众在欣赏剧目的过程中尝试对创作者的观念或接受或否定,从而达到了故事的有效传播。世纪之交,国内儿童剧演艺市场开始逐渐采用和国际接轨的“互动”模式。一些更为复杂的互动模式融入了更多趣味性与新鲜感,在一些特殊环节的设置中,小观众们可以直接走上舞台参与演员们的演出,由单纯的被动式接受者变为了故事表演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可以在与演员的互动中表达自己对人物和故事的看法,甚至走上舞台拍打他们心中所谓的“恶人”角色,拥抱他们想要给予力量的“弱者”。但这种互动模式要求主办方有较强的舞台现场控制能力,因为小观众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在互动环节中破坏剧目的正常演出进程,而且这种模式会对故事的完整叙述产生一定程度的干预甚至破坏。全国巡演的《猫和老鼠》在之前的沈阳站演出时,当演员邀请小朋友们到台上参与表演时,小朋友们狠狠地拍打他们认为的“坏人”老鼠,场面一度失控。互动的初衷是好的,演出效果却充满了未知,这对儿童剧的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单向传播”与“互动交流”两种接受模式对应着两种艺术创作模式。“单向传播”的演出势必会着力于加强观众的代入感,让故事完整顺畅地铺展开。而互动模式则要求在剧情设计上设置互动参与点,在相对松弛的环节增加多种互动模式。两种模式各有特色,丰富的创作样式必然会为儿童观众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

除了接受模式上的创新,儿童剧的表现形态也开始融合更多艺术元素。音乐剧、魔术剧、戏曲、童话剧、神话剧、木偶戏等将传统文化融入传统艺术,为儿童剧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传统文化滋养。由于儿童剧创作者身份有了更多的变化:原来传统的少年儿童艺术剧院事业单位逐步改革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自社会的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注入使得儿童剧市场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简单地认为台上台下问问题、扔礼物,握手就是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这种模式化的环节设计“不走心”,自然也无法完成心与心的交流。此外,对受众的细分程度不够也导致接受群体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一部儿童剧,三岁的幼儿与已入学的小学生两者接受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三岁以上即可观看”这一通行的提法本身就极不严谨。创作对象的不清晰势必影响作品的接受效果。

儿童是微型成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是丰富的,他们与成年人一样对艺术有着现实需求,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与判断。只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态,就必然会受到儿童观众的认同与喜爱。表演过程中融入的歌曲、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形态,无疑会丰富节目样式,开拓儿童的观赏视野。一些优秀的儿童剧目将富于情感的、鲜活的艺术形象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中,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情感震撼力。

二、精选故事题材,传承传统文化

包含着人生百态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蒙上了美的神秘色彩,正是因为它们具有了成为美的形式与媒介。儿童剧是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美育的功能常在儿童剧观众的观剧过程中潜移默化显现。儿童常被认为是具有依赖性的,缺少知识、竞争能力、理解力并且不善于控制情绪的群体。因他们缺乏一定能力而被认为无法分辨是非与美丑。这种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却也忽略了儿童天然的艺术感悟力及成长的巨大潜力。儿童有天然的审美能力,但也需要后天积极引导。对儿童的审美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一些传统剧目就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内蕴而得以不断复排,在不同时期体现出绵延不断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大戏是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儿童剧作品《宝船》,这是该剧第三次复排。这一年,中国“儿艺”创立“中华优秀文化年”,通过大量具有传统文化内蕴的作品展演,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了下一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孩子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媒体舞台剧《三个和尚》也是通过塑造“三个和尚”的经典人物形象,将这个家喻户晓的简单故事用多种艺术及技术手段呈现在舞台之上,让孩子们懂得“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宣扬“互帮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从而使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具有了时代感。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很多儿童剧还精心编剧,创造出很多具有时代感的鲜明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关注儿童自身,聚焦于儿童的生存方式和个人成长。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古丢丢》深入到一个“长相一般,脑子笨,学习成绩不好”的柔弱女孩的内心深层,烛照出一份经常被人忽视但实际有着丰富内心情感世界的女孩儿独特的心灵动态,挖掘出她潜在世界里黄金般的蕴藏。这部作品虽然揭示的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却寓意深刻,很容易让人感悟到人类真诚、自强等朴实的情感,对儿童观众来讲是获得了一次徜徉于泪与笑的情感共鸣。根据日本绘本大师宫西达也绘本改编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以音乐大师久石让经典音乐作品为核心旋律,讲述了一段有趣而又富于温情的霸王龙成长的童话故事。《我和我的影子》表现了孩子在成长中的自我发现。主创们设计了一个形象化的心灵符号“影子”,它经常在主人公李大米彷徨的时候提出与他完全相反的主张。而实际上,影子就是李大米内心的良知。在“影子”的鼓动和支持下,李大米从内心的柔弱走向刚强,从自卑走向自信。创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鼓励孩子们自我发现,呼唤良知,敢讲真话,敢于向真理靠近。很多优秀的儿童剧目正是在自身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中,呈现出了对生命之初的感触,抑或痛苦、抑或喜悦,抑或对未来生命的憧憬与期待。通过富于韵律、节奏感的语言等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表达深邃却又易于理解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内涵,完成与儿童观众的情感共鸣,体现戏剧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实现演员表演与角色的统一、观众体验与作品呈现的统一。

“儿童是纯洁、弱小和有依赖性的,他们好奇、活泼、充满希望,他们的生活应当充满和平、游戏、学习和成长,他们的性格应当在和谐与合作的环境中养成,他们的生命应当在拓宽视野和增长经验的过程中成熟。”[1]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美的事物和正确的论调有一种天然的认知,这种认知是自觉的心灵活动,本身就具有直觉性与反思性。虽然“美感,包含着生活里的一种深层体验”,就儿童来讲,这种体验是有限的,但他们仍通过身边周遭一切在进行主动的经验积累。儿童剧创作要向传统文化借故事、借思想,以增强其文化内涵与思想内涵;儿童剧要通过故事宣扬正能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儿童难辨是非美丑时给予积极地引导以达到美育目的。

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人参娃娃》在沈阳上演两场,上座率颇高。这出剧目在制作上颇费心思,不仅有优秀的演员、完整的故事,丰富的情节,舞美灯光布景也都堪称精良。关键是故事通过人参娃娃的艺术形象宣扬了爱,整部剧充满了正能量。一部优秀的作品就是要通过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剖析,给孩子们一些严肃的主题、深刻的道理,让他们获得审美愉悦。“美感显示美感最通行与最人性化的生命体验,亦即阴阳分野对立而又相依互动的微妙变化,这是一种参与生命自然创生却又自然提升的美感过程;也是一个现实世界中个体与群体、个体间及群体间相互摄取营养与支持的发展模式。”[2]儿童剧靠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演员的声音等传递情感与思想、对待生活的态度等,这些介质本身并无生命,但其来源却为生命个体。演员们也是通过不同的表演状态和艺术形象传递出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层体验。“艺术追求的是主观的情绪、主体的想象或者是主体的创造性的思考。但是艺术能不能产生一种普遍性的美感效果?能不能让别人也觉得是美的,也带给别人快乐?当然,这个快乐不是单纯的、直接的快乐,有必要强调的是,这个快乐是需要别人思考的快乐。比如说,它表现的东西可能是很痛苦的,或者用特殊的一种方式让人家经过反思、经过进一步的了解,觉得很快乐、很欣赏,这还是一种美感,是一种间接的美感,带给你的是一种间接的快乐。”[3]与成年人略有不同的是,儿童对儿童剧等艺术形态接受后的美感体验或说获得的快乐感知无需顾全其“真”的层面需求,他所需要的更多还是停留在单纯的“直觉快乐”反应上。艺术本身的美感价值不完全等同于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明确提出:美育的任务就是促进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儿童通过观看儿童剧,获得儿童剧中所传递出的“美”的感受,接收到获得的快乐,这种快乐能产生对自身渴望达到成长目标的帮助。他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完成自我认知,进而产生认识提升、能力提升。这时的儿童剧就充当了艺术教育或美学教育的角色。而儿童观看儿童剧获得审美愉悦就完成了艺术的美育过程。

儿童剧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学前期儿童及中期儿童,他们在这一年龄段属于言语控制的高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渴望与他人谈论情绪,思考情绪,渴望回避思考产生压力的东西即压制情绪,甚至可以用抽象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没有意识到情绪是如何产生及被控制的阶段,儿童剧中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可以承载自己的认知,人物形象可以成为他们对自身情绪表达的载体,这无疑是儿童剧为儿童心理疏导带来的积极意义。

随着IP市场的发展,动漫、游戏、影视作品改编的儿童剧为儿童剧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儿童剧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很多的艺术院团看到了儿童剧市场的发展前景,投入了一定的物质及人力资源。有数据显示,仅2015年,全国就演出了儿童剧129部,其中新创剧目达到168部,较前一年增长了33%。[4]儿童剧作为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一定的美育功能,是儿童承载梦想、感知世界、感受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来源。为了祖国的未来,儿童剧创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创作能力,做到如丰子恺所言:“以美的鉴赏力与创作力,以美养成其美的感情,使受用其生活。”[5]使儿童剧更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真正从当下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元素,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生活的艺术家。”[6]

注释:

[1]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益宪章儿童最高会议宣言

[2][美]成中英. 美的深处——本体美学[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3

[3][美]成中英. 美的深处——本体美学[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8

[4]中国产业信息,中研网

[5]丰子恺.三十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A].俞玉滋,张援. 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C].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57

[6]曾繁仁.论美育的现代意义[A].美学之思[C].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35

猜你喜欢

儿童剧美的儿童
儿童剧发展之我见
现代儿童剧发展的研究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