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2018-01-24孔令梅
孔令梅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肠胃系统疾病类型,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影像。为了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本文特选择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和分次服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100例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结肠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1]为依据所有患者均确诊,且处于轻中度期,并经病理诊断证实。6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38.5±5.1)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病程(8.4±2.5)年,其中59例患者伴有腹痛,86例患者伴有腹泻,80例患者伴有便血,32例患者伴有里急后重,26例患者伴有腹胀。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顿服组和分服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顿服组患者采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4克/次,1次/天,分服组患者采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分次服用,1克/次,4次/天。连续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评分(Mayo评分)、依从性、不良反应。疗效评定标准[1]:Mayo评分均为0分,为临床完全缓解,Mayo总评分为0~2分,且无单项评分>1分,为临床缓解;Mayo评分与基线值相比降幅超过30%及3分,并且便血的分项评分降幅超过1分或该项评分为0分或1分,为有效;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即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临床完全缓解+临床缓解+有效)/总病例数]×100%。内镜观察所有溃疡、糜烂等病变完全消失,为黏膜愈合;每日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且没有出现便血,为症状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本研究中组间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然后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描述,然后行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黏膜愈合率及治疗有效率评价结果比较:顿服组患者中,35例患者黏膜愈合,占70.0%;10例临床完全缓解,占20.0%,25例临床缓解,占50.0%,12例为有效,占24.0%,3例为无效,占6.0%,治疗总有效率为94.0%(47/50)。分服组患者中,25例患者黏膜愈合,占50.0%;5例临床完全缓解,占10.0%,29例临床缓解,占58.0%,11例为有效,占22.0%,5例为无效,占10.0%,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两组患者黏膜愈合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均有,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顿服组患者中,出现胃部不适4例,口干5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分服组患者中,出现胃部不适5例,口干4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两组相比有,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顿服组患者中1例发生漏服药物,占2.0%,依从率为98.0%,分服组患者中13例发生漏服药物,占26.0%,依从率为74.0%,分服组依从性明显高于顿服组,且两组相比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疾病会逐渐蔓延至全结肠,引起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认为可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肠道内成分诱发的异常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而当前临床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美沙拉秦、柳氮磺吡啶等,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都是氨基水杨酸制剂,可对前列腺素的分泌、自由基和白三烯的产生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抗炎[2]。不过柳氮磺吡啶由于含有磺胺吡啶,因此在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多采用分次口服的给药方法,可提高患者耐受。而美沙拉秦比柳氮磺吡啶的耐受性更佳,无论是顿服,还是分次给药,患者小便、大便中的浓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另外,美沙拉秦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在疾病活动期,疾病本身就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如果用药次数也比较频繁,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美沙拉秦在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分次给药的方法,以4次/天或者3次/天为主,而调查显示此种给药方法只有60%左右的患者能够规律的遵循治疗[3]。有研究指出,服药次数与患者依从性具有一定的联系,良好的依从性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4]。药代动力学的相关研究也认为,顿服给药具有安全性,在美沙拉秦药物每日总剂量均为4 g的情况下,顿服给药不会显著改善血药浓度,认为给药为美沙拉秦4 g/d,与每天给1次药和每天给2次药的生物学作用是等效的,也不会增加肝、肾等代谢器官的负荷[5]。许锁[6]认为,减少用药频率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一般来说,患者服药都会具有简单、方便的倾向,越是简单、方便的服药方法越能够被患者所接受,可以促进患者主动、规律服药。而不规律的服药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风险也更大。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顿服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分服组(P<0.05)。猜测其发生原因可能在于一次性服药完毕能有效节省患者的时间,避免由于多次服用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总的来说,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不过患者顿服的依从性更佳。
[1] 杨士伟,辛学知,刘钧宁,等.美沙拉秦栓治疗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2):38-40.
[2] 景红霞.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联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2):260-261.
[3] 祁献芳,柴东燕,樊鹏利,等.1例对美沙拉秦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用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97-100.
[4] 董力,王建,贾晨虹.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TNF-α、IL-8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53-56.
[5] 高新英.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10):20-21.
[6] 许锁.探讨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5,2(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