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梅西安作品《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

2018-01-24

黄河之声 2018年2期
关键词:哈拉语汇乐段

王 辉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哈拉维》是一部以爱情为主体的音乐作品,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音乐表达技巧和和声语汇,如有限移位调式、色彩和弦、节奏卡农、不可逆行节奏、附加时值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有限移位调式和色彩和弦,为此,本文选择了这两点作为研究作品和声语汇的切入点。

一、《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微观分析

(一)有限移位调式

调式是音乐家组织高音关系的基础,也是作曲家的常见表达方式之一,早期应用在欧洲音乐作品中的调式方式有中古调式、民间音阶调式、人工调式。进入到20世纪以来,音乐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人工调式实验陆续展开,高音组合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梅西安则是人工调式方式应用的先驱。

梅西安的有限移位音符调式方式共有七种,七种调式方式的基本思维一致,即将高音中的十二个音节划分为若干对称组合,前一组的最后一个音节是后一组的第一个音节,七种调式方式的区别在于其中音节之间的音程关系不同。有限移位调式中的音节的位移次数均有限,在乐理基础上,每组音节的可以归纳出12种移位方式,但是等音情况其音响特征相同,因此被成为有限移位调式,在《哈拉维》中,梅西安将七种调式方式的原型称为移位[1]。

(二)色彩和弦

梅西安创造的音乐作品带有鲜明色彩感,并通过联觉理论将音乐和色彩联系在一起,共同引发听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共鸣,并通过对色彩的感觉加深对音乐的感觉,进而实现对彩色音乐理论的应用,通过对联觉理论的应用,梅西安在作品《哈拉维》中创造了大量的色彩和弦。

(三)女高音声部旋律形态案例分析

现以“Dans le noir”(在黑暗中)为例分析《哈拉维》女高音声部旋律形态中的和声语汇。

Dans le noir是《哈拉维》中的第12首作品,其中a乐段的旋律形态和第7首作品a乐段及其相似,并且两首作品总旋律的转换基调较为相似。第12首作品和第7首作品的区别在于,第7首作品最后一段的创作基于a乐段,而第12首作品最后一段的创作体现了《哈拉维》的整体主旋律,并且对第7首作品中的a3乐段进行了一定修改,新增加的d乐段和f乐段则参照了第八首作品的旋律结构。

其中,c乐段中带有倚音单音下行音节,但是此乐段在Ⅱ3范畴内;而d乐段的旋律基本和第八首作品一致,第一章节中的诗词旋律来源于Ⅱ1,第二章节和第三章中的诗词旋律来源于Ⅱ4,第四章节中的诗词旋律来源于Ⅱ1,体现了对称的有限移位调式中的对称要求;e乐段和f乐段的创造中,将主音留给了低音部强调。

(四)钢琴声部高音组织材料案例分析

现以“La ville qui dormait,toi”(沉睡的城市,你)为例分析《哈拉维》钢琴声部高音组织材料中的和声语汇。

La ville qui dormait,toi是《哈拉维》中的第1首作品,其中钢琴声部出现的和弦节奏和女高音声部相同,采用截段方式将纵向和弦分解成不同的音节单位,其中第一章节的和弦结构为二度音程隔减五度和增加五度重叠排列。

二、《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宏观分析

(一)有限移位的转换

1.同一有限移位的转换

在《哈拉维》第一、七、九、十、十二首作品中,均体现了同一有限移位的不同移位的转换。例如,在第九首作品中,女高音声部和钢琴声部应用的音节素材相同,并且以有限移位的方式在Ⅱ1、Ⅱ2、Ⅱ3之间转换,并且其声部主旋律契合《哈拉维》所表达的爱情主题,第七首作品中的a3乐段也在Ⅱ1、Ⅱ2、Ⅱ3之间转换。

2.不同有限移位的转换

不同有限移位的转换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主要体现在声乐旋律之间的移位转换中,例如,在《哈拉维》第四、五、八、九、十首作品中,均体现了不同有限移位的转换。

(二)色彩和弦的应用

色彩和弦在《哈拉维》中每一首作品都有体现,其中应用范围最广阔的是特性和弦和附加和弦,而四度和弦等音节因素的体现则与其有限移位的转换有较大关联性。除了以上几种色彩和弦外,梅西安还在《哈拉维》中应用了个性化和弦,即特质和弦和共鸣和弦,并将有限移位转换中的色彩和弦应用到了无调性段落和鸟歌风格音节段落中。

(三)无调性因素的应用

梅西安在《哈拉维》中应用了一种特别的和弦构成方式,并在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和声处理技巧,这令和弦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这种鲜明的调性特征与无调性形成了明显对比,可以在丰富音乐作品调性的同时,增加音乐调性的神秘感,进而实现无调性因素和有限移位的高度统一。例如,《哈拉维》中的第二、七、十二首作品应用的是无调性因素插入方式,让爱的渴望和死亡的阴影交汇在一起,将调性音乐和无调性乐句结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梅西安在《哈拉维》中应用的和声语汇主要体现在有限移位调式和色彩和弦上,并且其中应用的和声技巧依然在传统和声调性的范围内,在体现新型和声方式的同时,秉承着传统的和声理念。由此可见,《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值得音乐学家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辰令.论梅西安作品《哈拉维》中的和声语汇[D].上海音乐学院,2014.

猜你喜欢

哈拉语汇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是谁对书不敬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草原光辉:哈拉和林与元上都
哈拉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