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隐记忆实验综述

2018-01-23张晓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研究范式研究方向应用

张晓丹

摘 要: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或不需要进行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内隐记忆主要有实验性分离范式、加工分离范式、信号检测论范式和非参数模型等实验方法。关于内隐记忆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医学、社会认知、经济和体育健康等领域。未来内隐记忆实验方法的研究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展,也将会更多地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

关键词: 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实验;研究范式;应用;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91-03

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不懈努力下,记忆成为心理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研究者们认为,记忆是个体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某种事物的再认、识记与重现。该领域的研究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的注意,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人们发现记忆中除了人们普遍认识的有意记忆,还存在另外一种记忆形式——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此后研究不断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笔者首先阐释内隐记忆的起源与研究范式,随后介绍内隐记忆实验在教育、医学和社会认知等领域方面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以期丰富内隐记忆研究成果。

一、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1]。当代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启动效应研究,二是遗忘症研究。然而内隐记忆的早期发现源于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英国神经心理学家Warrington被称为内隐记忆之父,1968年,他在对遗忘症患者进行启动效应研究过程中,发现患者尽管无法下意识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识记,在后期指认测验中无法从众多单词中找出已经学过的部分,但在补笔测试中却取得了与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鉴于此,Warrington提出了内隐记忆[2]。该研究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热潮,研究者们改变研究条件,选择了新的研究材料,取得的研究结果都如出一辙,再次印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随后,有专家发现,不仅同一刺激的两个维度加工之间有影响,当两个维度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开呈现时也会互相影响,在无须进行有意识记的情况下,由于个体过去曾受过某一刺激,当再次接受这种刺激时,就会降低信息加工的难度,这成为引发认知心理学研究高潮的契机。内隐记忆强调了无意识记的重要作用,成为考察记忆的重要条件,意味着识记与无意识记都被纳入实验研究中,将记忆研究引领向新的层次,为进一步研究心理过程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内隐记忆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原因。

二、内隐记忆实验的研究范式

从实验目的来看,首先要成功地找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内隐记忆实验研究的逻辑重点是怎样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分离开来。从现阶段内隐记忆的研究情况看,实验方法主要有基于实验性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此外,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还有信号检测论范式和非参数模型范式。

1.实验性分离范式

实验性分离范式亦称任务分离范式,是心理学家Tnlving在1983年首先提出的,实验性分离范式是比较两个测验,两者包含的记忆加工过程相同,故两个测验结果不会出现实质性分离[3]。若出现差异,表示两个测验所包含的加工过程可能不一样,是实质性分离。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通常要依据测验的指导语明确两种不同的记忆任务,采用直接实验与间接测验两种方法对记忆效果进行检测,在准确把握两种记忆间关系的基础上,判定是否出现分离。采用直接实验,需要被试者积极调动已有经验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既可以引导被试者自由进行回忆,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回忆线索,这些都是常用的测验方法。间接测验同启动效应,被试者无须调动已有经验,已有经验不会对当前的任务产生任何程度的影响。

2.加工分离范式

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任务分离范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数据不够纯净,为了使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学家Jacoby提出了加工分离范式,将同一个记忆任务中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清晰地划分开来[4—5]。加工分离范式对测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提供包含条件,即意识与无意识共同对记忆任务起到促进作用,二者建立起协同关系。二是要提供排除条件,即意识与无意识对于记忆任务来说,起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作用,二者产生了强烈的对抗关系。根据经典测验理论,Jacoby给出两类测验的计算公式。这种范式在可比较的条件下更确切地预估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信号检测论范式和非参数模型范式

国内学者杨治良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的特点,为了如实反映出被试者的启动效应,向他们提供无意义字串,让他们从中分辨出关键字“SCT”。通过研究发现,增加记忆任务中关键词的数量时,启动效应较为明显。但在这一实验过程中,被试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的,自己对学习内容与效果一无所知,但不同实验组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6]。郭秀艳等人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围绕计算机是否具备内隐记忆的问题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了解到,计算机有100%正确的回忆效应,而不具备内隐记忆[7]。杨治良等人以汉字材料作为实验材料,运用比较法来研究个体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在进行比较过程中,采用非参数模型所提供的指标作为依据,以汉字整体特征作为判断依据时,发现了内隐记忆[8]。郭力平等人在研究过程中,也选择了非线性模型所提供的指标,在经过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与杨治良相同的研究结果,对内隐记忆给予了肯定[9]。

三、内隐记忆实验的应用

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是与其实用性紧密相连的,从而也就有大量有关记忆内隐记忆的应用研究。当前关于内隐记忆实验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育、医学和社会认知等领域。

1.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当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只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内隐记忆方面的教育,低估了内隐记忆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张印全等人认为,内隐记忆可以通过树立“任何学习方式都有效”的观念,创设相似情境,引起相应情绪,加强重复练习,设计隐性课程等方式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10]。张一中等人也以内隐记忆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将其引入到课程设计中,以学生的无意识、非特定反应为前提,充分利用好课堂以外间接的、内隐的教育因素,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11]。赵彤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多听多看多复习,意识到每种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优越性,使学生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增加信息储备量,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12]。上述研究都体现了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机制,它普遍存在于任何一次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把它称之为内隐学习。然而,内隐记忆在教育活动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内隐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杨治良等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的现象[13]。关守义等人对内隐学习中知识习得及其无意识性测量发现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主要来自无意识结构知识的贡献[14]。徐大真在人工语法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中发现内隐学习中启动效应存在,内隐效应明显[15]。唐小庭等人认为,内隐学习渗透到国学教育的各个环节,认为内隐学习理论将有效增强国学教育实效性,国学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具有明显的内隐性特征[16]。

2.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内隐记忆也吸引了医学研究者的目光,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为了探究麻醉药物是否会影响到内隐记忆,也有一些学者是为了充分把握脑损伤患者、精神病人的内隐记忆规律。如王云等人以异丙酚为实验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麻醉深度对记忆造成的影响程度,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他们认为,当患者接受轻度麻醉时,具备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会伴随着麻醉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弱化,直至消失[17]。卢利萍将研究目光投向脑损伤患者,通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内隐记忆可能与枕叶、额叶和颞叶功能有关[18]。林贤浩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后提出了此类患者具备完整的内隐记忆[19]。这一研究也引起了刘光雄等人的注意,他们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认为此类患者内隐记忆有所缺损,缺损程度与病程有关,会受到阳性思维障碍的约束[20]。

3.在社会认知领域中的应用

当前内隐记忆在社会认知领域上的研究集中在内隐社会认知上,学者们一致认为,可以从无意识维度对社会认知进行描述。如,郑信军等人重点研究了内隐记忆与同伴接纳二者的关系,认为如果学生的同伴接纳度较低,他们在内隐记忆中对一些充满攻击与破坏性色彩的词语更敏感[21]。吴宇平关于父母常用管教语对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进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正性语言会将内隱亲社会性优势发挥到极致,对儿童起到积极影响作用,而负性语言会导致儿童内隐攻击增强,使孩子以更具有攻击性的方式看待事物,这与父母管教言语影响到儿童的脑认知功能相关[22]。陈图农等人认为,认知加工的类型及其程度会对内隐记忆产生影响[23]。白晔以加工分离范式对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进行对比,发现加工深度会对有意识记忆过程有显著性影响[24]。

4.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伴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价值也日益彰显,不仅在医学、教育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外,还逐渐深入到经济学、体育健康等领域。如林树等人运用加工分离程序对广告加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内隐记忆对广告的设计有着影响作用[25]。贺伟婕等人对名人代言广告的内隐记忆及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代言人相关程度对广告内隐记忆效果影响显著,而吸引力对广告内隐记忆效果影响不显著[26]。张春艳认为,内隐记忆也可以促进个体运动技能的提升,使个体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迅速做出无意识反应,以此来习得运动技能[27]。谢国栋借助加工分离实验程序,对运动负荷对动作内隐记忆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负荷对动作外显记忆有影响,但对动作内隐记忆影响不显著[28]。

四、未来研究方向

内隐记忆的研究是近年来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实验性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再到信号检测论、非线性模型等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不同方法和技术的融会交织,多个学科与领域的整合,成为日后内隐记忆的研究趋势。与此同时,脑成像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将会为内隐记忆的研究提供有力辅助,我们将进一步把握内隐记忆、不同心理现象对认知活动的影响程度,使认知神经科学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4.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60.

[3]Tulving. How many memory systems are there? Am.Psyehol, 1985(40):385—398.

[4]杨治良,郭力平.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1997(5):411—445.

[5]Jacoby L.L.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1(30):513—541.

[6]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1(2):113—119.

[7]郭秀艳.再认中意识与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J].心理科学,2002(5):535—537.

[8]杨治良,叶阁蔚,王新发.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J].心理学报,1994(1):1—7.

[9]郭力平,杨治良.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1998(4):319—323.

[10] 张印全,毕云飞.内隐记忆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2016(11):5.

[11] 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93—95.

[12]赵彤,赵富才.内隐记忆研究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9—113.

[13]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3,16(3):138—144+161.

[14]关守义,郭秀艳.内隐学习中知识习得及其无意识性测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2):191—201.

[15]徐大真.人工语法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4):450—453+511.

[16]唐小庭,吴光路.从内隐学习视角看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29(1):34—36.[JP]

[17]王云,岳云,孙永海.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3):491—493.

[18]卢利萍,恽晓平,桑德春.脑损伤患者的内隐记忆研究[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2015(3):15—19.

[19]林贤浩,林世泽,郑金炽,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J].心理科学,2012,35(2):477—480.

[20]刘光雄,杨来启.精神分裂症内隐语义记忆缺陷研究[J].陕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7):609—612.

[21]郑信军.同伴接纳性对中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发展与教育,2003(4):23—26.

[22]吴宇平,何胜昔,林瑾,尹文刚.父母常用管教语对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基于情境投射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7,34(2):211—216.[JP]

[23]陈图农,林万贵,季伟华.概念驱动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45—248.

[24]白晔,陈毅文.加工深度与FOK判断、内隐记忆的关系[J].人类工效学,2009,15(1):1—5.

[25]林樹.对广告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05,37(5):694—701.

[26]贺伟婕.名人代言广告的内隐记忆及行为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1):67—72.

[27]张春艳.不同技能水平体育专业大学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8]谢国栋.运动负荷对动作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1.

An Overview of Implicit Memory Experiment

ZHANG Xiao-dan

(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Implicit memory refer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on the individual behaviors in the case of unintentional or unnecessarily intentional memory. There were several experiment methods of implicit memory, such as experimental separation paradigm, process separation paradigm,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paradigm, non-parametric model, and so on. The studies on the implicit memory experiment focuses on some fields such as education, medicine, social cognition, econom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so on. The study fields of the implicit memory experiment will be expanded in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Key words: im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experiment; research paradigm; application; research direction

猜你喜欢

研究范式研究方向应用
大学生同辈群体研究的三个基本方向
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课堂
行为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