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题研究视域的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探究

2018-01-23孟庆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专业发展

孟庆焕

摘 要: 中小学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承上启下、传达落实,这支队伍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办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研究是中层干部专业成长的“沃土”,它既以问题为导向服务于学校实际,同时又能够提升中小学中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基于课题研究视域的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求促进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中层干部;课题研究;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26-03

中小学课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量问题,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学校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中小学中层干部,既不同于校长又区别于教师,他们的专业成长该如何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成长为校长后备力量呢?本文就基于课题研究视域的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做简要探究。

一、做好课题研究的选题

中小学中层干部课题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做好课题的选择和设计,即选题既要有理论指导意义,又要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研究课题从何而来?实践证明,中小学中层干部具有课题研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他们每天都扎根于课题研究的第一线,全面了解教育教学和管理现状,有着专职研究人员不具备的优势,工作本身即是课题选择的不竭源泉。然而,现实优势能否转化成研究成果,关键还在于如何发现并提炼出有意义、有创见的课题。

(一)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

1.选题的目的性。课题的选择要有明确的目的,坚持问题导向,从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出发,能解决实际困难。在研究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来研究?研究成果运用对实际工作具有什么价值?只有课题选择目的明确,才能真正体现其意义所在。

2.选题的科学性。选题要尊重客观规律,即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认识规律,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需要,符合科学研究的需要。课题研究能推动学校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快乐、全面发展。不能凭空臆造,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3.选题的创新性。所选择的课题要具有新意,一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研究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二是要有新内容,選择没有人研究过的领域,或者是有人研究过却未能明确解决的问题,避免重复研究;三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即使对一些老课题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以新的视野重新得出新结论。

4.选题的可行性。选择课题时,要分析清楚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方面,要考虑课题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必备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精力等是否满足课题研究的基本需要;客观方面,是否有足够的研究资料、工具、设备、经费、时间,是否能得到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等。

(二)课题选择的方法

中层干部选择研究课题,要在遵循课题选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提炼,抓住问题的关键,掌握选择课题的基本方法,就能发现并提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1.问题筛选法。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中小学中层干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问题即课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具有研究价值,这就需要研究者区别对待,认真筛选。作为研究课题,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一是问题要有正确的前提,前提不正确或不存在,课题就没有研究的意义,如要进行学生厌学问题研究,那么学生厌学的原因就必须要弄清楚,否则研究就会偏离方向;二是问题的结论是可以事先预测并客观存在的,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事先可以预测二者有一定的联系,然后经过调查、统计分析,研究者就可以得出二者的相关度,进而提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和措施;三是问题应当具体明晰,有明确界定,而不是笼统概括、模糊不清的。也就是问题的解决能够服务于实际,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研究课题确定后,还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关于提高农村中学校本研修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个课题,定性分析即农村中学校本研修有哪些形式?什么样的校本研修对农村中学是有效的?目前农村中学的校本研修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定量分析即如何测量农村中学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效度指标是多少?校本研修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匹配度,所占比例是多少等等。只有做好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的问题才更加具有科学性。

2.经验提炼法。中小学中层干部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数没有进行总结提升,或零散地分布于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点上,或者随着人员的退休而消失。研究者可以将这些经验变成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辅之以数据、推论、佐证,使其形成典型经验加以推广,以提升价值。如,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等都属于经验性课题研究,将管理者的这些经验加以提炼,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就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提升效率和质量。

二、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设计研究方案

选择好研究课题之后,就要设计研究方案,规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首先要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对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然后提出自己对课题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任何研究假设都具有推测的性质,且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假设不是盲目臆断,要以相应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为基础、以事实经验为根据、以原有研究为借鉴,而又经过课题研究者的论证和推理。

拟订研究计划也是设计研究方案中的关键一步,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这样可以促使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和行为调节。课题研究可以兼用多种研究方法,诸如文献搜集、问卷调查、组织访谈、个案研究、教育观察、实验研究、比较研究、教育测量等,凡是能够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可以运用。

课题研究与工作改进是同步进行的,所以研究步骤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将研究改进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研究计划还应包括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计划中也应该有研究、设想、反思、调节、资料积累等。

(二)做好行动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将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中小学中层干部课题研究不同于其他的理论研究,更应该以行动研究为主,避免单纯思辨。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将课题内涵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集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行动研究是一种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方式。从根本上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理念,是以研究者为主体的研究。行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获得方法的途径也是不同的,首先要学习他人的优秀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经验,学习先进的课题相关理念。课题组成员之间要切磋与研讨,发挥各自的研究优势,弥补各自的研究不足,将反思与改进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边研究边改进,不断澄清问题,也是不断清晰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反思与积累,难免形成对问题的新思考,也难免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原有的研究计划。这种情况下,计划有调整,行动也随之变化,都是情理之中的。行动研究是开放的,要利用各种因素,对研究过程做出调整[1]。

行动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边总结、边研究、边改进、边积累资料,逐步提升认识水平的过程。积累资料的过程是分析情况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因此搜集和积累资料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积累资料时要重视实践中的反思,搜集整理数据,关注实践中客观出现的情况,呈现研究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撰写研究报告

中小学中层干部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通过行动做研究,重要的还要撰写研究报告,将行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考、新创意全面而翔实地记录下来,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改进方案,进而广泛推广。

研究报告的撰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而关键的过程。分析总结全部研究过程,在充分反思、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过程,找出问题中稳定而关键的深层原因,以及规律性的关系与联系,对课题研究材料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形成研究报告。中小学中层干部的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不同于学术研究,研究报告应以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清晰明了,具有在中小学中分享、推广的效能。

三、避免研究误区

(一)重功利,轻实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中小学校比较重视课题的研究数量和研究层次,往往会尽力争取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课题,课题越多越好,级别越高越好,课题研究的功利性很强。学校教师往往把参与高级别的课题研究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重要成果,成为自己职务晋升的重要砝码。这已经严重背离了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初衷。争取到课题后学校组织召开一个课题研究的开题大会,至于以后的研究过程,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成果是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提高,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课题研究,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是一种浮躁的研究,缺乏实效性,对中小学校的实际工作来说意义不大。中层干部在做课题研究时,应避免这种误区,不能单纯追求课题研究的功利性,还应注重研究实效,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上。

(二)重演绎,轻实践

多年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表明,许多中小学教师都热衷于理論研究,在教育理论文献中选题,模仿专业人员做课题研究。研究课题本身以假、大、空的纯理论性课题为多,主要的研究方式就是查找文献,闭门造车,通过理论的演绎推理,最终形成研究成果。而一些与教育教学联系密切的实践性课题,却鲜有人研究。对于中小学中层干部来说,研究这样纯理论研究的课题既没有实际意义,又很难操作。

“从研究的层面上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理论研究。纯理论研究在于回答‘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纯理论研究常常是哲学性的思辨。二是中观层次的研究,是既面向理论又面向实践的研究。三是纯实践研究。纯实践研究在于回答‘怎么办或‘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2]中小学中层干部做课题研究时,应尽量避免走入纯理论研究的误区,因为中层干部的工作性质不同于理论家,更不是学者,这不是在发挥自己的长处。中层干部立足于中小学实际,立足于解决问题,应该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但中层干部又有别于基层教师,研究又不能完全是经验性的描述,这就应该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找好契合点,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概括、比较,理论性可能并不高,但可以丰富中小学教育理论,加强教育教学实践,也不是单纯的经验累积,而是经验的升华与总结。因此,实践研究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中层干部。

(三)重大题,轻小题

中小学中层干部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有时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喜欢选择大课题来进行研究,没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例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关于学校文化构建的研究”“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研究”等。这些课题虽然都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但课题涉及分支领域太多,范围较大,很多问题超出中层干部的个人能力范围,是无法有效开展研究的。因此,中小学中层干部选择课题的大小应该以“适度”为准,以小课题研究为主,做到“小题大做”,可以就围绕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把小的课题研究到精、细、透。研究周期不宜过长,一般为一年即可。参与人员也不宜过多,三五个人为好。加强工作中的自查、反思、内省、探究,做到研中用,用中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四、增强推广意识

任何一个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都应该及时总结、反思经验和不足,为推广实施做好准备。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的指导性和推广性。

很多中层干部在做课题研究时,只注重结论得出、不重视成果推广,缺乏推广意识。主要原因:一是应用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清楚为什么推广和怎么推广,也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注重了课题的学术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实用价值,导致结果操作性不强;二是对研究信心不足,认为只有比较突出且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进行推广;三是认为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事情,不是课题组本身能够做的[3]。

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该贯穿整个课题研究的始终,从课题成果推广范围来看,可大可小,大到全县全市推广,中到在全校推广,小到在课题组所在年级组、教研组推广。从推广方式来说,可以是大面积辐射式推广,也可以是小范围以点带面式推广。从推广内容上来说,可以是综合全面性的,把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一步具体详细的做法、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得的成功典型经验等综合起来进行推广介绍,也可以是专题单项性的,就某个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以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以課题研究为抓手促进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是精准的。学校管理者要树立研究意识,努力搭建适合中小学中层干部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拓展中层干部专业发展的视野和层次,以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佩清.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如何“创新”[J].科研方法,2009(7):55—56.

[2]刘本剑.教师如何选择教育科研课题[J].教育园地,2007(1):168.

[3]严先元.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level Cadres in [JZ]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Research

MENG Qing-huan

(Qiqiha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Qiqihar 161005, China)

Abstract: Middle-level cadre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erving as the bridge between leaders and subordinates, convey and implement policies, who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levels. The subject research is the "fertile soil" for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middle-level cadres, which not only serv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with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but also improves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middle-level cadr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level cadr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level cadr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 words: middle-leve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officials; project researc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