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角色探析

2018-01-23蒙玉鸾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智慧教学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从教育生态学和智慧教学的特点出发,探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新生态角色,以期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平衡且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智慧教学;生态角色

【作者简介】蒙玉鸾,海口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管理研究( QJY201710109)之系列论文。

目前,各大高校分分加大对智慧教学的投资,将信息技术、數字技术和线上网络与教学进行融合。智慧教育是依托移动互联与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泛在化、感知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唯有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这三个生态因子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学的智慧化步伐,对于外语教学,作为三个生态因子之一的整体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打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冲击着教师作为原有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甚至出现了英语“无人教育”的推论。我们有必要重新探究大学英语师生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中的角色和地位。

一、 智慧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特点

1.智能高效是智慧教学的一大特点。 张坤颖指出人工智能是一种增能、使能和赋能的技术,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形态分为主体性和辅助性两类。主体性是指特定教育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体,如智能教学机器人、智能导师系统等;辅助性是指将人工智能的功能模块或部分结构融入到教学、资源和环境、评价和管理之中,转变为媒体或工具以发挥其功效,如智能化评价、自适应学习、教育管理与决策等。

以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例,课前教师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进行备课,可与全国各地教师实时共享教案,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平台将课前预习资料推送至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空间,并与学生进行及时互动交流,及时调整完善教学设计。课中,可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连接教学平台与教师实时互动,教师可以“一对多”的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交流中,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课下,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作业,还可以与学习共同体完成思维碰撞,由平台完成作业批改,给学生实时反馈,大大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

智慧教学云平台的另一大特点是交互性。对于外语学习者,学习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缺乏口语输出练习。以U校园平台的Utalk视听实训模块为例,其配备了完形填空人机对话和电影配音两种题型。视频学习资源多达5300多分钟,音频图文资源超过2500条。学生还可以体验超过1000道跟读和角色扮演等口语练习题和超过600道其他题型的练习题。人机对话能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自信,解决“哑巴英语”问题。

2.大量优质资源共享。智能教学平台整合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大到系列课程,小到某个知识点的微课,其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渠道更加多样,学习的空间更加自由,学习的内容更加个性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禁锢于一个教材,无法兼顾学生差异的诟病。对教师而言,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宽了教学视野。同一教材内容,可以有各种解读视角,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以此同时,平台的U研模块,为教师提供了大量进修提升和科研的前沿课程。教师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以迎接在教学智慧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3.机器、教师、学生是智慧化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和学生,即使在教学中出现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介形态,录音机、电视等教学工具,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这些工具、媒介、技术在教学中也仅仅是充当辅助教学的角色,并没有改变教学核心要素的地位。当人工智能进入教学,机器可以从整个教学过程辅助教师备课、演示、教学、答疑、测评,全方位陪伴学生学习,教学核心要素因此发生改变,教师、学生和机器成为教学的核心,机器将在教与学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4.移动学习和碎片时间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室和书本。智慧教学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都是学习的工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课堂得到无限延伸,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随时可学、随处可学更符合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们的学习习惯。

二、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主体探索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师生之间是简单粗暴的单向互动。师生互动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单独或集体回答”,学生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师生长期的生态角色错位使课堂变得程序化,扼杀了师生的生态群体动力,破坏了课堂的共生性和动态平衡性,往往容易导致“花盆效应”。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外语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师课堂,而是基于某一智能教学平台的“教师--机器--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与交流。如图所示。

课前,教师通过智能机器备课并发送课前预习内容。学生通过智能机器学习预习学习内容。课堂上,师生通过智能机器签到、提问、投票等。课后,教师通过题库布置作业,学生在平台上提交作业。智能批改能实现快速批阅反馈。教师通过平台得到测评结果和数据分析能够使教师更加精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智能机器贯穿了真个教学过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机器、教师、学生是智慧化教学的主体”这一结论呢?我们通过纸质问卷调查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解,该问卷以教师和学生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为主要内容,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如下:

1.你希望老师做些什么? (教师的作用)

2.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还需要教师? (教师的地位)

3.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向谁求助? (教师和智能机器的作用和地位)

4.在课堂上,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地位)

5.你喜欢那种授课方式的老师? (教师的角色)

6.你认为智能机器能否取代老师?(机器的地位)

问卷调查共向学生发放150份问卷,有效问卷125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整理,我们发现大学英语微观课堂生态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智慧教学环境的主体,智能机器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助手”,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要想达到生态课堂的和谐统一,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拥有合适的位置,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大学英语微观课堂生态环境下,教师要利用智能平台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各个生态体间要有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使大学英语微观课堂充满活力和平衡。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加专业。教师应该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调整自身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新教学环境的良性生态发展。

三 智慧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角色转变

1.在课程设计环节,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和“选取者”。在课程设计环节,教师担任着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和“选取者”的角色。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由原来传统的知识权威者转向以学生的引导者、由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已经不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面对容量大、种类多、更新快和质量优的海量教学资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获取有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在所有在线资源进行研究评价,根据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和系统性选取包括知识点视频资源、拓展资源和相关讲义资料等。

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师具备高效的在大量网络资源进行快速准确搜索塞查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教育将会更加个性化,教师逐渐从“教书匠”向高水平“导师”提升。教师这个职业不会消失,相反,教师的角色显得更加重要。

2.在课程实施环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在课程实施环节,教师是“组织者”。课程实施包括组织学生课外和课上的学习。课外组织学生线上学习,课堂中对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充分互动。

其次,教师又是“监督者”。教师全程参与课堂实施过程,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对落后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和督促。教师的“监督者”角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线上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觉和自控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要通过平台在线上和课上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和督促。

3.课程评价环节的“评价者”和“参与者”角色。课程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中,教师作为“评价者”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审。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师作为“参与者”接受学生对其教学情况的评价。学生通过填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学生评教,调整和完善课程实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四、結语

在新的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权威的知识灌输者逐步转变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选取者、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评价者等诸多的角色。智慧教学生态环境为外语教学研究打开了一扇窗,为解决传统外语学习环境生态失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条件。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新角色,扮演好新角色,以构建平等、民主、自主、开放、亲密的新型生态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坤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远程教育杂志,2017(5):54-63.

[2]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3]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8-13.

[4]王峥.对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SWOT分析及应对[J].郑州大学学报,2015(02):100-103.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智慧教学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