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18-01-23柳琳琳
柳琳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诊科疾病患者作为护理效果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急诊科患者随机均分为两个急护组:即急护A组(n=100)与急护B组(n=100)。对急护B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诊科护理模式,而对急护A组患者则在急护B组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进而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臨床效果。 结果 经急诊科分组给予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有良好改善、心理状态也有明显缓解。但经差异检验,急护A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减少率(88%)明显高于急护B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转至普通病房进行治疗的病例(42例)也明显多于急护B组(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及早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尽快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以利于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治护配合程度、缩短康复进程,并且还能够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急诊科护理中开展实施。
[关键词] 心理护理;急诊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c)-01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disease in thi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Jul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ll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urgent protection groups: namely, emergency nursing group A (n=100) and emergency nursing group B (n=100). For group B,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mode was implemented, while group A on the basis of group B add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ode.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n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giving comparable nurs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 number of vital signs were improved, mental state had 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examination, th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adverse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loss in group A was 8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of 42%,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42 cases were transferred to ordinary ward fo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group B of 25 cases,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giving goo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improve the bad state of mind of patients,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burden, facilitate the vital signs of stability, improve the nurse cooperate cure degree, shorten the recovery process, and also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so it is worth implementat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Emergency care; Clinical effect
急诊科接触的病种多且抢救及监管的任务重,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由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大多为突然遭受意外损伤或者为突发病[1-2],起病迅猛急骤、病情较危重,所以,急诊科抢救医疗与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未来的康复效果,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多数急诊科患者的心理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易出现很多不良情绪反应及心理负担[3-4],会导致配合治疗的效果差、预后不佳,因此,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内心承受力、提高治疗配合度极促进身体康复等有显著效果。现该文将对该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诊科疾病患者进行可比性护理研究,总结急诊科实施的可比性护理方法,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发现,接受心理护理的100例急护A组患者恢复的效果更加满意,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急诊科疾病患者作为护理效果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急诊科患者随机均分为两个急护组:即急护A组(n=100)与急护B组(n=100)。急护A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24~79岁,平均年龄(46.62±8.59)岁;外伤58例、急腹症35例、中毒7例。急护B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23~79岁,平均年龄(46.58±8.65)岁;外伤57例、急腹症36例、中毒7例。收治的两组急诊患者的臨床资料相似度极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进行可比性护理研究的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急护B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诊科护理模式。而对急护A组患者则在急护B组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模式,但应先根据每位患者的行为、语言及表情等典型表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细化分型,如:紧张焦虑型、急躁愤怒型、抑郁不安型和恐惧绝望型。然后开展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一般性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送至急诊科接受抢救治疗时,医护人员应迅速接诊、态度和蔼、动作敏捷、技术娴熟、整体操作有条不紊,并且应密切监测危重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5-6],并及时记录,全面分析,利于医生准确分诊,必要时立即配合开展紧急抢救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密切沟通,观察其心理状况,耐心解答其问题,尽量满足其合理性要求,建立良好关系,增强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信任感、安全感,利于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抗病信心。
1.2.2 针对性心理护理 明确患者的紧急入院治疗的原因、病因,并依据根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型及对不同心理状态分型特点的准确把握,开展针对性特殊心理护理服务;同时,注重每位患者的个人隐私,加以尊重和保护[7],以争取患者能够最大程度的自动配合急诊科救护工作的进行。
1.2.3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由于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知不够,易产生紧张、焦虑、激动及不冷静等情绪压力,会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因此,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影响,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家属尽快冷静、相信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并及时向其汇报抢救的结果,以获得理解,进而共同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科患者经可比性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即减少率),以及统计经急诊科精心监察治疗72 h后,两组转入普通病房进行继续治疗的病例数,以明确开展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比较检验;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到该院急诊科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抑郁、焦虑、急躁、绝望等不良心理,两组间的比较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急诊科分组给予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有良好改善、心理状态也有明显缓解,并且经两两差异检验,急护A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减少率(88%)明显高于急护B组(42%),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2.2 临床效果的比较
经急诊科精心监察治疗72 h后,急护A组转至普通病房进行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例有42例,其明显多于急护B组的25例,两两两比较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0 5,P<0.05),故可充分说明心理护理的实施对减轻急诊科患者负性心理有显著作用,可明显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进而帮助其平安渡过危险时期。
3 讨论
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常常面对的是一群特殊性很强的疾病患者,由于患者随时面临着生命威胁,其心理常出现高度应激性反应,而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往往对这些心理状态差的患者无明显调节作用,不能及时缓解其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其治疗的效果[8-9]。而心理护理措施则能够很好的依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型,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工作,能够及时缓和其心理应激性反应、减轻其心理压力,进而可明显提高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特别利于危险期的安全渡过。
在心理护理开展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要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对患态度,护理动作娴熟且有条不紊,并且要不断学习心理学及伦理学知识,以在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服务时,充分发挥心理护理作用,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另外,还要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通过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促进家属主动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持与鼓励,促使患者的身心能够始终保持最佳治疗状态,进而提高急诊科的抢救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两组患者在刚到该院急诊科时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抑郁、焦虑、急躁,甚至绝望等多种严重不良的心理情绪,且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急诊科分组给予的可比性护理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有良好改善,并且心理负性情绪也获得明显缓解,通过两两差异检验可知,急护A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总减少率为88%,其明显高于急护B组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该结果与宋新华等[10]的研究结果(即: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87±4.85)分和(42.84±4.55)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似。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还能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 周娟.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2):123-124.
[2] 郭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35):223-224.
[3] 付玉鹏.浅谈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9):108-109.
[4] 徐学淼.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36):154-156.
[5] 赵敏,高晓霞,汤晓燕.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229-230.
[6] 漆霞.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371-372.
[7] 高艳艳,潘婷.心理护理在重症急诊患者护理应用中的临床研究[J].特别健康,2016(15):116-117.
[8] 李卫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4):15-16.
[9] 张莉,赵逸竹.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261-262.
[10] 宋新华,徐小雁.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2):1525-1527.
(收稿日期:2017-08-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