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2018-01-23刘娟玲
刘娟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技能、就医环境及服务态度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优质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4-0154-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ex in quality nursing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LIU Juanl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Ji'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Ji'an 3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ex in quality nursing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thods 534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s. The quality of care, adverse events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s of nursing defects and acc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kills,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service attitud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ex in quality nursing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n obviously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ex; Quality car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ursing quality
隨着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优质护理因其人性化的护理理念、精细化的护理过程,在临床中应用愈加广泛[1]。传统护理质量评价方法除通过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外,也有研究将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由于这些指标与医疗活动关系较紧密,无法有效反映优质护理效果[2]。本研究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优质护理评价及其持续改进工作中,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34例,均知晓本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267例)与对照组(267例)。观察组男148例,女119例,年龄22~76岁,平均(43.95±8.87)岁。对照组男151例,女116例,年龄25~77岁,平均(45.72±8.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使用传统质量监控方法管理,如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差错等进行记录,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①拟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拟定标准参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护士学会有关指标的定义、美国护士质量中心相关规定等,指标包括:结构指标: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专科护理质量;过程指标:接受护理时数、分级护理落实率、高危风险处理合格率、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率;结果指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患者对护理技能、环境及服务态度满意度。②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邀请护理专家评定初步拟定的护理指标,参与评定的临床护理人员对拟定的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敏感指标为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率、分级护理落实率、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高危风险处理合格率。③敏感指标评价方法: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率:根据药品安全管理核对量表检查使用合格率;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后均按照护理记录单进行记录,由护士长统一查看分级护理落实情况;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统计护理人员认错患者发生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每月举行护理人员专科技能测评考试,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高危风险处理合格率:查看护理记录单中高危风险发生例数及处理情况。④应用:组织培训护理人员敏感指标相关知识,并将敏感指标融入优质护理评价标准;指导护理人员记录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评价表;每月召开优质护理分析研讨会,分析敏感指标发生率,将突出问题进行合理排序,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差错出现较多的指标列为优先改进对象。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定[3],评价内容为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情况、分级护理落实情况、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专科技能、风险处理水平5个敏感指标,每个指标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佳。②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缺陷包括病史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麻醉记录等方面;意外事件主要包括跌倒、意外拔管、感染、用药错误、坠床等方面。③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技能、就医环境及服务态度三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为满意(85~100分)与不满意(0~84分)两个等级。满意度为满意例数在总例数中的占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相关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情况、分级护理落实情况、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专科技能、风险处理水平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1.87%及意外事件发生率0.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9%、7.87%(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技能、就医环境及服务态度方面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见表3。
3讨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患者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理论上需包含3个特征即重要性、敏感性及预后相关性[4,5]。护理质量的评估结果受多个环节影响,如果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结构与过程评价,将会对护理质量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6]。因此,建立客观、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护理质量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数据为基础,通过监测确定的敏感指标数据进行评估,数据监测主要用于提醒共性与个性问题,护理人员通过每月分析研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针对性改进措施[7]。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指标的确立基于大量参考文献、专家讨论、小组讨论基础上,科学性较高[8]。郭秀敏等[9]研究指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尽可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中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药品使用及安全管理、分级护理、识别患者身份、护士专科技能、高危风险处理等方面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探讨其原因在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将护理过程分解成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均设定量化评定标准,结合患者需要,重点控制过程指标,重视结构指标与结果指标,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因此,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0,11]。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从重点环节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将护理评价具体量化,有利于护理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动态改进护理方案,及时有效地纠正护理缺陷,减少意外事件发生[12]。本研究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时监测护理过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缺陷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探讨原因在于,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每月举行分析研讨会,明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护理差错与缺陷,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13]。相关研究指出[14],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与意外事件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在优质护理工作管理中应用敏感指标评估护理结果,有利于护理人员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促进其提升自身护理知识与技能,确保护理质量[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技能、就医环境及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讨论相一致,说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技能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制定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主要适用于普通病区,而对于重症监护病室及其他专科性较强病室,指标不一定适用,因此针对此类病室,需探讨更为精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关键问题,帮助护理人员迅速找到护理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優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护理质量提高与护患关系和谐,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 杨玉茹.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四川医学,2017,38(5):597-598.
[2] 刘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32):107-108.
[3] 成翼娟,冯先琼,宋锦平,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6-28.
[4] Munten DG. Nursing 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s for nursing home car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iterature,policy and practice[J].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Evidence Based Practice,2014,12(1):16-17.
[5] 匡玲,温贤秀,唐颖,等.中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评价研究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2):183-185.
[6] 顾敏,陈要武.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5,30(13):4-7.
[7] Sarah Burston B. Nurse-sensitive indicators suitable to reflect nursing care quality: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issu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12(1):1785-1795.
[8] 李智英,成守珍,吕林华,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4, 49(10):1168-1171.
[9] 郭秀敏,周爱霞,杨春艳,等. 3个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9):1001-1003.
[10] 张华芳,黄丽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91-993.
[11] 张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2):1-2.
[12] 余满荣,苏丹,张明会,等.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18-421.
[13] 朱玉花,李秋玉,蔡卫梅,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癌痛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9):857-859.
[14] 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5-869.
[15] 周萍.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54):274.
(收稿日期:2017-0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