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2018-01-23吴超吴毅罗昊宇
吴超+吴毅+罗昊宇
[摘 要] 习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基于对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梳理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的内在关系,深入开展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1. 074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1- 0179- 02
1 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1.1 从国家相关发展理念上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模式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16年4月习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表明智慧城市已成为新时代新阶段以信息化引领城市创新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1.2 从信息社会发展规律上看,智慧城市建设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改变城市运行样态、转变城市传统治理机制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全面感知促进城市信息化发展,使城市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瓶颈,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制度+技术”的城市治理体系。
智慧城市中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广泛的互通互联,有效动摇了政府的信息垄断地位,使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间的横向联系不断加深。同时,海量数据的充分整合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率,政府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在短时间内使各系统间的隐形联系“显现化”,以充分掌握信息为基础进行最优化决策。通过泛在信息的无缝对接和自管理机制,实现各子系统的协同运作,降低政府对具体事务的介入频率,促使政府真正从“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此外,扁平的组织形态重构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政府机构间的关系,线性的“治理与被治理”有望被环状的协同治理取而代之。因此,智慧城市不仅改变了城市的运行样态、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對传统的城市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大抓手
2.1 了解城市
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是全面了解这个城市治理能力、治理方式,进而有效评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全面、真实地了解城市成为可能。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城市,运用物联网等方式采集城市活动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城市活动各个方面的综合、全面感知,通过智慧城市中心及城市大数据平台的汇聚,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城市。
2.2 理解城市
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理解这个城市治理能力、治理方式,进而准确认知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根本是客观、多角度地理解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细化和推进,带来数据井喷式的爆发,而数据就像城市运行的血液一样,遍及城市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对感知层面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并建立关联关系,实现大数据汇集、加工和分析,为全面、客观地理解城市,提供大数据支持。城市治理也正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和“智慧治理”逐步演变,也可推动城市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
2.3 分享城市
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是分享这个城市。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促使参与城市治理各方主体实现多元互动,而这个介质,正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参与城市治理的多元主体全方位展示当前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借助智慧城市的平台体系,来实现各主体间的分享互动。
3 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3.1 以智慧城市促进城市感知敏捷、动态,进而动态全面地了解一个城市
城市感知敏捷、动态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要素。物联网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角色。由于城市中的对象多种多样且数量巨大,需要通过智能管道将这些智能传感器,方便且低成本地连接集成为统一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信息的快速、及时并敏捷地感知发生问题的城市设施对象,通过云化的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对感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分析处理的成果,城市的管理者可以科学及时地决策,找出有效的对策消除导致“城市病”的病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智慧、贴心的服务,使其生活健康、便捷,城市变得平安、生态、宜居。
3.2 以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管理安全、高效,进而深入变革地理解一个城市
城市管理的安全高效是城市运行的重中之重,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最为基础,也是首要达到的目标。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安全高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城市治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全面、精确、实时地掌握各类风险动态,提前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实现人与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城市与社区的应急管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3.3 以智慧城市促进公共供给优质、均衡,进而深入变革地理解一个城市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化供给,这是衡量一个城市治理是否现代化的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标志。智慧城市建设,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推动城市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广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在医疗、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就业、保障、供电、供水、供气和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智慧社会事业体系,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服务等社会事业体系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容量的网络公共知识库,使城乡居民人人均可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途径共享社会事业的成果;加快建立智慧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人口管理系统和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智慧公共服务的成果与实惠。endprint
3.4 以智慧城市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进而深入变革地理解一个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促进以智慧产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信息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建设面向公众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服务的“智慧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出能够提供智慧技术、智慧服务、智慧产品的新行业。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与传统相关产业实现跨领域、跨地域的深度融合,催生产业链垂直整合,以智慧理念和智慧产业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5 以智慧城市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友好,进而深入变革地理解一个城市
传统城市发展可促进经济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无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友好型发展。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绿色友好型发展在智慧治理方面体现为绿色友好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生态友好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智慧城市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技术体系,运用绿色科技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延展和拓宽了城市信息化的新内涵,极大地推动了建设新一代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態城市的可能,为城市生态环境绿色友好发展,提供技术与发展的可能。
3.6 以智慧城市促进社会参与多元、互动,进而多元互动地分享一个城市
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城市决策是城市治理各主体在充分参与互动的基础上达成的治理共识。所以,没有社会参与的多元和互动,就无所谓城市治理现代化。社会参与多元互动同时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和治理的重要衡量标准。智慧城市是人的智慧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它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为城市居民和各个治理主体参与到城市治理方面,提供更加便捷、迅速、高效的参与渠道和网络,增强城市治理主体,尤其是城市居民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城市决策参与能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未来城市应该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居民在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也应该更重要。城市智慧治理要求政府开放与城市发展相关的数据能够进一步推进城市智能发展。未来城市智慧治理应该能够为鼓励推行公私合作互动模式创新,提升社会参与城市发展和治理的能力,使科技、政府、市场与居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4 结 语
城市治理现代化不仅是政府治理行为的现代化,更是城市的内在属性与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生态的发展的整体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并不是在原有城市治理的基础上附加信息化、智慧化的要素,而是以智慧化为支点,了解城市、理解城市、分享城市的过程,进而撬动整个城市的治理现代化,使城市治理形成一个连接各个主体在内的功能相互协作、成果相互共享的良性治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丕峰.浅谈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023.
[2]仇保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程大章.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张璐,张冰.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浅析[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