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23张艳杰高月秋冯春文锐刘红季先友
张艳杰+高月秋+冯春+文锐+刘红+季先友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74例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静脉动力梯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 肝静脉动力梯度低于对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食管静脉Grade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静脉Grade分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再次出血率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降低早期再次出血风险。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套扎术;β受体阻滞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40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 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则是急危症状, 患者甚至可因大出血而死
亡[1]。内镜套扎术是临床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但术后再出血及相关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恢复缓慢。本研究分析患者行内镜套扎术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观察组男23例, 女
14例, 年龄(48.3±14.4)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22.5±3.3)kg/m2,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性肝硬化25例, 酒精性肝炎性肝硬化8例, 其他类型肝硬化4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46.5±12.3)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22.9±3.7)kg/m2, 乙肝性肝硬化23例, 酒精性肝炎性肝硬化8例, 其他类型肝硬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内镜套扎术治疗。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术前给予奥曲肽0.6 mg持续泵入, 12 h/次, 2次/d;门静脉收缩压维持在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红蛋白
≥70 g/L, 于病情平稳期且活动性出血间歇期行内镜套扎术。先行常规胃镜检查, 探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出血部位、出血原因、有无胃底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形成。探查结束后, 于胃镜处安装套扎器, 先进入胃腔, 然后缓慢退镜, 选择合并静脉血栓形成曲张显著的静脉, 先结扎其远端, 再以逐步以螺旋式结扎曲张静脉的近端, 一般每条曲张静脉套扎
4~6个点, 距离2~3 cm。遇活动性出血, 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寻找出血责任静脉, 先用橡皮筋结扎, 再于责任静脉近端套扎。β受体阻滞剂选用卡维地洛, 用法和用量:术后口服卡维地洛, 初始剂量为6.25 mg/d, 此后每周增加6.25 mg/d, 最大剂量<25 mg。如血压<90/60 mm Hg, 心率<55次/min, 则应减少剂量。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静脉动力梯度及食管静脉Grade分级。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再次出血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71.5±21.6)g/L、凝血酶原时间(16.4±3.2)s、肝静脉动力梯度(17.5±6.8)mm Hg;治疗后血清血红蛋白(98.5±12.6)g/L、凝血酶原时间(16.1±
4.3)s、肝静脉动力梯度(11.3±4.2)mm Hg。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71.9±18.5)g/L、凝血酶原时间(16.5±3.6)s、肝静脉动力梯度(17.1±6.0)mm Hg;治疗后血清血红蛋白(88.6±14.3)g/L、凝血酶原时间(16.3±4.1)s、肝静脉动力梯度(16.6±4.7)mm Hg。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 肝静脉动力梯度低于对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食管静脉Grade分级轻度8例、中度22例、重度7例,
治疗后轻度24例、中度12例、重度1例;对照组治疗前食管静脉Grade分级轻度10例、中度19例、重度8例, 治疗后轻度15例、中度16例、重度6例;两组治疗前食管静脉Grade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静脉Grade分級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再次出血率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镜下套扎术是通过结扎黏膜下层曲张静脉, 阻断血流并促使其血栓形成, 从而诱发黏膜无菌性坏死的一种止血或预防出血的方法[2]。单纯内镜套扎只能结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曲张静脉, 对于较为粗大的曲张静脉套入困难[3-5], 故术后再出血风险较高。β受体阻滞剂不但可阻断β1肾上腺受体, 降低心排出量, 减少内脏循环, 还可通过阻断β2肾上腺受体降低门静脉压力, 以往常用作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性措施[4, 6-8]。本研究中选用的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断剂, 除可阻断β受体外, 还可拮抗α1肾上腺能受体, 从而减少肝血管阻力[9, 10], 促进门静脉压力的降低和肝脏微循环的改善。二者联合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清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静脉动力梯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 肝静脉动力梯度低于对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食管静脉Grade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静脉Grade分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再次出血率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 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降低早期再次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1] 胡志勇, 肖绍树, 田德安.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再出血危险性预测的研究进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10):109-113.
[2] 梁艳娉, 巫织娥, 周小香, 等. 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安全性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 35(4): 516-519.
[3] 莫翠毅. 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8):1257-1259.
[4] 段旭红, 诸葛宇征, 张峰.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进展. 胃肠病学, 2015, 20(10):629-631.
[5] 李慧博, 刘冰熔.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预防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进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11):1307-1310.
[6] 冯瑞兵.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Meta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5(2):74-78.
[7] 丁世华, 杨冬华, 汤绍辉, 等. β受体阻滞剂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内镜套扎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7):587-588.
[8] 郑双英, 陈明锴, 刘书中. 内镜套扎术与套扎联合药物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4(3):473-476.
[9] 黄宣, 吕宾, 孟立娜, 等. 内镜下套扎术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的荟萃分析. 胃肠病学, 2007, 12(1):9-13.
[10] 柳忠生, 单忠元, 荀福义. 胃镜套扎术合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8):973-975.
[收稿日期:2017-1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