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红色校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探析
2018-01-23陈爱平赵盼
陈爱平 赵盼
【摘 要】 文章论述了红色校史对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认为红色校史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熔铸灵魂的鲜活教材。提出激活大学红色基因的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大学可以通过挖掘整理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大力开展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际、校地合作促进红色基因和核心价值观代际传承协同创新,以丰富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作用等方式,让大学红色校史充分发挥时代价值。
【关键词】 大学红色校史;育人功能;协同创新
红色校史主要通过历史片段、典型人物、校训校歌等形式,具体生动地体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和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由衷信仰和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坚定信念,时刻昭示着信仰的力量。它是一所学校的光荣历史,也是大學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一、红色校史对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
1、红色校史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研究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坚持用学校的红色校史凝注的精神用来立心铸魂、成风化人,事例鲜活、作用很大。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西化分化和宗教渗透,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很大”。[1]用红色校史凝注的精神来教育引导在校大学师生,能够引领大学思政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够引导师生学史懂史,使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等要求落到实处;能够激励大学师生传承革命文化;能够陶冶师生思想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品格,能主动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去,落实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过程当中。
2、红色校史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大力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也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管理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发挥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大学弘扬其红色革命文化对于校园环境优化、活动组织、氛围营造和骨干师生培养有着独特功效,让身处其中的师生们不知不觉地融入红色革命精神之中,能弘扬传承先辈的革命和创业精神和爱国精神,能与当下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同呼吸、共命运。2014年5月召开的全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校园文化价值内涵,要积极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这些对于大学有效利用其自身的红色革命文化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契机,使大学红色文化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促使大学形成昂扬奋进的文化育人环境。
3、红色校史是大学生熔铸灵魂的鲜活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2]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谋求个人发展,应该胸怀大志,抱有救国救民、国家富强的一种大格局,要有担当情怀。大学生在学校所学,必须要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红色校史的培育,能够“学习和发扬革命前辈的精神品格,学习革命文化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二、激活大学红色基因的育人功能的路径
1、充分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红色文化的大学,自创立、发展到壮大,始终与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学校通过挖掘整理、重新排演推出《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有广泛影响的红色文化作品方式,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用文化艺术的形式讲好西电故事,凝聚西电力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红色精神成风化人。[3]井冈山大学从2007年开始开展“红色采风”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辖各区域,征集红色传说,记录红军革命事迹1000多篇,结集出版《井冈山的红色传说》6册。[4]安康学院源流之一是1943年抗战时期本着实业救国愿望建立起来的。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红色口述史抢救收集”,通过走访老校友、烈士校友家庭,收集、整理学校的红色口述史。拟将口述历史资料以及档案资料分类、梳理,建成覆盖音频资料、照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研究资料等组成的基本材料库,努力完善包括校史沿革中重大历史事件,挖掘出实业救国建校,“冯浩杰舍身救人”,老校友禹贵民、李建树、王安等发挥学校所学,立足岗位,努力奉献的专题,用以展示学校红色校史资源的最新成果,展示、宣传学校红色校史中蕴含的红色基因。
2、将红色校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
大学将红色校史资源转化成大学师生教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进课堂、进宿舍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促使进头脑、进心灵,现在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的风尚。从2004年开始,井冈山大学将革命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组织编写《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教材,在新生中宣讲,旨在将革命“历史转化为课程、史料转化为教材、现场转化为课堂,使学生系统掌握井冈山革命史,接受井冈山精神教育”,传好井冈山精神“接力棒”。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源头始于当年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该校新生入校“开学第一课”,就教唱校歌,让“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感召大学生,增强时代使命感,激励大学生树立与国家民族同在的担当意识。[5]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创办的大连理工大学,把思想政治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将党史党情作为新学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红色基因”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6]西安邮电大学校领导,主动带头深入到学生公寓的党员工作站里去讲授党课,让“两学一做”落到实处,该校还组织教师党员志愿者200多人,通过进学生公寓、进教室等走基层活动,让创新创业为主的时代精神、红色文化为主的爱国主义精神宣讲活动渠道更多、方式更加灵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力地助推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7]endprint
3、大力开展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期间,大学师生们寻访梁家河、重走长征路、参观纪念馆……通过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深深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养分和力量。活动在大学师生受教育的同时,也为延安的创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学生们用技术和电商平台,帮助创业者们把农产品推广出去,这是青年学子为老区人民服务的一种实践,也能够从学生们身上,看到勇于做事、敢于担当的态度,更是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8]据统计,“在2016年暑期已经有超过200所大学的学生走进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山、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地标,成为大学生了解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方式”。[9]
4、加强校际、校地合作促进红色基因和核心价值观代际传承协同创新
为了整合资源,发挥协同创新机制作用,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延安精神,2016年7月,延安大学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联合构建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际传承教育体系的战略合作框架和平台。旨在充分发挥三校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为陕西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际传承协同创新打造新平台。榆林学院与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承担了《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烽火塞上——习仲勋在榆林》两本画册及《中共榆林历史》二卷本的编纂工作,为区域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树立了协同合作的典型。[10]浙江理工大学积极尝试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红色文化基地,“重新发掘红色文化的内涵育人,还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为着力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思政课深深扎进泥土里”。[11]厦门大学承办“红色文化与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理论问题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研究、中共党史其他问题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统一思想,形成采取红色文化实践历史、红色文化符号系统和红色文化意义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研究新思路。[12]
5、以丰富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作用
小活动,小切口,有大作用。武汉大学把印有武大革命人物、老建筑、红色文物和历史文献,配以文字说明扑克牌发给师生,向全校同学传播红色文化。武汉大学还通过在师生中开展“红小鬼动漫故事汇”原创动漫设计大赛、“穿越时空,相约红色经典”主题情景剧大赛、“书香珞珈”团员骨干重温红色经典读书交流会活动、“重温红色秋华,演绎荣光岁月”风采大赛、“我为党旗添光彩”诗歌创作朗诵、“党史我来讲”团日设计大赛、“党史中的武大”青春寻访实践、“向党说句心里话”红色短信大赛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踊跃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来真切地感受学校厚重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传承。[1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施科学家、知名校友和校史照片挂像工程传承西电精神,弘扬红色校史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师生。[14]黄冈师范学院开辟了黄冈老区红色文化传播的优秀网络平台——“红薪网”。网站设立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十多个栏目,帮助师生和社会群众全面学习了解鄂东红色文化、增强区域文化自豪意识。[15]空军工程大学“红色传人培育工程”,其中安排的“每周话英雄”行动,[16]让大学生自己挖掘一个英雄人物,为师生讲故事,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历史资料挖掘、学习,大学生能与英雄互通,能以英雄为榜样,自身思想认知和价值观都有很大改变。
【注 释】
[1] 传承红色基因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江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智库专家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中国教育报,2017-3-8(10).
[2] 习近平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N].人民日报,2017-08-16(01).
[3] 吕扬 ,傅超.西电深挖红色资源提升育人实效[N].陕西日报,2015-10-23(14).
[4] 彭福华, 徐光明.井冈山大学:红色资源多形式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N].中国教育报,2014-12-9(5).
[5] 邓晖 ,张婧.带着红色血液凝力前行[N].光明日报,2015-09-15- (06).
[6] 龙海波.将信仰写在思政课堂上——记大工思政课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 2016-08-15(03).高等教育.
[7] 张哲浩, 杨永林.西安邮电大学 用红色文化为大学生铸魂[N].光明日报,2016-10-13(03).
[8] 吕扬, 雷魏添.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在我省大学持续引发热议[N].陕西日报,2017-8-18(01).
[9] 王景烁 ,白皓, 何清青.遵义成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热土[N].中国教育报,2016-08-26(01)
[10] 王雄.榆林学院重走转战路品牌 绘就“红色基因”校园文化[N].陕西日报,2015-05-14(15).
[11] 石丛珊, 柴田.将思政课深深扎进泥土里[N].中国教育报,2015-12-01(06):基层新闻.
[12] 吴茜 ,董兴艳.“红色文化与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N].光明日报,2014-11-05( 13).
[13] 武汉大学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N].教育部网站,2011-10-25.
[15] “红薪”何处传 大学应勇担——黄冈师范学院推进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6-07-08(07):教育展台.
[16] 张玉清, 黄书波. 聂世轩.青春正步走——空军工程大学“红色传人培育工程”育人记[N].陕西日报,2014-06-17(1):要闻.
【作者简介】
陈爱平(1972.12-),陕西旬阳人,安康学院军事教研室副研究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紅色文化.
赵 盼(1995.2-),陕西渭南人,安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