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伦理视阈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1-23邹建辉
邹建辉
[摘要]以责任伦理为视角,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当下我国社会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针对贫困大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的教学工作总结,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策略,为鼓励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并为大学生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态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和帮助。
[关键词]责任伦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4-004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2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前言
伴随时代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系统和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过硬的心里素质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高校规模扩招,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大学生数量大规模增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问题,采取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鼓励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素养,在责任伦理监督的氛围下取得长足的进步,鼓励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挑战。
一、责任伦理概述
责任伦理学研究是在传统伦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根据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进行科学内容的分析和探讨。责任理论的概念原则建立在当下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能够为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认知价值引导。责任伦理要求人们对于自己的言行负责,能在实际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履行自身义务,并能够积极地提升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健康发展的意识。责任伦理中强调责任的划分具有其独特性,能够保持远距离的整体需求,同时能够达成对责任划分的预防性和自觉性监督及管理。
二、贫困大学生定位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概念定位是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传统的定位认为经济层面的缺失情况导致了贫困大学生群体。在时代转轮的推动下,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到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问题。采取动态分析的模式对大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概念的界定更加具备科学性,传统的静态分析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情况进行定义存在理念认知上的局限性。当下对贫困大学生的定位,应该是从家庭收入、心理健康、身体素质、能力与权力等方面,深层次、多角度的去考核和评价。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
针对贫困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能够良好的引导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有效的关注到大学生实际存在的贫困问题。并针对大学生的年龄和校园环境情况提出科学的辅助政策和建议,保证大学生在校园学习阶段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关注到大学校园教育工作的细节需求,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学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个体思想政治观念落后问题
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存在个别的贫困大学生严重的思想政治理念落后问题,导致针对这些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质量提升方面的滞后,甚至延误了我国社会整体教育工作开展的进度。因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家庭环境、吃穿等方面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严重的阻碍了贫困大学生其他学习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由于一味的追求高分数成绩忽视对先进思想的了解学习,导致思想和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同学之中,导致性格孤僻。
(二)贫困大学生存在个体认知和行为差异影响奋斗意志培养
对于大学环境内存在贫困大学生,需要政府和国家实施良好的政策进行帮助和支持,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鼓励学生参与正常的学习工作,并且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但是,校园环境的教学和培养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对自身问题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差异化问题,对于自身奋斗意识的培养也存在欠缺的情况。很多贫困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自身家庭生活的巨大经济压力,却沉溺物质生活享受,对于自身的学业关注程度低,呈现出矛盾的发展问题,没有坚毅的品格支撑其长久的发展需要。
(三)校园教育缺少对贫困大学生个体针对性指导
在大学校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学生认知观念引导方面的问题,由于开展大规模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可能造成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对于个别贫困大学生存在思想认知层面的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责任伦理认知的缺失问题。很多学生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知的偏差问题,都影响其健康心态的发展。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认识到自身贫困的实际情况,不能将这一问题认知成为可耻的因素,才是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教育的关键需求。
五、责任伦理视阈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研究
从责任理论视域下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寻找贫困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途径及方法。本次研究就从四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内容入手,希望能够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自信心基础,并鼓励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一)强化实践活动开展工作
针对大学生因贫困条件造成思想和理念落后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引导的工作方式,努力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并且鼓励大学生勇于面对困境,迎难而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展现出文化教育工作的魅力,通过氛围的渲染和思想的熏陶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认知和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在大学校园环境内可以增加多元化的活动体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并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竞赛类型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
(二)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将心理健康融合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高的教学工作科学性,能够鼓励大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并在大学环境中努力寻找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进而投入百分百的热情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型的价值观念,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和教学体系认识到大学生实际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为学生提供精神及经济层面的帮助,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实现挣取学费及生活费的目标,消除贫困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问题。
(三)构建班级档案管理机制
教师和教学体系应当时刻关注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及实际的生活状况,针对大学生入学初期的经济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和管理,建立班级的档案机制,为后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学生档案的方式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师和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困难采取科学的帮助和管理工作,从思想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避免可能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矛盾问题,并为贫困的大学生调整心态,让这些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社会生活。
(四)关注贫困大学生道德素质引导
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工作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经济情况的贫困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应当以负责任的心态脚踏实地,尽早的为家庭生活减轻负担。从责任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应当重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强和自立认知,将家庭的经济负担承担下来,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面对未来的学习及工作。能够鼓励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并且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以感恩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政策的帮助,实施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大众支持和良好发展的基础环境氛围下促进大学生綜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和优质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