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多种演唱方式教学模式构建

2018-01-23刘默寒

黄河之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刘默寒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个高校的声乐教学专业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唱艺术人才和教师人才。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系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严重影响到了高校声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针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并尝试着从多种演唱方式角度入手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水平,以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声乐专业人才。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狭隘

目前,多数高校的声乐专业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大多是采取美声与民族唱法分开的教学模式,并且教育方式和演唱方向两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声乐教学的内容逐渐趋于单一化和狭隘化,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还会制约其音乐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必将影响到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声乐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

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在开展声乐课教学时,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声乐教学工作需面向全体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如果使用统一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很容易令学生对声乐课学习感到厌倦感。同时,由于缺乏分层次的教学,会导致声乐课教学陷入新的困境,水平高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提升,而水平低的学生则无法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

(三)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传统的声乐课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助长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要求,这种教学互动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反还会限制他们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使其产生惰性思维,严重阻碍了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构建多种演唱方式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

(一)基于学生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声乐课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演唱方式的教学模式来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自身对于教材内容要相当熟悉,适当地选择一些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贴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意义。除此之外,高校声乐课教师还应当在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展课堂教学内容,以有效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促进其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高校声乐课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活动时,应注重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更多的声乐知识和演唱技能,使其充分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此外,良好的课堂环境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平等的状态下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不同演唱风格的特点所在,从而有效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进度,从而适当地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以便开展更为高效的声乐课教学活动。

(三)采用多种风格的教学手段

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相比,声乐教学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等特点,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声乐课教师,除了要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采用多种演唱风格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有效提高声乐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构建多种演唱方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声乐演唱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演唱问题,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声乐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基于多种演唱方式来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出高质量水平的声乐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声乐诊疗室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