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瑞与美国“失掉机会论”
2018-01-23赵娜
赵 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郑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荣休教授,是当今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采用社会史研究方法研究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陕甘宁边区、中国地方精英等主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北美研究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学者。周锡瑞早年曾编写过《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告》一书,其中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反映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些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该资料的深入解读,进而探讨美国外交领域曾出现的“失掉机会论”,还原关于这一时期与中国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
一、“失掉机会论”的形成
1974年周锡瑞编辑出版了《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LostChanceinChina:TheWorldWarIIDespatchesofJohnS.Service,Random House: 1974)(下文简称《在中国失掉的机会》)。此书根据美国驻华使馆工作人员谢伟思从1935年秋天至1945年春天期间向美国国务院发回的电讯、报告汇编而成,包括其在重庆、延安和中国内地一些地方的见闻,同延安中共高层领导多次正式与非正式谈话的资料,会见美在华新闻记者采集的资料以及向美国决策层表达政策建议的报告等。周锡瑞在素材选取、材料编排、注释和为每段材料所配的简明按语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此书还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正如在此书的中文版序言中黄华谈到的“从历史资料的角度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一书的出版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当时中央领导同谢伟思谈话的原始记录,尚待查找,而谢伟思发回(美国)国务院的报告,若干年后公之于众,周锡瑞又将这批报告选编成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好填补了这段重大历史的空白”[1]。因此这部书成为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外交的重要史料,此后许多关于美军赴延安观察组、谢伟思、史迪威将军及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对外关系的研究都会运用到此书的材料。
周锡瑞将谢伟思的报告整理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书中以全文或摘要的形式编纂了谢伟思所写的71篇报告或备忘录,编入书中的材料经过了编者的仔细筛选,时间从1941到1945年,其中有关于国民党和共产党地区的事实性的报告;有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详尽分析;有以报告形式提出的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建议。这些报告中有26篇是此前从未发表过的。由于谢伟思报告中的这些资料有些是在匆忙中完成的,有些地方不够十分精确,有些消息未经研究整理;报告写作都力求其本身的完整性,因此将大量报告汇编在一起会有不少重复的内容;有些给更高级决策者的报告,考虑到他们可能没有读过此前的日常分析性报告,就重复了很多背景资料,所以编纂中周锡瑞需要做大量修订工作,删除那些重复的部分和没有重大意义的细节,其中35篇报告是完整收录的。
周锡瑞撰写了序言、编后记和章节中每篇材料前的介绍,这些文字是理解书中内容的重要索引。另外周锡瑞将材料分别按有关国民党、有关共产党、有关美国三个主题编排,每个章节内的报告则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综述性的报告置于章节的最后。这样整个材料看起来条理清晰,国共地区的对比更加分明,综述性的报告显得比较完整。国内研究引用这一材料时,多使用的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的中文译本,但是这个译本未经编者授权,错讹甚多。周锡瑞一直希望出版社能和他联系将这部书授权出版,并将其中的错误改正过来,署名用“周锡瑞”而不是“约瑟夫·W·埃谢里克”。
相对于中美关系研究中的“失去中国论”,周锡瑞的研究构成了美国反思对华关系的一个“失掉机会论”,即美国失去了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解的机会,本不应该造成战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即使不能阻止中国与苏联结盟,至少可以避免中美在朝鲜和越南的对抗[2]。同时期出版的还有Ross Y. Koen的《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TheChinaLobbyinAmericanPolitics,1974)和John N. Thomas的《太平洋关系协会:亚洲学者与美国政治》(The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AsianScholarsandAmericanPolitics,1974)),他们都关注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提供了历史参考。
二、《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的主要内容
周锡瑞认为谢伟思的报告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共两党控制地区的情况从深度和广度上做了最详尽的论述。作为编者和坚定的反帝国主义者,周锡瑞在序言中,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态度,否定用战争的方式结束战争的可能。他认为:“首先是因为产生战争的因素继续存在,从而必然使战争在将来重演,再不就是在战争的动乱和流血中,播下了新的种子和产生了新的力量,使得演变为新的战争。”[3]这些观点都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强烈的反战思想。
周锡瑞将报告分编成了三部分,分别是国民党治下的中国,共产党治下的苏区,与赫尔利的争论。第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不仅论述了当时中国广大地区的社会状况,涉及中国广大农民的困难生活、河南的大饥荒、1943年甘南农民起义,而且有关于成都地区的美军空军基地调查,国民党军队状况调查,并对国民党治下各个派系军阀进行了分析,还明确指出山西军阀阎锡山与日本暗通款曲。谢伟思将蒋介石对待地方军阀的策略分析得入木三分,同时也预见到了这种政策的后果必然造成中国的进一步分裂,还分析了“皇协军”汉奸部队的组成与成因。谢伟思还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思想本质做了分析,在1943年从重庆前往兰州的路途中,详细记录了沿途的社会景象,包括墙壁上涂写的宣传标语、口号,为当时的美国国务院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战时中国情况反馈;分析了戴季陶对国民党的“民主”设想,反映了宋子文与蒋介石之间的龃龉,孔祥熙以及围绕在蒋介石周围的他的亲信、家族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指出国民党主张政府主导经济,反对自由企业,分析蒋介石的思想状况,认为他有根本上的民族主义和自知不得不依赖美国援助之间的矛盾,并分析了集蒋介石思想之大成的《中国之命运》一书。谢伟思还从新闻记者那里获得了不少对国民党的评价,也都一一写在报告中。书中还编选了谢伟思会见宋庆龄、孙科、冯玉祥等人的记录,分析了国民党内部存在的派系利益集团及其相互之间的纷争。国民政府的外交中着重谈了其与苏联的关系,谢伟思奉劝华盛顿不要卷入国民党和苏联在新疆问题上的冲突,这点建议得到了采纳。
1944年3月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访华期间,谢伟思的报告《中国的局势和关于美国政策的建议》提出了关键的政策建议。其中指出国民党一些明显自毁前程的做法,可以从国民党的构成和本质中找到根源。国民党是一个保守的政治集团的聚合体,这些集团主要关心保持他们自己的权力,排除一切异己,而他们自己之间又互相争权夺利。国民党是建立在农村乡绅地主、军人、政府官僚机构中的高级官员以及与政府官僚有密切关系的商业银行家等的基础上,它不能进行一场有效的战争,因为不能更多调动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这场战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目前只能通过国民党自身的改造和更多的政治民主来赢得支持。这种民主必须是真正接受民主哲学并采取民主态度,外来侵略的威胁已不再足以激发中国人民,现在只有真正的改革才能重新唤起他们的热情。敦促国民党采取积极的民主改革,但如果美国的援助一如既往,国民党是不会有改革的动力的,还应考虑其他反对派力量——共产党、地方势力和自由派。国民党政府可能会垮台,但中国的抵抗运动不会垮。
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谢伟思参与了美国军方访问延安的高级代表团迪克西使团,他描述了延安的生产生活状况;见到了当时在延安中共所有的最高领导层,并与他们会谈;撰写了关于共产党地区的调查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支持共产党边区政府。令人唏嘘的是谢伟思这些现在看来远见卓识的观点,当时被美国国务院远东司有权势的元老史坦利·霍恩贝克批为“荒谬可笑,散布谣言”[4]。周锡瑞对谢伟思关于共产党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详细地评述。
报告中谢伟思判断国共内战一定会发生,建议派遣美国代表访问中国共产党治理的地区。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期间,美方向国民党提出派军事观察团去延安,蒋介石最终同意。谢伟思随军方观察团迪克西使团第一批人员飞抵延安。观察团在延安似乎觉得来到了不同的国家,碰到了不同的人。他们觉得这些在延安的共产党人“在举止行为、思维习惯和处理问题上更像美国人而不像东方人”[3]198,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言辞和行动上都如此。这里没有保镖,看不到警察,衣着和生活都很简朴,大批青年男女士气很高,没有失败主义,而是信心十足;没有厌战情绪,到处强调民主和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
国民党强调根据地的贫困,观察团就经济形势写了札记,考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业和工业生产运动。大批军队和党的工作人员投入生产运动,各种形式的生产合作社,有效地控制了该地区的盗匪活动。对比国民党官员的官僚作风,中共领导人的坦诚直率和平易近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认为他们的首要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有活力,而且学识高深,兴趣、阅历都很广泛,是一些信念坚定的人。其次,给这些美国人以强烈印象的是他们的现实主义和实践精神,现实主义表现在勇于作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能迅速改正不当的措施或政策。再次,中共领导人表现为一贯的井然有序,有强烈的集体感,团结一致。同时认为每个人有一种自愿地消除个性痕迹的感觉,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谢伟思在延安期间多次有机会与边区的中共领导人谈话,他们谈话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国共两党关系、中共与美国的关系,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还涉及中共的土地政策、政府组织形式、战后工业改革等内容。中共的领导人多次明确表达了对美国的善意和倾向性的示好,“我们不能冒险与你们迎头相撞,不能冒险和你们发生任何冲突”[3]383,希望美国继续在延安派驻外交性代表机构。当谢伟思即将离开延安返回美国时,毛泽东又专门约谈谢伟思,向他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希望寻求美国的支持,中共与美国有共同的利益与追求,中共对美国的政策是希望继续扩大合作,并历数了在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宗教上、经济上可采取的合作方式。而谢伟思的报告中也将这些中共领导人的意图传达得十分充分。谢伟思还参加了边区政府庆祝双十节活动,参加群众集会,体验中共的宣传动员工作。谢伟思起草了《美国需要有一项对应中国共产党的兴起而产生的问题的政策》,探讨美国给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军事援助的可取性。从政治方面、军事方面的因素考虑,主张把美国的军事援助扩大给予中国共产党军队。
第三部分写的是谢伟思与赫尔利的辩论。赫尔利认为,蒋介石坚持他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队。谢伟思分析指出,委员长的政策实际上增加了不统一。赫尔利宣称,中国共产党人武装部队的实力被夸大了,共产党深入控制的地域被夸大了。谢伟思认为,共产党声称控制着日本战线后方的华北、华东农村地区,基本上是正确的。1945年国共谈判失败,谢伟思报告中指出委员长将一贯反共的实力人物安插在重要的军事领导岗位,与其公开宣称的和平解决国内问题的意图相矛盾。
赫尔利确信“苏联的影响将控制中国共产党的行动”[3]346,由于雅尔塔协定,赫尔利暗示国民党和俄国人做交易,而中共对苏联参加远东战争也有预期,中国共产党和莫斯科之间的确存在渠道,最终这些争论导致谢伟思起草了一份有关中国局势的报告发往华盛顿,认为中国的局势正向着某种无益于有效地进行抗战、也无益于中国将来的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蒋介石坚持贯彻其国民党一党垄断的国民大会计划,共产党依然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得知谢伟思即将被召回美国,中共高层密集地会见他,希望他能传达给美国当局三个意思:希望成立“联合委员会”;协商机构的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联合委员会;如果国民党坚持召开他的国民大会,解放联合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将同时举行。1945年4月4日谢伟思离开延安,之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回到美国后即被牵扯进了“美亚案件”,6月6日晚被以间谍罪逮捕。延安得知这一状况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军报》发表社论说,“逮捕事件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转折点”[3]389。此后,中共的宣传变得日益敌视美国。美国失去了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友好与合作关系的机会。
三、编写该书的意义
周锡瑞编写这本书的时候,麦卡锡主义已逐渐远去,谢伟思也在1972年初尼克松访华前夕,应周恩来邀请于1971年9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美国客人访华。周锡瑞为谢伟思等外交官员呼唤正义的目的是敦促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制定者能总结经验,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现实主义”的务实态度。Susan H.Marsh向所有对亚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推荐这本书,同时也推荐政府的外交政策制定者仔细阅读这本书[5]。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结束了22年的敌对关系,但此后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两国建交的日程被无限期搁置,美国国内具有远见的学者和研究者对此状况是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在寻求机会推动对华外交的进展,中美两国建交是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员谢伟思和作为学者的周锡瑞都愿意看到的,此书的出版是他们为促进中美两国的外交所作出的努力。“鉴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目前的外交僵局,对于研究美中关系的学者和专家以及华盛顿的决策者来说,重新审视这些言辞激烈的报告是至关重要的”[6]。
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才思敏锐的观察员所亲眼看见的战时中国的一幅生动画面,从农民生活的困苦到重庆的流言蜚语,墙壁上粉刷的标语,共产党边区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的明晰的谈话,以及他对中美未来关系的期待,对了解抗战后期的中国很有作用。同时,甚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报告和政策建议揭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中美之间的一场冷战,“的确存在另外一种政策,能避免许多后来打乱了美国同亚洲关系的灾难发生”[3]preface,10。研究者希望“在中国失掉的机会”不再重演。
[1]周锡瑞.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M].罗清,赵仲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中文版序言 Ⅳ.
[2]WARREN I COHEN.Symposium: Rethinking the Lost Chance in China[J].Diplomatic History, 1997(1):71-75.
[3]ESHERICK JOSEPH W.Lost Chance in China:the World War II Despatches of John S. Service[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4: Introduction Ⅵ.
[4]宋毅军,杨晓.抗战侧影: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143.
[5]MARSH, SUSAN H.Review Lost Chance in China: The World War II Despatches of John S. Service[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7(2): 768-769.
[6]J CHESTER CHENG.Review Lost Chance in China: The World War II Despatches of John S. Service[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6(3): 68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