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供需平衡”方法研究
2018-01-23闵二虎黄梦菲
闵二虎 黄梦菲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225127)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重任。当前,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深化,需求侧对人才选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把人才质量放在首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性就业教育,应以满足需求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为出发点,全力打造符合企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然而,部分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市场需求,从而最终导致“供需失衡”现象的发生。
一、“供需失衡”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育人体系与企业用人体系关系失衡
职业素养是企业社会考量人才的第一要素,当下,人才除具有就业岗位所需的基础能力以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此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转换、岗位技能提升等要求。在对企业调研结果分析中得出: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职业素养方面还有很大提升。比如职业素质不高;团队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等。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素质培养模式被过分的误解成培养“懂技术人才”而已,造成该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育人体系缺乏深层次文化考量。使得人才供给体系缺乏持续动力,致使人才培养出现单一化、边缘化等不良现象,最终导致人才质量与企业社会需求质量出现价值偏差。
2.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方向关系失衡
企业参与程度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学校未能重视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性。首先,企业的参与程度、参与态度对人才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就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大多数职校都以就业率作为参考指标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将学生毕业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时间结点,忽视学生进入企业的二次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仅停留在“合格”层面,使得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要之间出现误差。其次,企业自身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性,仅凭校内培养,很有可能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脱节,很难实现学有所用,只有企业也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化解这种矛盾。然而,事实上多数企业认为企业只负责选拔使用人才,不负责培养人才;或者是在现有合作企业中,掺杂了更多人为因素,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致使企业自身人才配置结构的失衡。
3.从教能力与企业结构关系失衡
职业教育培养过程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两个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教育者的从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也凸显出诸多问题:首先,教师创新意识不够,创新型教师少,因而难以胜任培养需要;其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或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缺乏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教学要求,忽视学个性特征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后,教师对学生重管制,轻引导和交流,容易使学生形成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和服从定势,压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容易满足于现状,能力满足于“学懂”,忽视向“学精”转换和提升;且他们大多无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发展定位模糊,导致和企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之间无法形成精准衔接。
二、改善“供需失衡”关系的设想
实施产教融合是改善“供需失衡”关系的有效办法,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非常大,从课程设计到实训操作,每一步都有企业参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正确引导下,发展迅猛,为更好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质量,应将职业素养放在首位,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职业性人才;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企业教室”教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突出产教深度合作,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两者间的“供需平衡”。
三、实现“供需平衡”的路径和举措
1.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提高职业素养提升供给质量
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匠精神”所指向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正是适应当前产业结构变革的人才需求。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以解决职业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完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1)明确“工匠精神”为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被定位于培养技能适用型人才,当下,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该培养模式不再适应和符合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工匠精神”作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多维度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更能够满足企业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综合需求。
(2)实施“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素养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从育人层面要建立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素养的教师队伍。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担任着培养“新人才”的重担,必须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拥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实践技能,还要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管理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育才层面实施“工匠精神”既能让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训练获得一技之长,又能让学生通过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熏陶、职业操守养成等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还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怀、加强职业操守、更具职业追求等,帮助学生向“职业人”顺利转型。
(3)构筑“工匠校园”隐形培养体系
“工匠校园”的建立是职业院校发展根基,作为“工匠精神”的隐形教育方式,它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互配套,共同构成了职业素养培养体系。通过构筑“工匠校园”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也能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素养质量,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2.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企业教室”教学模式
(1)概念引解和“企业教室”校内培养模式构建
企业教室: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际运作为参照,对教学场地进行合理化模块分区,对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相关环节进行适应市场化需求编排,形成了由原先单一的技能培训模式向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递进式培养模式转换。
(2)“企业教室”教学模式构建优势分析
“企业教室”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仿真性,能够让参与者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企业人才结构现状、需求状况和岗位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企业不同岗位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快地进入生产角色,加快向适合性人才转变速率,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质量。
“企业教室”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既能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又能够培养学生设计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产品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引导教学产品开发和生产,虽然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但是兼顾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使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创造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有效的帮助学生缩短与企业衔接时间,顺利的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中。
(3)“企业教室”运行体系设计
“企业教室”运行体系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过程分组→模块化分区→团队协作完成“主题式”教学任务→成果市场营销推广。
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对于实施“企业教室”体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按照实际生产过程的需求,将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将现有的分段式教学时间和单一性教学任务进行合理整理,形成“主题式”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具有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技能到创新技能的多层次、多项目的任务组合。通过整合,使教学过程具备生产性特征,学生通过分组实施各岗位工作职责,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分组。教学过程分组是支撑教学模式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分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结合专业的教学现状,在实施“企业教室”体系过程中,应依实际岗位运行程序和岗位职责的不同,将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岗位分组,设定不同角色模拟岗位,实行定期轮换,组员之间形成合作学习关系。
教学场地模块化分区。教学场地模块化分区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教室”体系顺利地运行。现有教学场地在构建时已确定了教学设施、设备的排布与摆放,将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岗位进行综合性“打包”,易出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的现象。“企业教室房”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经过多次论证,在不改变教学场地现有布局的前提下,通过“田”字形划分,能够有效解决该类现象,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岗位分组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填充到相应的区域,形成有规律的运转程序,从而既避免了教学混乱现象,又确保了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通过在不同功能区域的练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完成“主题式”教学任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数。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因场地、内容、时间等内外在因数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能以个体为单位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在“企业教室”体系中,已将教学场地进行功能分区突出岗位职责,对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整合突出教学效果,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化优化突出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分组在进入“企业教室”对应岗位后,单一环节的模拟岗位不能完成“主题式”教学任务,只能通过相互协作,才能确保“主题式”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实训成果市场营销推广。出色的市场营销能力是将“主题式”教学成果推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因素。现有教学过程通常以校内不同的评价方式为授课终点,忽视了教学成果向市场转变这一必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了“做”,对于如何诠释实训成果,将其与市场接轨则了解甚少,做不到齐头并进,易造成短板现象。“企业教室”体系中生成的不同“主题式”教学任务,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已充分将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和适应市场的综合指标。学生通过在“企业教室”模式中学习,既了解主题任务制作的全部过程,又储备了主题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填补市场营销知识的欠缺,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提升和综合发展。
3.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突出产教深度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破解“供需失衡”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凸显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因此有效推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成为了教育供给侧“供需平衡”的关键。当前,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供给端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必须具备准确的切入点、灵活的合作体制、适应市场发展的模式等才能赢得发展先进,作为需求端提前介入产教合作,就有优先获得选择权。
(1)创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赢机制
专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结合,是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赢机制的基础,为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依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探索新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促进学生职业技术与职业能力切合产业需求及职业岗位的变化需求。同时也可按照企业订单来培养人才,因为企业追求经济效益需要人才,有和院校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需求,它们迫切需要掌握新技术来推进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构建共赢机制成为必然趋势。产教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努力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实践基地、学生技能、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从而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制度转化为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共赢机制。
(2)重视“第二课堂”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直以来,社会把人才匮乏归咎于职业院校,认为职业院校改革滞后推迟了经济社会发展。而对于人才的短缺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很少从企业中找到理由。实际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太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才的落后。大多数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单单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与其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基本行为。造成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发展过于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眼光。实际上,人才质量和数量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度重型战略的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国家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需求端自身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实施“双导师”制度,优化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双导师”制度,“双导师”是由教师和企业专家构成,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施行分流培养制度,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固化,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个性化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之一,特别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共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分流培养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同时也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具备建构知识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转化问题能力等。
当下,职业教育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在教育改革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供需平衡正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应立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过程三点,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构建“企业教室”教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三个维度为着力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两者之间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