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人笔下的秦桧

2018-01-23章珺彦

华夏文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奸臣高宗秦桧

□章珺彦

秦桧是南宋初年有名的权相,被元人编入《宋史·奸臣传》中。一直以来,学界关于秦桧的评价争论不止。特别是近些年,试图帮秦桧翻案的学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给予秦桧“安宗社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的高度评价。

秦桧的一生饱经世故,不能单纯地用善与恶来评价。在笔者看来,最恰当的评价可用一个“奸”字来概括。这个“奸”不是指秦桧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或是奸细,而是说他骨子里带有的奸诈狡猾的个性和他不断从传统儒家道德规范向实用主义转变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手段。作为一个经历了两宋变迁的朝廷官员,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复杂性,对于他的评价要将两个阶段分开考察。秦桧入仕前的人生理想与普通清贫学子一般无二,只想要几亩良田求得温饱罢了。待到初登政坛,他也曾是心系江山社稷的大臣。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打汴京,觊觎河朔三镇之时,多数官员意图割地求安,仅有三十六人坚决不肯割让土地,时任太学正的秦桧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抗金意志是十分坚定的,在汴京失守以后,他仍敢于顶着金人的压力进状乞存赵氏,甚至因此被掳至北方,这也成为成就秦桧早年忠义之名的标志性事件。但是要注意,最先站出来请存赵氏的人是监察御史马伸,且秦桧那赫赫有名的《乞存赵氏议状》最初是马伸与吴给一同写作的。

在靖康之难时表现出的血性和忠心让很多人感觉秦桧在北宋与南宋的表现判若两人,其实秦桧之“奸”在他尚未发迹的时候就已有了迹象。他在太学生时就“博记工文,善干鄙事”,被同学称为“秦长脚”,负责每次出游的采办。可见他的心思缜密,而为人处事细心周密是一个奸猾之人必备的特质。另外,秦桧在微末时受到曹泳两匹绢布的资助后将此事记录下来,在成为宰相以后感谢并提拔他,在他报恩行为的背后可以看出他为人处事心思之细腻,思虑之长远。在地位微贱之时便将他人予自己的恩惠记录下来,事无巨细,可想而知在其他事情上他的心思有多缜密。同时,在微末之际记录恩惠的举动也反映出秦桧此人从一开始就是有野心和抱负的,只是并没有在人前过多地显露,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他的谨慎。最后,曹泳在历史上是秦桧身边有名的鹰犬,秦桧主导的很多大事都有他的参与,而秦桧感谢时的诚恳态度更是体现出其拉拢人心的手段之高明。

即使在乞存赵氏时依然可以看出秦桧的精明谨慎之处。在他之前先有李若水因坚决反对立异姓而身首异处,后有孙傅、张叔夜因拒不签字被捕。秦桧面临着这种稍有不慎即刻死亡的局面写下议状,的确显现了他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另一方面,如果仔细分析议状的内容则可以看出他的狡猾——议状虽是在乞存赵氏,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却是在向粘罕说明他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宋朝的子民,更是为了金朝的利益着想,因此秦桧虽然被虏金国却也保住了性命。

秦桧的心性变化在其南归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南归后即向高宗提出了“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战略方针,并首奏他起草的与挞懒求和书,开始了其力主求和的后半生。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宋金和议的策略,藉此受到高宗的青睐,但并不是一提出议和之策便位极人臣的。绍兴元年(1130年)七月,他任参知政事不到半年时间,就设法取代曾提携自己的范宗尹的右相之位。二年(1131年)八月因与吕颐浩党争失败被罢相,说明秦桧集团尚未成型,暂时无法撼动吕颐浩为首的政治势力。另外,当时金人方面以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占据上风,且高宗受到朝中主战派的巨大压力,对秦桧未实现入相时安定天下的承诺及他明目张胆“执党专权”行为感到不满,于是高宗罢去秦桧相位并表示“终复不用”。这次夺权的失败不仅使秦桧之“奸”初次暴露在世人眼前,对秦桧后期的行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秦桧对名利的追求和行事作风的缜密都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秦桧“奸”的属性真正开始爆发,是在绍兴八年(1138年)第二次登上相位以后。他吸取第一次罢相的教训,开始了新的结党营私的活动。为了能够长期专权,秦桧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大量提拔自己的子弟姻亲和同学乡党,同时对于能帮助自己邀恩固宠的外戚大臣也大肆笼络,利用他们窥测宫中动向和对高宗施加影响。在巩固自己的专政地位之时,秦桧很好地利用了“台谏”的作用,他将兼具监察与议政职能的台谏官作为自己打击政敌、左右舆论的工具,以“弹去执政,补以言官”的手段,笼络台谏官为自己所用,同时保证了自己独相的地位。在用人之术上,他专用声望低又柔佞谄媚的小人,对成长过快或是有立异迹象的人则毫不留情地贬黜。在专政期间,他利用丞相“兼修国史”的身份篡改历史并且严禁私史,大兴文字狱,同时拉拢台谏和儒生控制舆论以达到排斥异己、迫害政敌的目的。

受到秦桧迫害的官员不可胜数:洪皓、胡铨、王泸溪、楼寅亮等因与秦桧政见不和,接连被贬。赵鼎为免“祸及家人”甚至被逼得不得不绝食自尽,王庶、张九成、李椿年、解潜等皆受到牵连。李光开罪秦桧而遭贬谪,长、次子皆死于贬所,李宽、刘一止、胡寅、孟博等人皆受株连,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人也被牵连其中。秦桧迫害异己者可谓是至死方休,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要赵汾自诬与张浚、胡寅等人谋逆,在写奏牍时恰好中风而使他们躲过一劫。然而即便是手颤无力,也要拼命迫害政敌,可以预见如若秦桧未死,张浚等人必将受到迫害。张浚与秦桧关系比较复杂,他曾提拔过秦桧,之后却言“与之共事,始知其暗”;秦桧迫害岳飞时,张浚也是参与其中的主力,而在议和之事上二人又有很大的分歧。秦桧和张浚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从张浚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秦桧是个奸佞小人。两人的权力之争明显是秦桧更技高一筹,他挑拨赵鼎与张浚的关系坐收渔利,收回武将权力之时又利诱张浚与其合作,最后还指使赵汾自诬与张浚等人谋逆,其政治手段可谓是炉火纯青。

笔者在前文中已论述了秦桧擅于玩弄权柄、残害异己,为人心思缜密、阴险狠辣,奸佞的属性确证无误。那么秦桧此人因何“奸”呢?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秦桧这个千古奸臣的造就,也离不开时势的力量。早年清贫的生活和北宋后期在官场上的摸爬滚打,逐渐将他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精于谋算的特质融入骨髓之中。被虏金国之后,在异国沦为阶下囚的日子里备受艰辛磨难,更加强了他趋利避害的手段;同时从朝廷重臣沦为敌国俘虏,身份上的落差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也使他的心性发生了改变,笔者认为秦桧由坚决的“抗战派”转向“议和派”的主力这种巨大的变化和他在金国受到的苦难是分不开的。另外,秦桧之“奸”和他的天性也有很大的关系,与生俱来的智谋和抱负是他成为权臣的先决条件,他从一开始就有成为权倾天下的大奸臣的潜力。

秦桧之“奸”源于“私”。若说秦桧的聪明才智是他成为权相的天赋,后来的种种际遇不断推动他迈上奸臣的道路,并不断加强他的政治手腕,那么“私”便是秦桧成为奸相的源头。谋取私利是秦桧一步步成为奸臣的核心原因,南归后利用高宗急于求和与接回生母的心态,借机与金人求和而谋取相位,从他得到相位、罢相、二次登相、独霸相位至后来权倾朝野、欺上瞒下,心态在逐渐发生改变,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强。随着他对朝廷上下内外舆论和权力的控制,旁人对其的谄媚供奉也越来越多,因此,秦桧玩弄权柄、迫害大臣的行为也随之愈演愈烈。

除此之外,秦桧此人尤为不喜被打探隐私。“香炬锦茵”的典故中出现两个人,方德送香烛讨好秦桧,自己先点燃一个试验,秦桧觉得他侍奉自己很诚心,更加厚待他。而另一个人郑仲为巴结秦桧,在秦桧的格天阁刚刚完工之时就送上地衣,尺寸分毫不差,却惹得秦桧不快。为什么同样是巴结讨好,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郑仲窥探秦桧隐私的行为触及了他的底线。秦桧不喜被人打探隐私很大程度上受到之前遭遇施全行刺的影响。自从施全行刺的事件之后,秦桧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就非常在意,任何会威胁到他安全和权力的人事都被他除之后快。

总得来说,秦桧骨子里的“奸”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断发展壮大,使他最后成为只手遮天、阴险狡猾、心思叵测的大奸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将秦桧与李林甫放在一起来评述,元人将他列入《宋史·奸臣传》中都是有理有据的。

猜你喜欢

奸臣高宗秦桧
测字先生——谢石
奸臣是怎样炼成的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水浒传》中的宋代文官研究
一字之师
“站起来”的秦桧
皇帝喜欢奸臣的十大理由
纪昀妙对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