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辞官原因试探
2018-01-23□张泓
□张 泓
朱熹曾经说过:“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而表现陶渊明清高的典型事件是他辞彭泽令,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件悬案,对于这一件悬案的探讨,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
为何辞官,陶渊明自己应该是最清楚的。辞官后,陶渊明创作了《归去来兮辞》,在序言中他叙述自己辞官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也即为妹妹奔丧。
但这种观点在史传中却不见出现,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说陶渊明辞官另有原因:因为督邮前来考察,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主动离职。此后,《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均采用这种说法。
古人大多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徘徊,胡仔认为陶渊明自己的记载是可信的,他在《苕溪渔隐丛话》卷三中曾引用韩子苍的话道:“余观此士,既以违己交病,又愧役于口腹,意不欲仕久矣,及因妹丧即去,盖其孝友如此。世人但以不屈于州县吏为高,故以因督邮而去。此士识时委命,其意固有在矣,岂一督邮能为之去就哉?躬耕乞食,且犹不耻,而耻屈于督邮,必不然矣。”洪迈则认为陶渊明所谓的妹丧是托词:“观其语意,乃以妹丧而去,不缘督邮。所谓矫厉违己之说,疑必有所属,不欲尽言之耳!词中正喜还家之乐,略不及武昌,自可见也。”(《容斋五笔》“陶潜去彭泽”)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可疑之处,所以胡仔和洪迈都抓住了对方的疑点。胡仔认为:“躬耕乞食,且犹不耻,而耻屈于督邮,必不然矣。”既然躬耕乞食都不以为耻,怎么会以屈于督邮为耻?而洪迈则认为:“词中正喜还家之乐,略不及武昌,自可见也。”如果是为了奔妹丧,为何作品中只字不提?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是表现陶渊明气节的典型符号,对于这一符号,逯钦立先生有自己的观点。他在校注《陶渊明集》时,认为五斗米是指五斗米道,在这里是指“门阀世族王凝之这个五斗米道徒”(逯钦立:《关于陶渊明》),所以陶渊明的这句名言应该理解为:“我过去不能对五斗米道下腰鞠躬,今天还能诚诚恳恳地侍候乡里小人!”因为陶渊明有强烈的门第观念,“其强烈程度,反而超过了一般大家世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陶渊明清高的人生态度。当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评论带有时代印记在所难免。
本世纪初有学者提出更为离奇、独特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陶渊明很可能是为了避免贪污被查才闻风而逃,他的理由有三:首先,督邮属于监察官,职掌监察属县长官;其次,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就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再次,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后经济状况变化很大(王青:《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因为这种观点和大家心目中陶渊明的清高形象反差太大,自然遭到多人的指责,另有学者就明确提出,对于陶渊明,除了历史记载外,还有他本人的诗文,不能越过这些去臆测(王吉明:《陶渊明真的是因贪污而辞官的吗?》《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
在这些观点中,相信史传记载的人更多,再因陶渊明经常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清高的气节就成为定论。平心而论,说陶渊明因贪污而去职确实揣测之词过多,但如一味以陶渊明表现气节的作品而认定他去职是因为清高似乎也不合适,因为督邮毕竟是监察官,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如果换个角度,把陶渊明嗜酒的个性以及他创作的大量饮酒诗相结合,我们会发现,陶渊明去职很可能与他嗜酒过度有关。
二
萧统曾道:“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众所周知,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正如王瑶先生所说:“以酒大量地写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的,确以渊明为第一人。”(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逯钦立先生统计陶诗“凡说到饮酒的共五十六篇”,在现存146篇诗文中占近五分之二。陶渊明自己在《饮酒二十首》的序言中道:“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可见他是无夕不饮。即使在临终前写的《挽歌诗》,他也还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因为饮酒过度,导致五个儿子智力都很平庸,他曾经创作了一首《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茍如此,且进杯中物。”除了长子和次子懒惰及不爱学习以外,另外三个儿子竟然都是痴呆儿,即便如此,陶渊明还是要“且进杯中物”。他把儿子智力平庸归结为命运的安排,而不反思是否与自己嗜酒有关。
陶渊明之所以辞官,也很可能与嗜酒有关。我们把南朝和唐朝人对陶渊明辞官原因的记载加以比较即可发现,虽然大致相同,但关键处略有区别。
南朝梁代萧统《陶渊明传》记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南朝梁代沈约《宋书·隐逸·陶潜》记载:“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唐代李延寿的《南史·隐逸·陶潜》记载:“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以遂其志。”
唐代房玄龄等的《晋书·隐逸·陶潜》记载:“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前面三书都在记载陶渊明种植公田情况后,马上记载督邮前来督查,可见两者之间应该有因果关系。而《晋书·隐逸·陶潜》则在记载公田种植情况后,加了一句“素简贵,不私事上官”,这就给人一个印象:陶渊明去职和公田种植无关,却和他清高的个性有关。古代文人一直有自命清高、崇尚隐逸的特点,经过《晋书》的宣传,陶渊明成为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符号。而《晋书》的可信度有多少,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刘知几将其评价为:“征彼虚誉,定为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价更接近盖棺论定:“其所褒贬,略实行而奖浮华;其所采择,忽正典而取小说,波靡不返,有自来矣。”
三
督邮是上级派来的监察官,监察属县官员的工作情况,而公田的种植情况自然也属于督邮的监察范围。朝廷给予官员公田,目的是为了种植粮食,让官员的家属衣食无忧,使得官员能安心工作。所以公田原应种粳,陶渊明却要种秫,在妻子一再坚持之下,才种了50亩粳,这自然是督邮监督之中要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陶渊明种植秫势必会受到处分。
理解陶渊明辞官原因还要联系陶渊明所说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一般认为陶渊明所说的五斗米是指他的俸禄,甚至有人认为是指五斗米道,这些理解都不准确。这里的米应该是指公田所种植的稻米,也即朝廷要求公田种植稻米,陶渊明却种植了酿酒的原料,他又不愿意为了种植情况去向督邮求情。
因为公田种植不合规定,要被督邮指责,陶渊明挂冠而去,又不能明言,于是以奔妹丧为托词,这是陶渊明辞官的真实原因。
陶渊明嗜酒是因为对现实不满,又因嗜酒而去职,所以说陶渊明气节高洁自然没错,但他去职的直接原因却是因嗜酒导致公田种植不合规,为了避免被处分而主动离职。说陶渊明贪污固然对他不公,但将他去职直接解释为道德意义上的清高也不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