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学派及其老学

2018-01-23陈成吒

管子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帝学派管子

陈成吒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

一、稷下学宫托古思潮与黄帝学派

齐稷下学宫始建于田氏齐桓公(田午)时代。从公元前386年田氏代姜以来,已历两代君主。公元前374年,田午弑其君田剡及孺子喜而自立,初期广受诸侯讨伐,故于内外交困之际,征贤纳良、外交强国,试图改变困局,初创稷下学宫即在此背景下进行。

田午设立稷下学宫的直接目的是网罗国内人才,使不敢妄议,掩盖弑君罪行。同时田氏代姜时间尚短,仍需继续宣扬天命,总结姜氏齐国兴亡,为田氏主国正名。当然也有求取贤能的考虑,且主要是受魏国刺激与启发。魏文侯、武侯时形成西河学派,国力甚强。田氏能被周天子以及诸侯们认可为齐侯,便与魏文侯相助有关。田午也是见此而决心创立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广收天下才士,立为大夫,不仕而议论。创立之初,从总结姜氏齐国灭亡原因出发,形成了以追述齐国学术为主的齐学流派。第一阶段的代表是以淳于髡修编《晏子春秋》为中心的晏子学派。虽然从齐威王开始,稷下学宫追述主题发生转向,该派逐渐沦为配角,但也一直延续到齐宣王时期。

齐威王当政时,天下形势剧变。起初,魏国因文侯、武侯的余威,国力盛强。魏惠王继位之初也为中原霸主,但好大喜功,率先称王,遭到了由商鞅变法强盛后的秦国的打击,此后一蹶不振。魏国衰落,秦国虽崛起,仍局限于西部,故齐国独霸中原。在齐称王后,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格局——齐威王实现了天下无共主情况下的新霸主之道。在此背景下,他开始使稷下学宫成为定制,并扩建,对追述追论的主题进行转向、深化,试图为自己所为正名,建构齐学新霸道。

这时的稷下学宫主要为齐学争取天下文化正统地位,为齐进一步扩张,乃至兼并天下寻找理念支持。因此在继续追述姜氏齐国霸业事迹外,更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做出新的文化阐释与建构,学术生产方式已从追述转向追论,对象则为更古的圣贤事迹,思想也已从社稷兴亡转向一天下(王天下),且受威王“大放兵法”影响,内容以兵道为主,故形成了以齐学兵道为主的新霸道流派。宣王初期继承此思路,相关建构达到顶峰。当时形成了诸多典籍与分支流派。

以修编、完善为主,辅以追述而形成的作品由近及古有《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孙武为齐人)、《司马穰苴兵法》。孙膑与威王言说兵法,门人记之,始有《孙膑兵法》原型。孙膑卒后,宣王后期该书初成规模,湣王以后学者复有增益。孙武、司马穰苴等也去当时不远,相关典籍的内容虽受追述者时代印记影响,但大体上保留了他们的理念。

以进一步追述、追论为主所形成的作品有《管子》中的议论文章、《六韬》、《古司马法》等。今本《管子》是经刘向汇编之后的作品,成分复杂,以管子为主角的对话体、议论体文章皆为稷下大夫追述追论管子事迹与思想所作。没有提及管子其人而独立成系统的议论文多是黄帝学派的文章;《六韬》是时人对姜太公兵法的追论;《古司马法》本是姜太公在周朝新立时修订的军礼,但原书久佚,稷下学者对其进行了追述追论。相关作品因追述对象时代久远,追记之事虽多可信,但追记之言以及追记之论大体上出于新霸道流派的理解,是当时思想者的产物。可以将它们中具有战国以后思想特点的内容视作该流派的理念。稷下学宫围绕相关典籍的修编,形成了管子学派、太公学派等。

当时,管子学派、太公学派成为齐学新霸道流派的中坚力量,甚至为齐国成为全新的天下霸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与意识形态。相关意识形态在齐国甚为浓烈,孟子初到稷下所遇君民皆言管子之事,他不喜此道,甚不如意。其他诸侯受齐刺激,也不甘示弱,纷纷效法其追述托古之法,且往往超而越之,追述追论更古的、与本国相关的圣贤,从而确立自己在天下中的意识形态地位和新霸道理念。影响较大的分别有楚国号为周文武之师的鬻子学派,以及宋国号为商汤之师的伊尹学派(宋灭后,此学派多并入齐国)。

到了齐宣王后期,在诸侯已称王的前提下,天下形势开始向帝道转移,且稷下学宫面对各国更古圣贤意识形态地位的压力,也开始追论更古的黄帝事迹,并以此形成全新的黄帝学派。稷下学宫系统建构黄帝学派也有其渊源。关于五帝之论,司马迁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春秋》《国语》载有五帝之德,百家亦多言之,同时各地长老皆称黄帝之事(《史记·五帝本纪》)。可见相关观念由来已久,各地皆有流布。相较于他地而言,齐地更为兴盛。《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宰我闻荣尹令有五帝之论而问之孔子甚详。宰我,齐人,其五帝之问即是齐地广布相关传说的反映。此后宰我仕齐,愈滋长相关学说的流行。故战国中期,孙膑等论述兵法也皆从黄帝胜四帝而始。且当时齐威王为正田氏法统,更高尊黄帝为始祖。郭沫若考订《陈侯因敦》释文为曰:“唯正六月癸未,陈侯因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谟克成。其惟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合扬厥德。”[1]156-157威王自称黄帝之后,志于继承烈德,便是直接体现。

但需注意的是,因当时天下形势剧变,以及稷下学宫的进一步扩增,黄帝学派已非纯粹的齐学流派,而是华夏思想的集体结晶。首先,稷下学宫已步入巅峰,成员由各国才士构成。黄帝学派的理论者便海纳百川,除尹文子、彭蒙、田骈为齐人外,宋銒为宋人,慎到为赵人,环渊为楚人。其次,该派是在各国流派思想刺激下形成。除齐国自身的兵学流派外,分别受到来自魏国的全生学派、韩国郑国的法家学派、宋国的伊尹学派,以及楚国的鬻子学派、太一学派等影响。再次,思想内容也具有国际性特征,在内向度方面主张道气阴阳修身,在天下层面主张由霸天下的新霸道转向一天下的帝道。最后,影响也是国际化的,除齐国本身外,魏、楚、韩等治国为政也皆以黄帝学派思想为号召。屈原、詹何的事迹与思想即体现了黄帝学派在楚、魏的巨大影响。

至于黄帝学派的构成,代表人物有宋銒、尹文子、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历史上的著述,除具名宋銒等人的集子、《管子》部分篇章外,还有以黄帝及其大臣名义直接命名的作品。《汉书·艺文志》所载有数十种,涉及道家、阴阳家、兵家、小说家、天文医药类等等,传世文献较少,仅存《黄帝内经》《黄帝四经》。相关材料基本上也体现了该学派思想的主要内容,大体包含天道阴阳、全真保身以及刑名治国等方面。

在黄帝学派思想与老学关系方面,司马迁曾有术语曰“黄老之术”,后人将其视作一种学术。但司马迁的本意只是将黄帝之术与老子之术合称而已,内部对两者有所区分。黄老之术的称谓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两者关系的密切性,但正确的源流是老学催生黄学。黄帝学派是以追述追论所谓黄帝思想而形成的流派,核心思想不论修身,还是治国平天下层面,都深受老学——包括全生老学、刑名老学、兵家老学等的影响。其思想是老学思想影响下诞生的新事物,核心内容是对各种老学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二、代表人物对老学思想的多元转化

宋銒,与孟子同时,年幼之。《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载“《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宋子》早佚。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小说家类辑录《宋子》一卷。此外,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指《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为《宋子》轶文[2]437,郭沫若《宋銒尹文遗著考》指《管子》的《白心》《心术》《内业》《枢言》等为宋子作品[3]151。此说大体可取,但也有待完善。从思想上看,《管子》的《白心》《心术》《内业》《禁藏》应是其作品,《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中的主体思想与大部分寓言也取自《宋子》。宋銒思想深受杨朱、告子、孟子影响,对老学的接受与转化也是如此。

老子指道独立自在,自本自根,先天地生,为万物母①笔者案:本文所引《老子》经文皆为笔者对帛书本《老子》进行校订后的文字。如校订前后存在重大差异,相关处皆附以注释。。此后老学也将此视作基本点。宋銒亦然。“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内业》)又有道体虚无无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心术上》)、“其重如石,其轻如羽”(《白心》)诸论。宋銒强调道的虚无,故在生化万物而具体化时,须借助一、精,最终以气的形式来实现。精气无往不在,下则生五谷,上则为列星,流行于天地之间(《内业》)。当然,宋銒的道体虚无、气化万物之论也决定他将无法真正理解老子“有无相生”之理。如他认为气流行而成天地,以天为虚、地为实,全不知天也是实体,虚空本是天地之间的事物。又因认为道本虚无,天近之,推论天尊地卑,少了万物平等理念(《心术上》)。

他也以此理解人的心与形。道无形,心也无形,故道在人为心,充在形体之内(《内业》)。道本清静无为,于是心本白净,情亦寡欲。庄子之徒称宋銒之学发于白心,“以情欲寡浅为内”,不累于外物俗念(《庄子·天下》)。荀子亦云其指“情为欲寡而不欲多”(《荀子·正论》)。皆表明宋銒认为道本不欲物,故心亦不欲物,情欲本寡。世人对此也有质疑:人之情为欲,欲求极致,目耳口鼻形欲綦色声味臭佚,认为人之情欲五綦而不欲多,如同指人之情欲富贵而不欲货,好美而恶西施,显然自相矛盾(同上)。在荀子的记述中没有包含宋銒对这种质疑的回应,但当有其论。在他看来,道心相连,心本白,只是被染著,常人所认为的情本欲多是被观念灌输、洗脑后的错觉,“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吕氏春秋·去尤》)。但心可通过洗净以复白、全天(《吕氏春秋·去宥》),即通过对各种名──观念、陈见进行辨证、批判,便可消除错觉,去其妄诞,回归自然本性。故宋銒之学“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庄子·天下》)。

白心之后,心和于道,虚无寡欲,免疫世俗的荣辱观,不会产生好恶欲念,四肢因之而静。“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荀子·正论》),侮,只是一种动词,带有社会贬义的词汇,贬义大过客观所指;辱,是一种感受,是对社会附加贬义所产生的反应。若没有那个贬义,辱的感受与反应无从而生。对于世俗的荣也是如此。因此,白心者“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老子自身修道独立,不求入世,但以道从事者同于道,道本好生,行道者自有好生之德,心系救世,希望缔造万世太平。此后的老学践行者皆如是。宋銒定内外之分,主张白心而情寡欲,别宥于世俗之见,置荣辱于不顾,本应逍遥于世外,但为平和诸侯,也总奔走天下,如听说秦楚构兵,即欲说二王罢之(《孟子·告子下》)。庄子之徒称其自为太少、为人太多,日夜不休,虽饥而不忘救天下之弊(《庄子·天下》)。荀子虽对宋銒之学大加批判,但也肯定他的救世之心(《荀子·正论》)。且其行自苦如墨子,无怪后人或指其为墨者。

至于具体的救世之法,宋銒在继承老子道德体系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后世刑名老学,乃至法家老学的相关思想,建构了系统的道、德、义、礼、法的救世体系:道虚而无形,周流万物而不变,无为自然。德者,得道、居道。“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法,不得不然者,以其杀僇禁诛,以其督事(《管子·心术上》)。个人层面,依从白心,以别宥为始。人人皆法道、白心、发明本寡欲之情,从而归返朴素。具体表现:首先,继承老学知足理念,讲求人人寡欲,求一饭而足。其次,去荣辱,以辱为宝。见侮不辱不斗即此体现。最后,老子曰道本无名,从事于道者亦然。宋銒也指圣人法道,归返无名。“事成而顾反无名”“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管子·白心》);治国层面,接受刑名老学,强调正名,以法静之,令无斗。圣人虚心静身,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而自治之,“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同上);天下层面,继承兵者凶器,善者不以兵强天下理念,并对个人见侮不斗之理进行延伸,主张“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庄子·天下》),天下交平而废兵。

尹文子,与宋銒、彭蒙、田骈等同为稷下先生,曾见齐宣王、齐湣王(《公孙龙子》《吕氏春秋·正名》《说苑·君道》)。至于《孔丛子》载尹文子与子思对话,当是别人,或系后人伪托。《汉书·艺文志》名家类著录《尹文子》一篇,高诱注《吕氏春秋·正名》称其作《名书》一篇[4]428-429,两者所指当为一书。此后《隋书·经籍志》等皆著录为《尹文子》。传本为汉魏时山阳仲长氏重订本。明宋濂《诸子辨》以仲长氏序称“(尹文子)与宋銒、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称之”错乱时代,指所谓“仲长氏序”本为后人伪作,其书亦然[5]28-29。后世不乏响应其说者,如钱穆《田骈考》又据书中田子读书一条,田骈直呼彭蒙之名,乱师徒关系等,指全书为魏晋人伪托[2]496。实则,序文乃后世抄本脱字,原文应是“(尹文子)与宋銒、彭蒙、田骈同学,[先]于公孙龙,公孙龙称之”,并无问题。至于田子读书段落以及诸多与《天下篇》所载尹文子思想不合者,确为浅陋者伪托,而仲长氏窜入。传本乃仲长氏重修本,原文散逸不少,也窜入了诸多修编者之论以及魏晋人的浅薄之言。该书并非全然伪托之物,也非纯粹先秦真品,大体而言,六分真,四分伪。

尹文子的思想虽受彭蒙、田骈等人影响,但核心与宋銒相同,在别宥、去尤方面更下功夫。但部分学者因此将其归入名家,则失于偏颇,他大体上属于刑名法家。尹文子对老学思想的发挥与转化也集中于刑名法治层面。大体而言,是以道、法、术、权、势为要素形成相配合的归返而行的系统体系。以道出发,依次具体化为法、术、权、势,且前者永远是后者的基础与依据,后者始终要归复前者,从而相互补足而参用(《尹文子·大道上》)。

太上,尊道无为。如其称引老子“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之言,解读为以道治者为善人,藉用名法儒墨者为不善人。大道治,则四者自废。以四者治,不得离大道。认为“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尹文子·大道上》)。

其次,正名用法。尹文子继承老子“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理念,接受道无形、无名而为万物主之说。也以此为基础,将道与器、名、法等相结合而论。道本无形,故无名、不称,其生万物。因道赋予万物方圆黑白,故有形,有形则为器,故有名。方圆黑白不同,万物之形有差别,故称器殊异,名自不同。“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形则有名,有名则可由名察其形,而得其理。但形、名之间并非完全对应,“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尹文子·大道上》)。且也存在形非正名、名非正形的情况,故形名有别,可以分离。在形名可能有别的情况下,人所要做是正名。

具体的正名方法从名辩开始。尹文子认为名是主客观相杂之物,有客观的黑白方圆,也有人为的善恶贵贱爱憎。正名就是对这一特点进行洞察,并且分类为之,“善名命善,恶名命恶”(《尹文子·大道上》),使主客观相合,名实相符。在正名的基础上,以之立法。

尹文子曾对齐宣王说:“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说苑·君道》)即发挥刑名老学理念。老子曰“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本义指至正之国至少用兵,以无为无事的方式聚合天下。尹文子称引为“以政治国”,指“政者,名法是也;以名法治国,万物所不能乱”(《尹文子·大道下》)。以法齐是非、习俗,臣民各处其位,各守其职,贫贱富贵愚弱智勇皆不敢妄为。当然这是法不及道之处。

最后,兼用术权势。术指基本的监督机制与考察手段,但为君王所密用,群下不可窥见,有此才能驾驭群臣。权,权谋变通。势则是君王的地位、权力,在国家系统中所形成的优势。君王借助其势,才能获得群臣拥戴(《尹文子·大道上》)。尹文子曾作狐假虎威的寓言以表明居势、借势之用(《太平御览》卷四九四)。

当然,落实到具体层面是赏罚得当。君王之事就在于科功黜陟、庆赏刑罚,相关方面必须得宜。首先,任法而不任心。尹文子曾以见侮不斗告湣王明法治。他说齐王之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百姓见侮不斗,是全王令,齐王指为软弱耻辱,则是非赏罚与法相悖,法不能立,争斗不止,国家必乱(《吕氏春秋·正名》)。其次,老子曰“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尹文子称引之,指刑罚中正,则百姓畏死而乐生,不敢为非,慎处其所宜。刑罚过度,民不聊生,视君威如尘末(《尹文子·大道下》)。

对于外事,以上下相交、平和相处为基本原则。在不得已而用兵时,也接受兵家老学思想,将“以奇用兵”理解为以奇道用兵,“奇者,权术是也;以权术用兵,万物所不能敌”。但也强调用兵出于矫抑残暴,“以求无事,不以取强”。如取强,终会被柔弱者所制(《尹文子·大道下》)。故兵贵果,不贵久,不好之。

慎到,司马迁指其“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著十二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班固著录《慎子》四十二篇(《汉书·艺文志》),但多散佚。后人有辑录,王斯睿所校订者为其中善本,本文所引相关经文皆出该本[6]。此外,依从文章的核心思想、概念术语演变、学术史脉络、文气等特征而言,今本《管子》中的《牧民》《形势》《权修》《立政》《乘马》《幼官》《幼官图》《宙合》《八观》《法禁》《重令》《法法》《兵法》《君臣上》《君臣下》《水地》《五行》《势》《正》《九变》《任法》《正世》《九守》以及相关经解类篇章,也是慎到或其学派作品。

结合《庄子·天下》《慎子》等典籍的记载,可知慎到师承于彭蒙,田骈是其同窗,环渊为其弟子。从思想渊源流变看,深受管子学派、太公学派、鬻子学派、伊尹学派的影响。慎到为稷下黄帝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是在新霸道等相关老学直接影响下完成的,对黄帝学派帝道老学的系统形成具有突出贡献。

老子提出道为万物之本,主宰万物生化,君王当法之。老学不离其宗,慎到亦然,指道始乎无端,不可量。德卒乎无穷,不可数。畜道则和,养德则合,和合则莫之能伤。进而继承老学法道修德下的修齐治平论,“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乡、国、天下,乃至定万物者,分别是一家、一乡、一国、一天下之人以及天下之配(《管子·形势》)。并发挥老子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理念,强调无私,以己之家国天下视人之家国天下,不别彼此,走入尚同(《管子·牧民》)。

老子强调抱一修身,慎到亦然,指圣人修心由内而外,不制于耳目,不累于物。相关过程以衷心至诚为始(《慎子·内篇》)。进而继承战战兢兢之说,强调“养心必先自慎”“慎以畏为本”。故圣人慎于小、戒于近,畏身、畏人、畏物、畏天、畏道(《慎子·外篇》)。落到实处,则知天道有节,衣食止于温体充腹,知足则无患(《慎子·内篇》)。由此形成的个人修为则如老子所言,大智守愚,大勇不敢,大言不辩。他称引老子“曲则全……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之语,指大智、大辩、大勇者,知智、辩、勇不足以周物、喻物、胜物,故守愚、讷、怯(同上)。

待人处事方面,对修身之道做了延伸。老子强调自损、处下,江海为百浴王,为其能下之。慎到称引“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之语,又化用部分语句,云“抑高而举下,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也。江海处地之不足,故天下之水归之”(《慎子·外篇》),法道之士行益高而意益下、权益重而心益小、禄益厚而施益博,如此才不招侧目,和光同尘。

老子本人兼具隐士、帝王师双重身份,思想也包含修身、治国两个层面。在此后的老学发展中,部分流派将之发展为修道者致命于全真保身,治国只是圣人余业。刑名老学虽也常有此意,但往往会以道义之名提倡修道者关心天下。慎到亦然,指尧舜汤武皆因道义,或让天下,不以为有恩惠而有德色,或取天下,不以为有污嫌而有愧色(《慎子·内篇》)。以此出发,自然继承老子以道治国的理念。指道为万物之要,人主执之,君一国王天下,皆是其道临之(《慎子·君臣上》),也只有尊道行德,才能实现君民和合。

在国之为国,君民基本关系层面,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鱼即君,民为水。此后孔子问子夏“君之为君”之理,卜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慎子·内篇》)。慎到称引相关内容,表明他也继承该主张。且直言“古者立天子而贵者,非以利一人也”“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同上),天子为天下设立,非私利一人。天子是百姓的天子,百姓则不一定是天子的百姓。诸侯国君、大夫官长与百姓的关系也以此类推。故化用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之语,指圣人有天下,爱之而非敢取之(同上)。君王对于百姓的价值就在于顺天无为,不妨民,保障其自化。

在确立国家主体的基本关系后,慎到对具体行政体系的建构与老子有所不同,更强调尊君。君王独尊,才能治国。也正因此,君王在治国的过程中始终要守势。“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慎子·法法》)在确立君王独尊而治天下的格局后,慎到对理想的国家状态也有系统论述。他对治世的评价依从老子的太上、其次、其下,以及道德仁义礼分法为之,且更为细化。指遵循太一,如夜守静,无为而无人知之,则为皇。遵从大道自然,生养百姓,功成不居,百姓也无以称誉君王,则为帝。躬行仁义为之,百姓也自以为自然,且赞誉君主之行,则是王。遵从制度,选士利械,功成而不以数战为贵,则为霸(《管子》中的《兵法》《幼官》《乘马》)。相关境界逐级降低,但皆可取。且慎到认为当时的皇、帝、王、霸之道已无法纯粹为之,只能杂合而用,于是形成了道、德、法、政、刑的道德形名法治体系,“刑以弊之,政以命之,法以遏之,德以养之,道以明之”(《管子·正》)。

在相关体系中,根本的治国之道是尊道行德。老子曰道无私而好生,均平万物而有静,故万物尊之。慎到也强调君王当法道无私而均地、分力,无德无怨,无好无恶,万物崇一,阴阳同度,虚静无为而治。他对老学治国论的最大转化是将道的四时不贷,昭明百姓,转化为刑名法治,百姓自化。道为一,能生养万异,君王为一,百姓万不同,自然不能遍知,故应尊道定形名、度量,以作法。且天道不智不辩,人智有局限,应“去智弃我”,依从法。圣王任道、公、法,不任物、私、智,最终垂拱而天下治(《慎子·内篇》)。

具体内容方面则涉及变法、定法、持法等事。老子有“曲则全”之语,慎到发挥之,以“鸟飞准绳”──群鸟返巢,曲途同归如准绳为喻,指治国无不变之法(《管子·宙合》),更直言五帝三王以来,君长“以道变法”(《慎子·内篇》),从不泥古,皆据世俗时宜,对法条加以变革,甚至因地制宜、因俗导之。变法的同时意味着立法、定法。立法为公,定守分。分未定,“一兔走,百人逐之”,分已定,“积兔在市,行者不顾”(同上)。治国亦如是,君臣夫妇父子定位而后有序,继而一切断于法。在执法过程的君臣关系,慎到首先从一对多,一不能遍知的角度出发,要求君王法道,用贤能相辅,化用老子之言,指江海不辞水而为百川王,山不辞筐土而成其高,圣人不辞村夫之言,才能广其智。并以黄帝立明堂、尧开衢室、舜设告善之旌、禹立谏言之鼓、汤有总街之廷、武王有灵台之宫等明之(《慎子·外篇》)。同时发挥老学不尚贤理念,强调尊君尚法,以法去私爱、去尊贤,大臣只要依法办事即可。且明确继承老子的乱世而有仁义、孝慈、忠贞的观念,指君父以法治国则无乱,自然无慈孝、忠贞之说,不必求此类乌有之贤(《慎子·内篇》)。君臣百姓皆各司其职即可,同时以“符节、印玺、典法、策籍”为准绳,无有他说(《管子·君臣上》)。

在执法的过程中,核心内容是政教,基本措施是赏罚。老子强调以正治邦,且欲取之,必先予之,“民不畏威,奈何以死惧之”。慎到亦指“政者,正也”,圣人“明正以治国”(《管子·法法》)。直言“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君王从百姓之欲,远者自亲,行百姓之恶,近者离叛(《管子·牧民》)。又称引老子“民不畏死”句,亦指刑罚太过,民不聊生,上位必危(《慎子·外篇》)。

在征伐方面,老子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兵道重要,但应希用。慎到对于兵争也有辨证看法,“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管子·重令》)。国富兵强是王霸之资,五帝三王德行天下,四海宾从,亦不废兵。今德不及先王,身处乱世,更不可轻废(《管子·法法》)。但“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管子·重令》),拥兵自傲,以兵强于天下,终将民贫国危。故兵具大利大害,必备之,且不得已时方用之。

老子强调征伐为道义而兴,慎到亦然,“明主之征也,诛其君,改其政,率其民,而不夺其财也”“明主之征也,犹时雨也,至则民悦矣”(《慎子·内篇》)。且指征伐为系统性工程,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关乎内政外交(《管子·重令》)。具体征伐的评价体系也继承了老子上兵不战,用人杀伐为下的看法。“至善不战,其次一之”:太上不战而胜;其次一战而全胜之;其末,数战、好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管子·幼官》)。具体征战的兵道则继承兵家老学,强调以道术用兵,无形无设,虚实变化(《管子·兵法》)。

三、《黄帝四经》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

《黄帝四经》是黄帝学派在刑名治国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汉书·艺文志》载其书,后亡佚。马王堆帛书《经法》等四篇古佚书出土后,唐兰指其为《黄帝四经》[7]。余明光补充论证[8],陈鼓应等亦持之[9]。是说可取。如该书所论皆以黄帝为宗,《十六经·立命》称黄帝贯三才,立法度,使百姓生息不绝,故为天下宗。其他篇章也多颂扬黄帝及其大臣事迹。

唐兰等认为《黄帝四经》为战国中期作品,大体也可取,但指为黄帝学派之宗,申子、慎子受其影响,则不确。该书并非黄帝学派的前期作品,它糅和了宋銒、尹文“白心情寡欲”与彭蒙、田骈、慎到“弃知去己”两种道学思想,主张寡欲白心,以知道行法──虽不能确定为环渊之作,但确为黄帝学派集大成之著。它对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与文子、范蠡,以及彭蒙、田骈、慎到等一脉相承。

自老子指道先天地生,为万物本,且混混沌沌,生化无穷后,文子以来皆承袭之。《黄帝四经》亦然,也将道作为本源,指其特点为一,虚无自在,混沌一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但生化天地万物(《黄帝四经·道原》)。

在道生化万物以及之后的过程里,万物都遵从由道而来的规律。老子指“反也者,道之动也”,反即返,夫物芸芸各归根。关尹子《太一生水》继承之,指在道生化万物的过程中,先生事物须返回辅助道,以孕生新事物。《黄帝四经》亦然:“(万物)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道原》)。同时,也有万物本身之反的一面。天地之道“极而反,盛而衰”(《经法·四度》)。天地有恒常,四时、晦明、生杀、柔刚,一文一武、一立一废、一生一杀,终而复始(《经法·论约》)。

在此规律之下,物有生,生即性。性则有情。情纵过度,不知足就是欲。且生必有动,动不合时,即有害。事、言也是如此,不合道,即不称、不信(《黄帝四经·经法·道法》)。故也转化了老子道生万物,福祸同门,应玄之又玄的理念,强调万物顺道则生,逆道则亡,应动善时。

在老子看来,道及其理皆可知。《黄帝四经》将神明发展为知性及其能力。“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黄帝四经·经法·名理》)。道有不易之理,圣人能运作神明,深察大虚,视无形、听无声,从而见微知著,见往知来。

至于认知的方法则是发展老子以今知古的道纪原则,并接受刑名老学的名辩思想。道虽无形无名,但与神明本和同,通过形名就可以逆知道。以名知形,从而知物,然后由物知道,即所谓“循名复一”(《黄帝四经·十六经·成法》)。与认知共时的是法道。道令万物生、百事成,众人日用而不知。圣王知而用之,“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黄帝四经·道原》)。具体之行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修身方面,继承老学抱一、守一之道。道本为一,施化而有天地四海,守一即自虚无我无为,与天地同极,从而应物自如,万物自来自去。该状态不可言说,勉强论之,则是与周围之物相对而言。老子有雌雄之论,强调知其雄而守其雌。《黄帝四经》发挥之,雄节即纵欲、刚强、骄傲。它批判奢靡,“宫室过度,上帝所恶”(《黄帝四经·称》)、“黄金珠玉藏积,怨之本也。女乐玩好燔材,乱之基也”(《黄帝四经·经法·四度》)。刚强满溢即使偶有收获,也是积殃,凶忧必至。雌节亦即女节,虚心寡欲,静柔谦下。继承老子的不贵五色五味田猎等,不为外物所动。同时,“柔节先进,善予不争”(《黄帝四经·称》)、“立于不敢,行于不能”(《黄帝四经·十六经·顺道》)。谦退之道即使数亡,也是积德,大禄后至(《黄帝四经·十六经·雌雄节》)。黄帝即屈身不争,以和于道,终成大有(《黄帝四经·十六经·五正》)。

任仕方面,老子认为有道之士是身怀美玉之人,非有道之士求君王,而是君王求有道之士。自身也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老学后人多如是。同样在《黄帝四经》看来,道本尊贵,以道从事者同于道,有道之士也因此可贵。故道士可以为帝师王友,不能作隶臣。它对君王待士态度的分析也是如此,并将其作为是否辅佐君王的判断依据。帝者以臣为师,王者以为友,霸以为宾,危者以为庸,亡者以为虏。凡骄人者,人必辱之,不能善终,故“不仕于盛盈之国”(《黄帝四经·称》)。

关于治国,《黄帝四经》也效法老子,做出评价等级,指太上无形无为,其次行仁义,争于明,其下以法度政令求果,救祸患,太下令烦而无果,徒生昏乱(《黄帝四经·称》),且它与老子坚守太上之道不同,更接近后世老学的实务主张,认为并非只有太上之治才能被认可,在现实中应做调和杂糅。

最好样板是所谓黄帝之治。黄帝“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畏天、爱地、亲民,立无命,执虚信”(《黄帝四经·十六经·立命》),即在尊君理念下,形成具体的系统。君王为天下尊,但法天道,以无私为先,行父母之德,慈爱百姓。同时不重虚名。当然,它对老子的圣人无名理念还是有所损益,不再恪守无名,更多的是强调“名功相抱”(《黄帝四经·经法·四度》),黄帝所实现的也是有实的恒名。

具体的治国方略主要继承于刑名老学。《黄帝四经·十六经·观》载黄帝令力黑微服天下,正黑白善恶,布制建极。相关内容便是以寓言的方式体现了黄帝在尊道之下立刑名以为法,并一切断于法的事迹。其他篇章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性阐释。它强调“道生法”(《黄帝四经·经法·道法》),道本虚无而生物,物有形名而黑白自分。名分,则各明物之位、理,从理而设法。在执法方面,亦转化老学的正奇之论,“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黄帝四经·称》),所谓正道是以法断事,奇是变化,正奇不同廷即在治国方面遵从法,不敢妄自私变。依从天地,则万民之事、贵贱之位、畜臣使民之道将各自正,守法而行,万事万物自来自去,可无为而治。

《黄帝四经》在兵学思想方面主要接受文子、范蠡兵道老学影响。“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经法·论约》),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自然而然,君王只要随之以文治即可。但天道也有极,天地本身即一阴一阳,有生有灭,故也有刑杀。人事之理亦然,如众人中总有始作争者。在必要时,也要法天道、顺天时,施以武道。但在武道之后,应再继之以文道。

虽然它强调“用二文一武者王”(《黄帝四经·经法·四度》),最终的落脚点是文道,但因并立文武,赋予兵争有别于好生老学的肃杀之气,对征伐也颇为积极。指人道有时必须顺天时进行刑杀,所伐当罪,有其福报。如不顺时为之,则是违背天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黄帝四经·十六经·兵容》)。当然,如果所伐不当,祸患倍至。王道、霸道、失道等也与之关联。王天下者正身明德,参于天地,覆载而无私,轻县国,贱财货,重才士,贵有道。以赏罚,以必伐,天下服之,“唯王者能兼覆载天下,物曲成焉”。霸天下者也是在不私其利的前提下,积甲兵征不服,诛禁当罪,天下不敢不听。此自以下,兵战力争,暴虐百姓,则是失道,危亡即至(《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可以说,《黄帝四经》也接受了老学的基本主张,一方面认为兵道是天道刑杀的一部分,不可缺失;另外一方面,又痛斥好杀。将好凶器与行逆德、纵心欲等同列为三凶(《经法·亡论》)。因此它对兵道的态度就是老学的一贯延续,“圣人不执偃兵,不执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黄帝四经·称》)。

既然圣人也必然用兵,故对其作了分类。在相关方面,老子有哀兵观念,文子分五兵,此后老学兵道多有发展。《黄帝四经》分三类:为道义者、为利者、行忿者。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为利者“见生民有饥,国家不暇,上下不当,举兵而裁之”,行忿者即因忿怒而有为者(《十六经·本伐》)。只要出于天道而行,征伐即使失败也不会大的灾难(《经法·四度》)。但也指出万乘之主多以义为号召用兵,但鲜能终之,不少都走向了反面(《十六经·本伐》)。即继承老子所说的慎始善终、“善者,果而已,不敢取强”等理念。至于为利之兵若能果而已,亦无大害。以忿兴兵,则是非道行逆,必受不祥。

在道义下,又对征伐之事做了详论。治军方面,继承文子、范蠡的七年之教理念(《黄帝四经·经法·君正》)。兴兵则强调“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行军用兵则在正德之下行诡道(《黄帝四经·称》)。具体战术问题,较少论及。对于征伐的结果,老子强调道生万物,天地无私,一切皆是自然之功,圣人顺之而裁,不据为己功。故在征伐结束后,不贪利,功成不居。《黄帝四经》也强调无私、“毋擅天功”,不为主宰。圣人征伐以当罪,堕其城郭,布其资财,裂其地土,以封贤者,如此“功成不废”,否则“身危有殃”(《黄帝四经·经法·国次》)。

结语

在战国中后期的新时代格局下,以齐国稷下学宫的齐学新霸道追论为起点,各国先后兴起了一股追述追论之下的新霸道思潮。最终又反过来影响了稷下学宫帝道思想下黄帝学派的形成。黄帝学派是以追述追论所谓黄帝思想而形成的流派,其核心思想不论是修身,还是治国平天下层面,皆深受老学(包括全生老学、刑名老学、兵家老学等)影响。宋銒思想深受杨朱、告子的影响,在明确继承了老学道独立,自本自根,生化万物理念的基础上,转化出了白心、情寡欲思想,认为法道修身,别宥、白心,则自然寡欲。如此,不辩荣辱,可无为全身,人人如此,则天下不争。尹文子的核心思想与宋銒相同,在别宥、去尤上更下功夫。且主张以道、法、势、术治国,为刑名老学。慎到则为黄帝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黄帝学派帝道老学的系统形成具有突出贡献。《黄帝四经》是该学派在刑名治国方面的集大成之作,糅和了宋銒、尹文“白心情寡欲”与彭蒙、田骈、慎到“弃知去己”两种老学思想,主张寡欲白心,以知道行法。它对后世刑名老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宋濂.诸子辨[M].顾颉刚点校.北京:朴社,1927.

[6]慎到.慎子[M].王斯睿校正.黄曙晖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兼论其与汉初儒法斗争的关系[J].考古学报,1975,(1).

[8]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黄帝学派管子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
论浙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