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学术文化精神与特色

2018-01-23杨卫华韩立云

管子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经学齐鲁

杨卫华,韩立云

(1.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盐田分校,广东 深圳 518081;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齐鲁学术文化是先秦时期在齐鲁大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性学术文化。齐鲁学术文化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源头和主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学”即成为“天下之学”,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开中国学术文化之先河,奠定了它在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史上的主导地位。到了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齐鲁学术文化从此成为封建大一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

下面着重从学术宗旨、学术主题、精神内核和学术风格四个方面对齐鲁学术文化进行探讨。

一、学术宗旨:内圣外王

齐鲁学术文化的最高宗旨是“内圣外王”。先秦齐鲁各家各派学者无不谈论“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对其阐发最为详尽的要数儒、道、墨三家。三家既重“内圣”又重“外王”,“内圣外王”是这三家人格理想、社会政治理想和学术理想的高度概括[1]。“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概念最早由齐鲁道家庄子①提出,“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天下》)郭象称之为“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庄子注·序》)庄子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完整体现了庄子有关道术之全体大用的思想,内圣外王之说是庄子本人最成熟的学术见解[2]。齐鲁学术主要代表儒家将“内圣外王”作为道德信条和政治理想,同时当作学术宗旨和中心议题。其学术旨趣在于内以修养外以经世,把道德学问与建功立业结合起来,把“内圣外王之道”作为追求目标。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认为古代学者的目的首先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和道德。对此荀子解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为禽犊。”(《荀子·解蔽》)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描述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按照汤一介在《内圣外王之道》中的阐释,这是孔子总结他一生为学修身的过程,也可看作儒家“超凡入圣”的人生途径。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是追求成圣的准备时期,从“五十而知天命”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成圣的深化过程。“知天命”是对宇宙人生规律的了解把握,是追求“真”的境界;“耳顺”是“不思而得”、超于经验的直觉意象,属于“美”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自由自在、合于天道的必然要求,是臻于“至善”的境界。孔子一生追求真、善、美合一的人生境界,最终实现“超凡入圣”“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孔子“内圣”与“外王”并重,把尧舜禹看作“圣王”,他们所行即是“内圣外王之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其弟子宰我则称“夫子贤于尧舜”。孟子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仁政说为理论旨归,将儒家内圣之学和外王之道有机统一,成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系统阐述和思想典范。他以内圣心性之学为基础,以仁政外王之学为目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主张“穷则独善其生,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他曾慷慨陈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强调仁政王道并以天下自许,力图实现外王理想。同孔孟两者相比,荀子偏重于“外王”,极力推崇“圣王”。“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荀子·解蔽》)荀子的弟子赞他“德若尧舜”“其知圣明,循道正行,是以为纲纪。鸣呼,贤哉!宜为帝王”(《荀子·尧问》)。儒家四书中的《大学》被认为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学者必由是而学”(《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被看作“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首章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第一章》)由此“可见古人为学次第”,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层次,即所谓的“八条目”。“故圣贤教书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天下,方是正当学问。”(《朱子全书·玉山讲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功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外王”功夫,二者是统一的,学统、道统与政统也是合一的。学者治学,当以修身为本、内圣为体而外王为用,最终由“内圣”而达到“外王”。对于儒家学者而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内圣”和“外王”的统一。

二、学术主题:儒学经学

齐鲁学术文化最突出的主题是儒学与经学。齐鲁地区是诸子之学的荟萃之地,百家争鸣的中心舞台。稷下学宫大师云集,学派林立,对此,后面再进行讨论。这里着重论述齐鲁学术文化中最负盛名的儒学与经学——这主要是从时间的意义上说的。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礼”“义”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注重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和道德修养。在天道观上,孔子继承了周代史官文化以“天命”和“人徳”相配合的思想,提出“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同时,他对神灵崇拜作了淡化处理,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就把超自然的信仰从属于现实人事。在历史观上,孔子主张“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把捍卫三代的典章制度当作自己的使命,力图恢复“周公之礼”,但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礼俗政令,他也同意进行变通修改。在伦理观上,以“仁”释礼,“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上,设计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提供了巩固政教体制的现实途径。儒家这种复古而开明、守旧又维新的双重性立场,使得儒家学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而既能在当时成为“显学”,又能在后世被奉为“独尊”[3]65-66。儒家与墨家并称先秦两大“显学”,突出表现在:学者众多,“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尊师》);支派林立,“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影响巨大,“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吕氏春秋·当染》)。孔子后学对其儒学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作了继承和发展。孔子之后儒家学术多元发展,大致可以归结为向内、向外两个方向,向内者重“仁”,向外者重“礼”。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分别是这两途的集大成者[4]155。孟子着重发挥“仁”学,形成更加系统的“仁政”王道思想和“仁义”道德学说;荀子着重发挥“礼”的思想,提出“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到了汉代,董仲舒以孔孟儒学为基础、揉合阴阳墨法等各家学说,创立以“天人感应”“大一统”和“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并向汉武帝提出“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从此便被奉上独尊地位,也从一种民间学术文化走上史官文化。后世儒学几经变化,但其礼教德治的思想精神是始终一以贯之的,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正宗[3]66。

经学实际上是先秦齐鲁儒学在汉代的复兴和发展。两汉是经学极盛时期,实际上也即是齐鲁之学弥漫的时代,齐鲁学术在两汉经学中居于绝对主流地位。经学就是传注或训诂之学。“经”是相对于传注而言的,汉代传注之学盛行,学者推举本书为“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齐鲁是“五经”产生的中心和整理之地,也是训诂之学的发源地。邹鲁一带流行谚语“遗子黄金满旅,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汉代经学最重师法,经学宗师多出自齐鲁,可谓大师云集,几成垄断之势。“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则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史记·儒林列传》)在五经七家训诂大师中五家是齐鲁学者,西汉所立十四博士中齐鲁有九家①一说汉初五经八师,有六位出自齐鲁,参见王志民:《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历史地位的演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另据钱穆考证,汉初经学博士十二人,其中八人是齐鲁学者,连同授齐学的董仲舒、晁错多达十人,参见钱穆:《自秦焚书后至汉文景时代之博士》。。经学学派众多,一经分为若干家,每家又有若干说。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激烈,门户之见,壁垒森严。东汉末年,齐鲁经学界出现一位打破“家法”桎梏、把今、古文“沟合为一”的学者,这就是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郑玄。郑玄学识渊博又能融合古今,遍注群经,成为闻名天下的经学大师,生徒“数百千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郑玄传》)他注经时对今、古文经学兼收并蓄,以古文为宗兼顾今文;破除师法、家法的门户之见,兼取各家注经之长;避免繁琐考证,注本简约明了。“郑君今古文会通为一。学者苦其时家法繁杂,见郑君宏通博大,无所不包,众论翕然归之,不复舍此趋彼”[5]149,使经学进入“统一时代”。“郑玄徒党遍天下”[6]421,世人尊称他为“经神”,在经学史上具有一代宗师的地位,其学术研究被后人尊称为“郑学”。曹魏时期,齐鲁经学大师王肃创立著名的王肃学派,一度取代“郑学”而成为一代之学的“王学”[7]53-56。

三、精神内核:仁义道德

齐鲁学术文化精神内涵博大精深,其核心在于崇尚仁义礼仪、伦理道德。齐鲁文化是最关注伦理道德的地域文化,因此被称为礼仪文化、伦理文化,并有“周礼尽在鲁”和“邹鲁之士、缙绅先生”之说。在齐鲁学术文化的主流儒学中,道德被视为人的本质所在,仁义道德或者说道义的精神价值始终是居于首位的,有孔子“杀身以成仁”的人格精神和孟子“舍生而取义”的价值选择。“仁”是孔子和儒家以及齐鲁学术文化的核心概念和思想精神。“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它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君子之性,庶民之归。孔子对“仁”的内涵作了各种阐述,主要有爱人、敬民、利民、忠恕、孝悌等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爱人,所谓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指爱一切人,“泛爱众,而亲人”(《论语·学而》)。孔子认为人只要自觉追求仁就能得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同上)他在仁的问题上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所谓“为仁由己”“求仁而得仁”。孔子强调“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同上)。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同上)孟子在孔子仁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仁政”学说,认为尧舜之道即先王之道就是仁政之道,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义”是齐鲁学术文化另一个核心思想精神。孔子将“义”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提出“徒义崇德”(《论语·颜渊》),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认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所谓义就是仁的实践。“士穷不失义,达不失道”(《孟子·尽心上》)。孟子经常仁义并举,提出了以仁义为主体的“仁义礼智”四德相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礼”是儒家学术文化另一个重要范畴。孔子主张“立于礼”(《论语·泰伯》)“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是人的立身之本、道德规范的渊薮和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礼也是为政治国之本,现实的社会制度。孔子主张礼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将仁、礼并论同重,认为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体现[9]。荀子发展了孔子礼的思想,崇尚礼治徳教。这里顺便谈谈齐鲁儒家的义利观。齐鲁学者在论述义与利、道与功的关系时往往是有所侧重的。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开篇就是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义节制利欲,“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汉代新儒家董仲舒提出“正谊明道”的经典论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从而将齐鲁儒家的义利观推向极致。一般来说,齐鲁儒家并不排斥利,其实他们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和积极倡导者;只是在价值取向和排位上,把义置于利之上。这具有某种特别的意味,也与某些崇尚功利的地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学术风格:兼容传承

齐鲁学术文化风格是兼容传承。齐鲁文化是多源的,它原本是精神内涵和气质特征并不相同的齐、鲁两国(地)文化的融合,从而具有德法兼重、仁智合一的特点。齐鲁文化的融合始于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终于两汉经学,由董仲舒完成。此后齐鲁文化融合在一起,并进一步与中原文化、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融汇,形成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齐鲁学术文化兼容并包,博大宏阔。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作为东方学术文化中心,天下学者云集于此,于是诸子群起,百家争鸣。齐国稷下学宫成为战国中后期诸子荟萃、繁荣学术文化的中心,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稷下学宫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的学术研究机构,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欢迎容纳政治主张和学术立场各异的各派学者,让他们自由辩论研讨,学术活动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稷下学术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诸子百家学者几乎都在稷下学宫出现过,人数多至“数千人”。“天下谈客,坐聚于齐。临淄、稷下之徒,车雷鸣,袂云摩,学者翕然以谈相宗”(《齐东野语序》)。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融合的主要基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农家等各家各派汇集于稷下,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相互辨难,共同切磋,在学术文化上呈现出分化与融合、启发与借鉴的纷繁复杂局面。儒学大师孟子、荀子都曾游学于稷下,使儒学融进了新的因素。特别是荀子三为学宫祭酒,最为老师,大大促进齐、鲁文化的融合。荀子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对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家学说都有所批判吸收,成为先秦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8]。齐鲁学术文化兼容并包的思想基础是“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理念首先由齐国晏婴系统阐述,然后由孔子及其儒家发扬光大。齐鲁学术文化以儒、道、法为基础,吸收诸子百家思想,形成多元共存、兼容并蓄的态势和风格。齐鲁学术文化具有坚守传统、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特色,它贯穿于齐鲁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这种重传统的精神品格,在传统文化遭受劫难的时候就会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古代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坏。在周末官守散失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9]67。孔子晚年整理编订了《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使得这些极其宝贵的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对研究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有历史学家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10]391。孔子弘扬传统,抢救典籍,堪称是齐鲁文化传承精神品格最为突出的代表[11]。孔子之后,“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汉书·儒林传》)。两千多年来,齐鲁地区对以孔孟为代表、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传承并不是仅仅“照着讲”,而是“接着讲”,也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发展创新,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程潮.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之异同[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2]萧汉明.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7]王恩田.齐鲁文化志·学术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李伯齐.也谈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精神[J].管子学刊,1999,(4).

[9]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1]王志民.齐鲁文化精神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N].大众日报,2015-7-6.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经学齐鲁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内圣外王”
日本经学史著分期分派说述评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齐鲁声音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经学与当代中国
尊颜回,抑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