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2018-01-23王志丹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辽宁融合农业

◎王志丹 尹 进 朱 琳

创意农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它是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以及农村文化相互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紧密联结起来,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辽宁创意农业的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广大的农村地区聚集了全省大约70%的旅游资源,乡村民俗、生态农业、乡村温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创意农业资源。发展创意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辽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基本发展思路

当前,要立足辽宁创意农业的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遵循“丰富农业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增加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的发展方向,按照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延展、第三产业为引领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运用科技、创意、文化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充分发挥创意农业的景观功能、体验功能、文化功能和休闲功能,推动创意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拓展开发,进而有效提升辽宁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的整体效益和发展水平。

二、总体发展目标

(一)建设创意农业园区。加大创意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成一批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教育展示、农耕体验、文化娱乐、生态环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意农业园区。到“十三五”末,全省争取每年创建5个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主题创意农业园,每个涉农县(市、区)每年培育1个以上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省级创意农业示范镇、村。

(二)扩大产业发展规模。鼓励发展以创意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村,从点状发展到片状打造,走差异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创意农业点数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进和培育重点创意农业开发项目,提高单个项目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三)培育创意农业知名品牌。着力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创意农业特色品牌。分级建设一批创意农业研发中心和创意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全省创意农业营销推介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辽宁创意农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推动辽宁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创意农业发展技术平台

1.加快建设辽宁创意农业发展基地。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主要技术依托,创建辽宁创意农业研究中心、辽宁创意农业设计中心、辽宁创意农业博览馆、辽宁创意农业培训基地,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力打造一批集创意研究、创意设计、创意生产、创意展览、创意培训、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辽宁创意农业核心示范园,将科技、文化、民俗等多种创意元素科学地融入到园区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其生产、示范和服务功能,从而为全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不断强化不同科技创新主体之间交流与合作。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涉及面广,跨界融合特征十分显著,单凭任何一家科研单位都难以独立完成规划设计。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企业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对发展创意农业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与联合设计,并采取入股、转让等不同形式加快创意农业成果的实际转化。

(二)开发创意农业特色产品,挖掘优秀乡村文化内涵

1.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着重优化农业的生产功能,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注重走生产、经济、生态、社会各项功能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

2.大力发展农业特色旅游观光。充分发挥全域范围内农业综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园、休闲农场、森林公园、休闲渔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面拓展农业具有的观光休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传统农耕文化,通过融入民俗、文化、科技等创意因素,发展创意农业,全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业特色旅游品牌。

(三)延长创意产业链条,用创意力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1.注重多业态融合发展,催化新的产业形态。产业形态创新包含产品形式创新,如在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环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意农产品包装,吸引游客,增加消费量,用文化赋予产品内涵,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面貌,让消费者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了解产品文化,感受乡村文化。产业形态创新还包含经营模式创新,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特色主题农场、休闲观光园、自耕自种农场、健康养生园模式,拉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改变沟通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加强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延伸创意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将农业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发展创意农业实质是发展大农业,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扩展、延伸和融合的农业形态。因而,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作为景观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作用,聚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使横向不同产业之间的形成互补,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价值增值。充分发挥辽宁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海洋、文化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新产品,通过相关产业融合带动辽宁创意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有效促进辽宁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四)加强统筹规划,把发展创意农业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

1.把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的田园风光、风土人情以及绿色生态环境是宝贵而稀缺的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必须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使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宏观上加强对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的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开发标准和项目扶持政策。结合辽宁省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环境为抓手,开展村容整治、绿化亮化、畅通道路、净化河流等方面的环境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创建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典型村、样板村,示范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2.美丽乡村建设应与创意农业互动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创意农业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要充分利用辽宁乡村生态建设工程,如退耕还林、生态项目开发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充分整合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充分发挥乡村的田园优势,真正让乡村田园变成美丽景区,把美丽乡村变成全域风景。

(五)完善政策导向,构筑创意农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目前,辽宁创意农业与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我省创意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对发展创意农业在土地、电力、用水等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为辽宁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创意农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服务业项目、重点服务企业和创意农业品牌的发展。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等方面激励经营者推动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民间和社会资本以合作、入股和独立投资等形式投资创意农业,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依托,以社会资金为补充,以保险资金为保护的多层次投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创意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的约束问题。

(六)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意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涉及面广,跨界融合特征显著,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贯穿其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和较高管理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的推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帮助。着力培育一批创意农业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增强创意农业科技含量、文化特色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创意农业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层次、素质和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创意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创意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地方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吴建军.让创意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J].浙江经济,2015(11):43.

[2]王秀忠.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2):10-11.

[3]郑文堂,邓蓉,任荣,华玉武,胡宝贵.创意农业—农业创新与农业多功能拓展的新模式[J].现代化农业,2014(2):52-57.

[4]张伟利,丁中文.城乡一体化视阈下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67-72.

猜你喜欢

辽宁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辽宁之光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