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2018-01-23蔺雪娜
◎蔺雪娜
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及评析
(一)村账村管模式
村账村管模式是我国农村地区最为普遍的村账管理模式之一,主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自行设立会计机构负责村账的管理,由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村级财务工作涉及每一个村民,会计人员需要对村委会负责,而村委会则需要对村民负责,全体村民都有义务和权利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开展监督。
村账村管模式主要是以基层村两委为依托的,整个财务管理中,需要村组织进行财务人员的选拔,而财务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村两委的支持,财务人员需要向村两委负责。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沟通与交流环节。同时,村干部负责人还能够对村级财务及时准确的了解,实现对村级财务工作的直接管理,有利于财务工作问题的及时解决。这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对于财务制度体系的要求比较高,且对于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较高要求。
(二)村账乡管模式
村账乡管模式与村账村官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在于财务人员的招聘与管理方面。村账乡管模式一般是通过统一公开的招聘方式招聘财务人员,并统一归属于乡镇的财会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各个村的财务管理在服务中心都有设立账套,并由服务中心财务人员统一进行账务处理。
这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村组织的报账员定期去乡镇经管站集中报账,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根据报账员上报的账目进行记账。这种模式有利于村级财务信息的及时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村级财务的监管。但是,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无法对村集体的财务事物实施管理,而只是单纯的记账,这就弱化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另外,服务中心只有村的财务总账,而日记账则在村中保管。因此,这种财务管理的方式对于部分村镇来往不便的村集体而言,难以实现村民自主管理的目的,对于村集体的财务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村级会计委派制模式
村级会计委派制则是在村级乡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基于村级乡管模式中的村级经管站,由经管站统一调配财务会计人员,而村委会只需与经管站会计委派中心签署相关的记账协议即可。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中,会计委派中心给各个村组织委派的财务人员数量都是不确定的,这对于财务人员聘任制度的完善有促进作用,也能够使得财务人员更加严格地遵守财经纪律。但是,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也有缺点:一是由于委派的财务人员都不是确定的,因此,财务人员对所在村集体的情况了解不多,可能出现不合理的会计实务处理;二是被委派的财会人员缺乏财务监管的主动性,受村委会与会计委派中心的双重管理,因此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相较于村账村管制度而言,主要是在财务人员聘用上进行了完善,由村集体与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进行协商,签署相关的记账协议。在总体上,村集体资金维持“四权不变”(村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所有权不变、监督权不变、审批权不变),而村集体财务工作则由代理来完成,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建档、统一公开)。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全体村民都能够参与到村级财务管理当中,财务管理记账委托协议的签订也是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独立性。但是,这一模式是否能够高效运行,还与管理机制、惩罚机制、监督机制的运行情况有关。若惩罚机制不明确或运行失效,则可能不能遏制农村财务人员的不合理行为。另外,代理机构与村组织之间的地理距离,也可能会对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沟通造成一定影响。
(五)村账乡(镇)双代管模式
村账乡镇双代管主要是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分工,由村组织以及上级乡镇共同管理。首先,村民小组对村级财务资料进行严格的审计核查,完成之后送交村级财务会计处,然后由村级财务处理后递交至乡经管站,经过乡经管站专业人员的审核之后,当场进行记账。村组织仅仅留下部分日常的备用金用以日常零星开支。
村账乡镇双代管制度对于乡政府监督村级财务事务方面具有强化作用,收支联签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每一笔业务都需要在原始凭证上签署经办人、村民理财小组、村委书记或主任三方,并最后还需要会计人员审核、乡镇农经站领导审批,在完成这些程序之后,业务才能够有效入账。但这种管理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这种强制加强村级财务事务监督的行为,有悖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村民自愿原则,这对于农民参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影响;二是乡(镇)经管站不仅仅需要进行记账,同时还要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这种审计有着明显的“不独立性”。
二、现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也进一步催生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村级财务管理的高水平需求,也凸显了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全面支持和服务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提升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财政部与农业部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这些制度与政策的颁布,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案,促进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村级财务管理改革升级的进程。但是,相当部分的村组织尽管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却漏洞百出。这些村组织往往只是将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当做应付上级检查的任务,而继续沿用的还是旧的财务管理方式。另外,部分村组织在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时,会选择性逃避执行部分不利的款项;或者是部分村组织制定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未考虑自身的实际状况,所制定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更有甚者,部分村组织完全不响应政府在村级财务管理上的要求与号召,不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上述这些问题,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财务监督机制是村级财务工作规范执行的有效保障。村级财务监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上级监督和村级内部监督。其中,村级内部监督的主体主要是村民理财小组,该小组的成员一般都是村干部委派,大部分与村干部都有着亲属关系或其他亲密关系,因此,对于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村民理财小组并不会尽职尽责,反而是敷衍了事;部分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并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对于财务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与意识都不甚清楚,因此,许多不合规的单据也会被签字通过。上级监督的主体是指乡镇经管站,乡镇经管站对村级财务事务履行定期的账目审查与财务指导义务。这对于管理相对规范、水平相对较高的乡镇经管站而言,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但是,对于部分水平较差的乡镇经管站而言,所谓的村级财务事务指导与监督往往都难以实施。
(三)农村财务公开制度执行力度弱
财务信息公开是实施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监督最为可行与有效的方法,公开财务信息会使得部分不规范的财务行为曝光,这就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村组织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部分村组织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方面执行不彻底,往往选择性的公开部分信息。当需要应付上级的检查巡查时,村级财务信息才会公开在公告栏上。部分村领导干部漠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积极推动财务信息的公开,反而对问题敷衍或置之不理,这就使得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的监督功能丧失,也进一步削弱了财务管理模式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四)农村财会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与知识背景。农村财务人员的选拔与聘用以及年度考核主要是乡镇政府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农村财务人员的选拔并不是由乡镇政府负责,而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授权越级”委派自己的亲信。在人员选拔与聘用上,这些村干部并非以专业素养与知识背景为考量,而是以亲密程度或信任程度为准。这就给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容易出现在村干部换届时,村级财务人员也随着更换的现象。因此,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往往不稳定,缺乏连续性与专业性。另外,大部分村级财会人员的年纪较大,没有专业背景,且未持有相关的财务工作上岗证书,因此,这些财务人员往往只能简单的记账,对于农村财务的核算与监督并没有实质作用。
三、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则
(一)公开、公正原则
财务信息的透明与公开是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其中,财务信息的公开一般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会计核算内容、财务审计内容与结果、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等。这些信息在公开时,不应含糊其词或虚假捏造,而是应该尽量详尽、清晰,保证村民获取主旨信息。
(二)民主、自愿原则
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目的在于通过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村民的收入水平能够得到保障或提高,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因此,在进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时,需要建立在村民同意的基础之上,需要村民认可村组织所实施的财务管理模式变革。
(三)因地制宜原则
对于各个村组织而言,由于存在实际情况的差异,每一种财务管理模式的执行与实施都应遵从实际的情况灵活处理。这种差异性不仅仅体现在每个村在会计制度的完善情况与经济水平,而且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也是主要的差异点。因此,需要根据各个村组织的经济情况与实际的会计制度,制定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方案,并合理考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不超出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因地制宜地实施。
(四)职责分离原则
在财务管理模式中,保证财务管理方案得以有效运行与实施的主要手段就是会计制度的强化,而坚持会计岗位责任分离则又是会计控制制度得以加强的重要方式。因此,会计岗位责任分离对于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意义重大。它能够通过岗位责任分离加强记账监督,提高记账的正确率,降低财务风险水平。
(五)合法性、合规性原则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它不仅要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度完整、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健康,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还不能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条款,坚持合规性、合法性的原则不逾越。
四、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必须是基于农村实际发展状态的创新,通过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探索出适合农村发展水平与时代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得以长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就是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完善合理。要根据农村财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建立齐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进行现代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具体实施方面,其一,要对各级农村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予以明确,包括村民主理财小组、村报账员、村(居委会)书记和主任、总会计师和中心主任、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等,这样就能大大减少财务管理的漏洞;其二,要制定合理的村级财务预算执行制度与收支管理制度,并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体系;对于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与考评;其三,将村级财务支出情况作为村级党组织考核重要内容,并直接与绩效挂钩,这有助于促进村级党组织对村级财务支出情况合理性的重视。
(二)加大农村财务管理经费投入
在实施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时,需要财务管理部门的扶持资金支持。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应出台合适的政策或管理方案,以专项资金补助的形式用于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实施。乡镇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将专项资金分配到各个村,各个村组织以设置转账或专户的形式接收资金,这些账户由乡镇农经站代为保管。当有承包收入、经营收入或“一事一议”资金进入账户时,这些资金在确认之后,也由乡镇农经站代为管理。在资金支取时,要确保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达到最优化的水平。
(三)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公开制度
在农村财务信息公开方面,有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公开的内容和时间。第一,所公开的财务信息应该内容齐全,包含公开财务收支预算、财务事项、收支决算以及其他群众要求公开的内容,尽可能详尽、准确,通俗易懂,在必须时,应添加注解;第二,农村财务信息公开的时间一定要及时,一般都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方式,其中,定期的方式主要包括季度、半年、年度的财务报表;当村民对于财务报表内容提出质疑时,相关部门应严肃对待并核查问题。
(四)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村级财务监督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其中,村级内部监督的加强主要通过成立村民审计监督委员会,使得村民能够参与到财务信息的监督当中。在此当中,村干部应定期及时地公开相关的财务信息,包括各类政策性补贴、村干部薪酬、土地流转征收等信息,且还需要每个季度或半年向村民公开财务报表;外部监督则主要是依靠外界的舆论、社会公众以及司法的力量。村级财务管理事务的监督不仅仅要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还应该让外界的新闻舆论等媒体参与监督,对于存在问题的典型情况,应及时予以曝光和警示,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外部环境。
(五)提升农村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合理稳定的村级财务人才队伍是保证村级财务工作稳定的保证。乡镇经管站应负责对所有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乡镇经管站还应提前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人员储备队伍,以避免出现村级财务人员的空缺。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乡镇政府还可以储备或招聘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队伍,适当安排到各个村庄,以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在此之中,村级财务从业人员待遇问题也是整个问题的核心之处,只有恰当匹配了村级财务人员的待遇,才能够长久地维持住高水平村级财务人员队伍。
[1]卢佃龙,王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福建农业,2015,(6).
[2]孟庆玉.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3,(4).
[3]周常青.基于有效治理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重构[J].黄冈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6,(5).
[4]郝丽霞,委玉奇.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J].会计之友,2011,(9).
[5]李丽.当前我国乡村财务管理新模式建设之我见[J].新经济,2016,(2).
[6]孙立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