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8-01-23李丹琳

农业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互联网+

◎李丹琳

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具有周期长、环节多和腐损率高等诸多缺点,加之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把握的不及时和不准确,使得农产品物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无法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究其原因,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密切相关,进而导致农产品物流各节点之间的彼此孤立。因此,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农产品物流作为综合集约的产物,依托“互联网+”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合理控制农产品流动的全过程,为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供安全保障。总之,信息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入流通领域,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能够发挥极大的效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和特征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已无法满足配送的时效性和服务的高标准等市场需求特征。因此,从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全局角度出发,依托“互联网+”思维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助于彻底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一般而言,“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是指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物流行业当中,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当前传统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从平台角度衍生出数据、金融和流量等商业价值,其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实现了农产品物流运营思想和运营模式的双重变革。“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以在线运营模式为主,并通过集成化的管理模式提升物流运作效率;二是强调互联网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基础性作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强调互联网与物流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即时互动的物流新形态,因而互联网的作用不再单纯是手段更是物流平台;三是实现了农产品物流的智能化。“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是基于互联网而展开的,网络平台完成了物流信息的跟踪与记录,使得流通过程变得更为透明、可靠和可控。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网络基础建设匮乏薄弱。网络基础建设的水平决定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高度,农村的散落型居住方式和小规模经营模式加大了政府的建设难度,导致广大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偏低,使得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工作举步维艰,无法实现农产品物流众多节点之间的有效链接,更无从谈起先进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实名注册的物流网站虽然将近万家,但其中涉及农产品物流的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为数众多的小型物流网站功能单一、缺乏维护且更新缓慢,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进程。

2.信息采集渠道不畅。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但由于渠道不畅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农产品物流信息的采集工作,难以形成物流产业链的整体合力。一是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我国农产品很少能从产地直达市场,通常需要通过经销商的层级传递和复杂的流通过程,因而信息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采集面和采集内容均相对狭窄,使得农产品流通呈现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我国粮食物流成本为40%,果蔬则高达60%;二是物流信息扭曲。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很容易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市场供给也会随之出现剧烈的波动,因为未能有效地采集供应端的信息,很容易导致后续物流信息的扭曲,而需求扭曲的逐级放大不利于“牛鞭效应”的消解。

3.信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物流较为繁琐、复杂、耗时,加之各参与主体的信息应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信息化实施难度较大。一是农民。农民普遍欠缺使用信息的自觉性,同时由于缺乏网络技能培训和上网费用较高,使农民无法摆脱对传统中间商的依赖,不能自行选择更为合理的物流配送路径;二是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应用水平较高,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生产、轻物流”思想,只关心农产品物流所带来的保值作用而忽略了增值效应,因此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偏低;三是市场流通载体。以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占居主导地位的市场流通载体的信息应用水平也存在差异,配送中心的信息应用水平远高于批发市场,这种不均衡现状导致农产品的腐损率居高不下。由此可见,由于参与主体信息应用水平的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协同效应的发挥。

4.信息化人才供给不足。由于受到农村消费层次低和生活方式落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物流人才很难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心,既通晓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又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供给不足,成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尽管目前我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有700余所,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20万人左右,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高等院校由于专业建设的调研深度不够,因而缺乏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态势的准确预见,导致课程安排相对固化,无法适应物流产业的变革和物流技术的革新。同时,偏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路径

1.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予以保障。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宏观主导作用,因而应立足于农村实际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在农村铺设光纤或其他类型的通信电缆,同时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硬件投资补贴,以拓宽农村的网络覆盖面;二是重视网络维护工作。一些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已初步建成,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后期的网络维护工作,以保障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三是加强物流网站的建设工作。应在保证网站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物流信息,从而成为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通联的重要媒介。

2.提高信息采集和管理能力。有效的采集工作有助于整合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的信息,实现优化集成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一是政府统一调控信息采集工作。农产品物流信息资源覆盖了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空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为保证信息资源的有序整合,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信息采集分工责任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二是统一管理共享信息资源。物流信息化作为区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标志,被称为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因而政府应改善物流各节点之间的信息协调性,提升信息的整合力度,使产业链的上下游可据此调整生产和运输计划,在改善农产品的供给规模和供给结构的同时,也同步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

3.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应用能力。一是加强教育和普及工作。政府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通过行政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和流通载体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推进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如使用GPS 技术可以随时掌握大量的、动态的物流信息数据,供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可以通过温控系统调整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贮藏温度,保障农产品的运输安全。另外,使用RFID 技术则可以无需打开农产品的外包装即可采集温度信息,为农产品变质责任的推定提供现场依据。

4.加大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的力度。一是要积极引进农产品物流综合性人才。农产品物流是融合了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因而地方政府应开设绿色通道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通晓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市场分布、农业企业管理及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二是构建产教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主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零距离、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零距离以及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三是发展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急用人才。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得以完善,信息的实时共享也逐渐变为现实,为农产品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产品物流产业有机融合,将极大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促进农产品物流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同时,农产品物流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而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1]童红斌.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6):89-91.

[2]王康,陈修颖.农村电商大趋势下的农产品物流转型发展[J],江苏商论,2016,(5):40-43.

[3]韩俊德,杜其光.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2016,(1):160-161.

[4]黄友文.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5,(10):125-127.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农产品争奇斗艳